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8|回复: 2

中国建筑师“巴黎心跳”方案在圣母院建筑竞赛中夺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7 06: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建筑师“巴黎心跳”方案在圣母院建筑竞赛中夺冠!

文章来源: 腾讯
于 2019-08-06 09:46:33

来自56个国家的226个参赛作品中,Zeyu Cai和Sibei Li的获奖方案由公众高票选出,而投票人数超过30000人。此次竞赛旨在为今年4月大火后的巴黎圣母院的未来创造一个新的愿景。而这个被称为Paris Heartbeat(巴黎心跳)的获奖设计为这座城市将创造一个真实的心跳。


刚刚,GoArchitect宣布国人设计师Zeyu Cai和Sibei Li为The Peoples Notre-Dame Cathedral Design Competition(巴黎圣母院教堂重建设计竞赛)的获奖者。


b176.jpg

在来自56个国家的226个参赛作品中,Zeyu Cai和Sibei Li的获奖方案由公众高票选出,而投票人数超过30000人。此次竞赛旨在为今年4月大火后的巴黎圣母院的未来创造一个新的愿景。而这个被称为Paris Heartbeat(巴黎心跳)的获奖设计为这座城市将创造一个真实的心跳。

b177.jpg

正如竞赛主旨所说的那样,“数百年历史的大教堂已经失去了整个屋顶,尖顶,并被火焰严重破坏。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是一个象征,一系列回忆,见证了历史,以及我们都受到影响的纪念碑。这种集体理解现在向我们提出了最独特的问题;我们应从哪里开始?我们是否完全按原样重建结构,或者我们是否要寻找新的形式代表我们的共同经历?如果是后者,这种表现形式会是什么样子,感觉像,或者表现得像?”

关于Zeyu Cai和Sibei Li

“我是Zeyu,我在杭州长大,在清华大学开始我的建筑生涯。六年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我开始探索艺术,科学和复杂的建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的第一站是康奈尔大学。他们为期一年的研究生课程很短,但它为城市,生态和代表性的不同领域打开了大门。它激发了我很多,并教会了我如何通过其学术方法获得知识。后来,我在芝加哥定居,并为SOM工作了两年多。每天,我都会努力利用创造性思维和理性绘画将想法从草图变为现实。”

Sibei来自北京。她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长大,一直着迷于建筑如何跨越时代,并讲述过去到未来的四维故事。Sibei去了北京工业大学的本科学校,开始探索这个建筑。建筑为她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来观察世界和一种表达自己的语言。在康奈尔,她花了很多时间了解建筑如何与其他学科互动。Sibei现在在芝加哥SOM工作,在那里她将概念思想转化为理性细节。

“我们还记得那天巴黎圣母院着火了,即使在观看了尖顶的视频后我们也无法相信。在我们的脑海中出现了震惊,悲伤和遗憾的复杂感觉。我两次访问巴黎圣母院,一次是在我的建筑教育之前的童年,另一次是在我在欧洲实习期间。Sibei在欧洲的志愿工作期间访问了巴黎圣母院。尽管我们在不同年龄,不同年份和不同背景下访问了巴黎圣母院; 我们得到的感觉有很多共同之处。我们相信这是巴黎圣母院的力量。我们非常欣赏专业方法中的比例,重要性,光线和空间。巴黎圣母院创造的宏伟,美丽和宁静的氛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及这种力量如何压倒人们的心灵。

b178.jpg


这一建筑遗产不仅适用于巴黎,也适用于世界其他地区。巴黎圣母院是800多年来人类历史的见证人。它燃烧,它存活下来,它与不断变化的世界共同呼吸。每当灾难给巴黎圣母院留下印迹,这成为其历史不可磨灭的一部分。现在我们目睹了巴黎圣母院的重要时刻,我们希望将我们的想法贡献给圣母院的修复和重建。通过建筑语言可视化圣母院的穹顶是表达我们对圣母院过去的最大尊重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的最佳方式。这就是我们不加思索地参加本次比赛的原因。”

“我们的方案包括三个部分; 水晶屋顶作为反映历史城市环境的镜子,尖顶作为回顾历史的时间胶囊的尖端,以及作为城市万花筒来庆祝城市景观的主要尖顶。

b179.jpg

新的尖顶被解释为基于原始维奥莱-拉-迪克尖顶


的经典比例和八角形几何形状的多面镜,与镜子屋顶一起轻柔地反射背景。每一刻,建筑都将焕然一新,与不断变化的城市环境相匹配。通过戏剧性的反思,建筑,城市和时间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设计为每半个世纪开放的时间胶囊漂浮在尖顶的顶部。磁悬浮高科技装置为过去留下了记忆,为未来的故事留下了空间。尖顶的尖端象征着巴黎的心跳,有节奏地上下呼吸和与城市一起跳动。

b180.jpg

塔尖的内部反射创造了一个城市万花筒。充满活力的彩色玻璃使光线染色,而双螺旋结构则表现出阴影。巴黎圣母院玫瑰之窗的浪漫之美和理性逻辑以艺术和构造的方式完全诠释了我们的方案。在万花筒的中心是浮动时间胶囊的底部球形表面。通过戏剧性的反思,人们可以看到周围的拼贴画城市。在这个虚幻的空间里,空间和时间纠缠在一起。在这里,人们反思,人们承认,人们祈祷。新的尖顶作为一种宗教象征,为每个人的信仰和希望提供了一个公开的答案,代表着记忆,存在和未来。”

b182.jpg



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导致塔尖在大火中坍塌,屋顶的三分之二也已被破坏,成了无数人心中的痛。

一些公司和商业巨头纷纷表示愿意出资帮助重建,筹款数额累积已超过10亿欧元。

然而,还没开始重建,全球设计师就谋划了各种脑洞大开的设计。

b183.jpg

曾为苹果设计首家 Apple Store 的建筑事务所 Eight Inc.就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那就是用结构玻璃重建圣母院的屋顶和塔尖,从概念图来看,透明的玻璃塔顶在夜晚灯光照耀下十分亮眼。

b184.jpg


俄罗斯建筑师 Alexader Nerovnya 也提出了全玻璃屋顶和传统塔尖结合的建议,他认为这能让游客感受到「古代和现代部分在一起的强大历史联系」。

b185.jpg

法国设计师 Mathieu Lehanneur 认为应该铭记大火中的巴黎圣母院,提出用碳纤维和金箔将塔尖塑造成一团 100 米高的金色火焰。

其中,一个名叫GoArchitect的美国图书出版商单独发起The People's Notre-Dame Design Competition,面向公众寻求大教堂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美国团队作品

b186.jpg

鉴于圣母院的规划和重建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

我提供了一个临时解决方案,

在做出最终项目决策的同时保护建筑。

Viollet Le Duc的争议尖顶,

在1800年代中期的建筑修复中补充说,

只有在夜间通过全息投影才能看得见,

这为争论的任何一方提供了“折衷”的解决方案。

在最近的火灾中奇迹般幸存下来的

现有蜜蜂群落将被

扩大并纳入膨胀屋顶的底部,

为我们濒临灭绝的蜜蜂种群提供安全的避难所。

被照亮的屋顶也可以作为夜间的灯笼,

在夜间与埃菲尔铁塔形成视觉对比。

b187.jpg


生命、力量和复兴。

从天上掉下来的瀑布象征着生命和治愈,

抚慰着所有的创伤。

水和光的瀑布的概念:

清澈、柔和、闪烁和多彩。

仍将保持旧屋顶和尖顶的比例和比例,

将提供一个全新的光和透明的结构,

完全向公众开放。

一个两侧和上方都有窗户和

喷泉的美术馆,

以及一个中央瀑布,

一个观光塔作为焦点。

日本团队作品

b188.jpg

将圣母大教堂的悲剧、

火灾视为人类巨大历史事件的一部分,

为所有人开放,

而不是完全重建尖顶和屋顶,

只有金属结构的“框架”被建造。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呈现出绿色,

“乐透水磨石/屋顶露台”是“漂浮森林”,

与巴黎融为一体,

不仅融合了迄今为止的历史,

而且应该是一个面向

全世界人民开放的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19-8-7 06: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9-8-7 06:51 AM 编辑


b189.jpg

b190.jpg

b191.jpg

b192.jpg

b193.jpg

b194.jpg

b195.jpg

b196.jpg

b197.jpg

部分参赛作品;来源:goarchitect.co

网友们除了为中国的设计师感到骄傲之外,则被其他国家的设计方案戳中了笑点。

阅读延伸:

此前,法国总理 douard Philippe 在 4 月 17 日对公众表示,法国将举行一场重新设计巴黎圣母院屋顶线(roofline)的国际建筑竞赛,旨在重修大火中坍塌的大教堂尖顶,以及主体中后部分的木质屋顶。

竞赛还将考虑赋予巴黎圣母院一个新的尖顶“以适应时代的新技术与挑战”。

但今年6月时,法国参议院出台了一项规定:大教堂的修复重建工程将由法律确保,赶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之前结束工期,但要求必须将大教堂复原至其“生前被世人所知晓的形态”。

这与法国总理一开始的想法大相庭径。

巴黎圣母院重建命运如何?我们尚未得知。

但从中可以看出,艺术是无国界的,巴黎圣母院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它的美轮美奂,它所蕴含的人类文明与情感,无可替代。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7 06: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9-8-7 06:48 AM 编辑

阅读延伸: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9-08-07 10:08:17

蔡泽宇在杭州长大,后来就读于清华大学,攻读建筑设计,拿到了学士和硕士文凭。再后来,他去了康奈尔大学读建筑学硕士。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去年12月,蔡泽宇在“建筑学院”网站上推荐了一篇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的演讲。该网站对推荐人的介绍中显示,蔡泽宇曾在伦佐·皮亚诺意大利事务所实习、现就职于芝加哥SOM。

b198.jpg


资料显示,SOM建筑设计事务所(Skidmore, Owings and Merrill)成立于1936年,是世界顶级设计事务所之一。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还注意到,蔡泽宇在清华大学的导师是朱文一教授。朱文一工作室的作品多次在国际上获奖,其中,蔡泽宇参与的作品PLAN O获得ArcBazar奥巴马总统图书馆设计国际竞赛第一名。

b199.jpg


“巴黎心跳”的另一位设计师李思蓓的相关信息更少。仅有的资料显示,李思蓓来自北京,本科就读于北京工业大学。和蔡泽宇一样,李思蓓随后也去了康奈尔大学,目前同样在芝加哥SOM工作。

根据个人领英帐号的资料显示,李思蓓在芝加哥SOM之前,曾在国内多家建筑设计机构实习过。

b200.jpg

b201.png


而且,根据她本人填写的教育经历(2012年高中毕业)推测,李思蓓是位“90后”女生,如今还不到30岁。

b202.png


2016年,李思蓓参与的《城市缝"盒"--互联网时代下以城漂族为主导的老社区改造》,获得了第四届"中联杯"大学生建筑设计国际竞赛三等奖。

b203.jpg

b204.png

GoArchitect对蔡泽宇、李思蓓专访:

关于自己

我是蔡泽宇,我在杭州长大,在清华大学开始我的建筑生涯。六年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我开始探索艺术,科学和复杂的建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的第一站是康奈尔大学。为期一年的研究生课程很短,但短暂的课程为我打开了不同领域打开了大门。它激发了我很多思考,并教会我如何通过学术方法获得知识。后来,我在芝加哥定居,并在SOM工作了两年多。每天,我都在努力利用创造性思维和理性绘画将想法从草图变为现实。

思蓓来自北京。她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长大,一直着迷于建筑如何跨越时代,并讲述从过去到未来的四维故事。思蓓是在北京工业大学读的本科。建筑为她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世界的角度和一种表达自己的语言。在康奈尔,她花了很多时间了解建筑如何与其他学科互动。思蓓现在在芝加哥SOM工作。

为什么参加这次设计大赛?

我们还记得巴黎圣母院着火的那天。看着尖顶倒塌的视频,我们无法相信。我们的感觉非常复杂:震惊,悲伤和遗憾。我去过巴黎圣母院两次,一次是在我儿时,另一次是我在欧洲实习期间。

思蓓在欧洲的志愿工作期间也去过巴黎圣母院。尽管我们在不同年龄,不同年份和不同背景下参观了巴黎圣母院,但我们有同样的感觉。我们相信这是巴黎圣母院的力量。我们从专业的角度欣赏比例,材质,光线和空间。巴黎圣母院宏伟,美丽和宁静的氛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力量让人们心灵感到震撼。

这一建筑遗产不仅属于巴黎,更属于全世界。巴黎圣母院是800多年来人类历史的见证人。它燃烧过,幸存过,它与不断变化的世界共同呼吸。每当灾难给巴黎圣母院留下印迹,都成为其历史不可磨灭的一部分。现在我们目睹了巴黎圣母院的重要时刻,我们希望我们的想法能帮助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和重建。将建筑语言用视觉呈现出来,这是我们表达对圣母院过去的最大尊重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的最佳方式。这也是我们不加思索地参加本次比赛的原因。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6 06:50 AM , Processed in 0.07144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