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5|回复: 0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3534期:父母生病未及时抢救去世,悬崖村孤儿三兄妹靠36个蜂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4 0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父母生病未及时抢救去世,悬崖村孤儿三兄妹靠36个蜂箱拼未来
中国人的一天  2019-08-28

村里看病特别困难,如果有人得了重病要进城医治,需集合全村年轻人的力量,相互帮助,才能把病人背下山。俄拉日说,如果爸爸妈妈当时住城里,就有足够的时间急救过来。本周“出村记”聚焦四川凉山连片“悬崖村”,今天讲述的是瓦伍社孤儿三兄妹的故事。


1.jpg
俄拉日戴着自制防护罩查看他的蜂箱,散布在村子周边山崖、岩石、峡谷里的36个蜂箱,是父母留给他最值钱的财产。2016年,因为爸爸去世,妈妈身体不好,小学毕业的俄拉日没有继续读书,成了家里最重要的劳动力。不幸的是两年后妈妈也突然生病去世。而哥哥在父母去世前已分户并结婚生子,俄拉日和弟弟、妹妹三人成了孤儿。

99公益日特别策划

摄影&撰文/陈杰 视频/新京报我们视频

编辑/阿傅

出品/腾讯公益 腾讯新闻 新京报


2.jpg
瓦伍社是凉山州19个“悬崖村”之一,村子三面临崖,另一面仰望的是海拔2000多米的双峰高山。俄拉日说:“我们这里的风景特别好,空气也特别好,从小生活在这里,我们有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家乡感情很深。”


3.jpg
俄拉日家的土坯房。

俄拉日和7岁的妹妹俄石机、9岁的弟弟俄吉几一起生活在父母留下的一间土坯房里。房子是俄拉日出生那年盖的,漏雨严重,经常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俄拉日每年要爬到屋顶修补很多次。


4.jpg
兄妹三人在土坯房内。

这间土房子大约有40平米,没有厨房、客厅、卧室之分,都在一个屋子里。屋里有两张床,一张弟弟妹妹睡,一张自己睡。俄拉日平时做饭就在两张床之间的火坑上架个锅。


5.jpg
俄吉几(左)和俄石机(右)在土坯房门口。

妹妹俄石机在山上的幼儿园上学,弟弟俄吉几在山下的勒尔小学读书。今年9月,妹妹也要上小学了。学校是全寄宿制,他们只有寒暑假或重要节日才回家。(点击【点击这里,助“悬崖村”顺利搬迁,帮这里的孩子走出大山】, 资助47个“悬崖村”的贫困学生)


6.jpg
俄拉日和弟弟妹妹一起剥玉米。

兄妹三人经常一起做农活。俄拉日说,村里的孩子,从五六岁开始就帮大人做农活,到十四五岁已经能做比较重的体力活。他自己15岁就开始背80斤的东西上下山。


7.jpg
正在帮忙摘玉米的妹妹。

7岁的俄石机平时会主动帮哥哥摘玉米、挖土豆、喂鸡。她能背起装有近20斤玉米的背篓,哥哥俄吉几能背30多斤。


8.jpg
俄石机在灶台前搬运晒干的玉米芯,当地村民通常用玉米芯和柴火、秸秆等点火做饭。

俄拉日说,他们兄妹三人和村里其他人家一样,一天吃两顿饭,早上10点多和晚上7点多各一顿,有时吃土豆、玉米,有时吃米饭,想吃肉了就杀自己养的鸡,或者割一块过年腌的腊肉。


9.jpg
俄石机和俄吉几在屋里的火坑上支起锅煮玉米。

俄拉日说,自从妈妈去世后,自己和弟弟妹妹每人每月可领到800元孤儿补助金,但是今年自己到18岁了,就再也不能领补助金了。种玉米、花椒、养蜂蜜现在是俄拉日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中大部分收益来自蜂蜜。


10.jpg
早晨,俄拉日背着背篓,带着工具,进山查看今年的蜂蜜酿蜜情况。

父亲生前曾带着俄拉日养蜂蜜,父亲去世后,给俄拉日留下了36个蜂箱。俄拉日的蜂箱分布在村子边缘的山崖和村子西侧的古里大峡谷里。春夏季节,各种鲜花铺满峡谷周边的山崖和山上,很多都是天然草药,蜜蜂采回的花粉营养价值极高,一年36个蜂箱可以出200斤左右的纯野生蜂蜜。不过如果遇到天气不好的情况,只能收成几十斤蜂蜜。


11.jpg
俄拉日点燃艾草,在蜂箱口熏开蜂群,避免被蜂群攻击。

俄拉日每年10月中下旬开始采摘蜂蜜,前后采集周期大约一个月,采摘蜂蜜过程特别艰苦。爸爸在世的时候,俄拉日就很多次被蜜蜂蜇伤,现在他技术慢慢娴熟,安全措施到位,很少被蜇了。


12.jpg
俄拉日将清理的一些发黑的蜂蜜带回家,路上遇到乡邻,会拿出来让人尝,就当是吃甜食。

野生蜜蜂把从山里植物的花中采取的花蜜和花粉,在体内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30分钟发酵,再回到蜂巢中吐出来,在巢洞中“反复调制”,最后酿成蜂蜜。如果发现蜂箱里有发黑的蜂巢,俄拉日就会取出来。蜂巢发黑是各种原因造成的,并非不能吃,只是卖相不好。发黑的蜂蜜俄拉日通常会自己留下来,弟弟妹妹吃得最多的甜食就是蜂蜜。


13.jpg
巡查蜂箱和采蜜非常艰苦,经常顶着烈日一忙就是一整天。

以前纯天然的蜂蜜虽然品质好,但没有销售渠道,200斤能有一万元收益就不错了。去年俄拉日开始通过直播平台推销了几十斤蜂蜜,价格从50元-100元不等。但是,由于气候原因,蜂蜜产量不稳定,收入增加也不多。

俄拉日说,将来采摘蜂蜜的时候,会用手机直播,让大家了解野生蜂蜜的采摘过程,这也许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出售蜂蜜,卖个好价钱。挣来的钱自己用一部分,给弟弟、妹妹存一部分,为将来做打算。俄拉日也想出去打工,但是现在弟弟妹妹小,需要照顾。


14.jpg
俄拉日父母以前种下的核桃树结的果。

另外能换钱的就是花椒、核桃,但是花椒种植得少,收入也不足千元。种植的玉米、土豆都是自己吃,剩余的用来养鸡。

父母生前种过核桃树,不过每年产量不高,背到山下也卖不到好价钱。尤其山下集市收土特产的小贩,知道是来自“悬崖村”的土特产,即使品质再好也会压很低的价格,因为小贩知道村民不可能再把这些东西背回山上。


15.jpg
瓦伍社修了三分之一的钢梯。

2017年,由政府采购钢管,村民出力气,给上下山大约三分之一的路段修了钢梯,后因瓦伍社将整体易地搬迁到县城边的安置点,钢梯就没有继续往上修。不过,这三分之一路段的钢梯经过的都是以前靠钢索上下最危险的悬崖路。现在有了钢梯,背土特产下山省了不少气力。


16.jpg
俄拉日在查看蜂箱时,邻居俄伍日也来帮忙。

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孩子,邻里之间相互帮忙是一种常态。蜂蜜采集繁忙的时候,一个人忙不过来,村里其他人也会来帮忙。村里有需要壮劳力的时候,只要一招呼,俄拉日也会赶过去帮忙。


17.jpg
修路时被雨淋湿的俄拉日。

因为大雨,上下山的路被雨水冲洗湿滑,威胁着村民上下山安全。村干部组织劳力义务修路,俄拉日和大家一起干了两天,把路修理好。修路的过程中,一会儿下雨,一会儿烈日暴晒,俄拉日的衣服被淋湿了,又被晒干。他和所有村民一样,干了一天活,除了喝水,没有吃任何东西。村里所有涉及公共利益的义务劳动,大家都不会拿一分钱,也是各自吃自家的饭。


18.jpg
俄拉日正在修路。

村里看病特别困难,如果有人得了重病需要进城医治,全村的青壮年就会自发集合起来,相互帮助,把病人绑在身上背下山。俄拉日说,如果妈妈当时住城里,就有足够的时间急救过来。爸爸也是突然发病去世的,也是没来得及送下山急救。


19.jpg
俄拉日和邻居俄伍日在自家屋顶上聊将来搬迁进城的事情。

俄拉日听说村子将来要搬迁到昭觉县城,每人按25平方米分配。为了搬迁俄拉日自己交了11000元,其中1万元是新房配套家具的费用,1000元是搬迁保证金。保证金主要是用来搬迁后自主拆除旧房的,如果不拆除,政府就用保证金作为拆迁费雇用其他人来拆除旧房。

俄拉日说自己一半想搬到县城里住,一半不想搬到县城里住。想搬是因为弟弟妹妹进城读书方便,生活、医疗也方便;不想搬是因为县城处处要花钱,连喝水都要花钱,而县城里没有地种,没有蜂蜜养,没有收入来源。俄伍日和村里的老人都有这个担心。


20.jpg
俄拉日带着弟弟妹妹下山赶集后返回山上。

针对村民们的担忧,凉山州副州长、昭觉县委书记子克拉格告诉记者,村民进城后,孩子的教育条件、村民的医疗条件等,都会得到巨大改善,同时,政府会安排一些岗位培训和就业,有劳动力的家庭,可实现就业,没有劳动力的家庭,也会有各种生活保障。另外,对于搬离的村落,可集中发展经济林,村民可轮流回来看守。随着扶贫措施的惠及,搬迁也意味着整体脱贫,未来悬崖村的村民生活会更好。

俄拉日也说:“等我将来进城去打工,到了花季,还是要经常抽时间回来,照顾我的蜂箱,养好我的野生蜂蜜。”


2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1 05:57 PM , Processed in 0.05651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