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青年丨爱说相声的乌克兰小伙
凤凰图片 2019-08-07
穿起相声大褂,蹬上传统布鞋,这一刻,耶果总会想起电影《变相怪杰》中的主人公斯坦利,戴上绿色面具后,老实人斯坦利“就像变了一个人”,用超强魔力开启了第二人生。穿上传统相声行头,乌克兰人耶果用汉语讲着中国文化梗,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学着精准把握相声里面微妙的“收放”和“节奏”,“感觉自己迅速就进入状态,变成了半个中国人”。【凤凰新闻客户端 凤凰网在人间工作室出品】 作者 | 羽祺 编辑 | 图拉
相声开启了耶果的第二人生,如果没有遇见它,乌克兰青年耶果极有可能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家乡按部就班地成为一名老师。命运的抛物线最终把耶果送到了8890公里之外的中国,让他一待就是十年,拍戏、做主持人、表演相声,说一种新的语言,做从未设想过的事情,彻底打开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图为2007年,耶果在乌克兰上大二,此时他快要离开乌克兰了。
在耶果和他的伙伴们自创的相声《耶果的故事》中,耶果的搭档闫家宝调侃耶果:“我还是头一次听说外国人千里迢迢为吃中药来的。”这是真事儿。不知从哪一天起,乌克兰的电视节目中关于中国的新闻多了起来,大多都是介绍中国发展得有多好。耶果上高中时,有位朋友加入到一家中国人开的卖冬虫夏草的公司里, “他就给我安利,说中药有多神奇”。耶果开始了解到,中医有着和西医完全不同的逻辑和独特的魅力,“中医讲究按时间段治疗不同的病症,服药的时间都会不一样,这里面有中国的哲学,我就从这里开始了解中国文化”,还没满18岁的耶果,非常希望有一天能亲自去中国看一看。图为2006年,耶果在大一时在乌克兰的夏令营给美国志愿者做翻译,他一直喜欢语言和国际交流。
耶果在乌克兰读大学时学英汉翻译专业,除了美丽又迷人的俄罗斯中文教师,汉语背后的文化精神也深深吸引着他,“我觉得中文就是一个迷宫,你虽然走的是对的方向,但里面奥秘太多,越走越来劲儿,越想到最终的目的地”。迷宫走的次数多了,现在的耶果已经深谙其中的微妙意味,不光语法要正确,思维方式也要跟上,“差不多、马上了、在路上,这些含糊的词很好用,要稍微绕一下才告诉你”,耶果用手慢慢地比划了一个小圆圈,这是他心目中的“东方式婉转”。图为2007年在卢甘斯克师范大学,耶果与同学们一起合影。
大三时,耶果参加了学校的交换项目,到赣南师范大学进行为期8个月的汉语学习。耶果来到江西赣州,颇似《江城》的作者彼得·海斯勒一脚迈进重庆涪陵,“那时赣州几乎没有外国人,当地人对我非常热情,都想和我做朋友”,耶果受到的文化冲击非常大,也真切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速度。他形容自己对中国“有点一见钟情,想以后至少再来中国一次”。图为2008年,耶果在江西赣南师范大学与同学们的合影。
十年过去了,耶果谈到这一场改变人生轨迹的经历时仍旧难掩兴奋,他回忆自己再次回到乌克兰时整个人都变了,“突然意识到我们所有感觉正常的事物不一定是理所当然的,在乌克兰,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找一份工作,一直待在那个小地方。来中国后,我感觉自己的视野开阔了,发现原来这里还有这么多机会,有更多不一样的生活。”图为耶果在中国参加节目拍摄。
耶果第一次听相声是在2010年,当时他还不知道那是相声,有些地方听不懂,也抓不到笑点,只是觉得台上那群人太厉害了,“中文好到头儿了”。那一年的长沙非常热,来到崭新的环境中,耶果兴奋得想要“躁起来”。彼时,耶果从中国交换回国没多久,参加《汉语桥》拿到了乌克兰全国总冠军,又到中国参加决赛。他还不知道台上领头说群口相声的那个人,即将成为他一生的恩师。图为耶果参加《汉语桥》决赛。
那天台上的人是丁广泉,人称“京城洋教头”,《汉语桥》的开幕式上,他被邀请带着一群外国弟子表演相声。耶果已经忘了那天相声表演的名字,他的注意力全在丁老师那儿,“他的个人魅力很吸引我,他的表演非常有意思,当时就很想参与进去”。丁广泉是整场比赛的评委,他夸赞耶果“语感好”,邀请耶果到北京加入他专门为外国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而开设的“快乐课堂”。图为丁广泉(右1)和耶果(左1),以及他的外国弟子们。
耶果真正拜师是两年后了,他从浙江留学一年毕业后立刻奔到了北京找丁老师。丁广泉没有说太多欢迎的话语,直接给他留了作业,“先把《八扇屏》背下来”。“在想当初,大宋朝文彦博,幼儿倒有灌穴浮球之智……”耶果挺直了腰板,右手架着,左手配合手势比划,这段贯口耶果现在信手拈来,但在几年前,这可难坏了他。师父倒是也有耐心,一点点给耶果解释意思,用了三周时间,耶果交上了师父留给他的第一份作业。图为耶果拜师丁广泉后,去 “快乐课堂”学习。
外语发音不分平仄,汉语的音调问题难倒了大批歪果仁,耶果调侃道,“有时候我与别人说话,对方为了学我,说话也用同一个调儿了”。丁广泉让耶果练习说绕口令,最夸张的时候,“八百标兵奔北坡”这一句,耶果能连续说两三个小时,练得肌肉都累了,“可是就是怎么都学不像”。每天6点起床晨练汉语基本功的日子,耶果坚持了8年。耶果曾经做梦都在说中文,“我第一次做中文梦的时候有点恐怖,因为母语忘了,梦里妈妈问我话,我就不知道怎么回应,只能说出来中文,妈妈怎么都听不懂。”耶果醒来时很高兴,还有点骄傲,“自己都能用中文做梦了”,但马上转念一想,梦里的中文会不会不标准?图为耶果为凤凰网拍摄脱口秀节目《歪果立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