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从2000年的《Jay》算起,到2018年的《不爱我就拉倒》结束,18年来,周董有40多首歌是他亲自填词的。就创作内容的覆盖面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周氏情歌;
二是社会议题;
三是自我表达。
这三种类型,和他的成长体验息息相关。别看日后周董痴迷胸肌,但在一开始,他最拿手、写得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恰恰是情歌。
想当年,黄舒骏在丰华做唱片时,收到过一首《星晴》。本来想用,公司拖了一阵。等他去要歌,周董已开录专辑,黄只能遗憾终生。
听过《星晴》的人都知道,这是一首词风多么清新、质地多么细腻的作品。
“载着你/仿佛载着阳光/不管到哪里/都是晴天”的比喻,虽然显得平平无奇,但下面这句“手牵手/一步两步三步四步/望着天/看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四颗/连成线”就不一样了。画面和情绪,是那样饱满。
正所谓大巧不工,简简单单几个数量词,就把恋爱中人那种羞涩的浓情、纯真的心动、为爱的笃定,描绘得不落俗套。
哪个思春少年听了,不会心向往之?
「《星晴》的MV」
周杰伦自己也说过,学生时代是个很浪漫的人。喜欢的女生经过教室时,会故意把门打开,让她听见自己弹琴,还动不动就带人家去放烟花。一起数个星星什么的,也不是没可能。数完星星就能写,可见周董早就摸到了歌词文学创作的不二法门。
而同样收录在《Jay》中的《黑色幽默》,则将笔触伸向了另一个维度。
在这首歌里,周董用西方现代文学意识流般的写法,记录了一次失恋之痛。看看他那时的填词,是多么讲究措辞和结构。在高潮部分,连续祭出“考倒”“拆穿”“败给”三个动词,把失恋者的苦涩、自嘲勾勒得栩栩如生。
莫言曾经说过,最好的故事,不是叫人流泪,而是欲哭无泪。周董这三个动词,恰恰就具备叫人“欲哭无泪”的魔力。
不懂 你的黑色幽默
想通 却又再考倒我
说散 你想很久了吧
我不想拆穿你
当作 是你开的玩笑
想通 却又再考倒我
说散 你想很久了吧
败给你的黑色幽默
其实在早期,《星晴》那样甜美的情歌,周董写得很少。想必早在青春时代,特立独行酷爱逃学的他,就苦苦咀嚼过痛彻心扉的失恋滋味,所以一写苦情歌,下笔就如有神。
在《安静》开场,他可以用“只剩下钢琴陪我谈了一天”来渲染失落寂寞。
在《世界末日》里,他可以用“天灰灰会不会让我忘了你是谁”叠词韵脚来表达苦痛。
在《半岛铁盒》里,他甚至写出“铁盒的序、变成了日记、变成了空气、演化成回忆”这种咏叹句,来形容时间的残酷。
20岁出头的周董,可是很会煽情的:
你已经远远离开/我也会慢慢走开/为什么我连分开都迁就着你——《安静》
想哭/来试探自己麻痹了没/全世界/好像只有我疲惫——《世界末日》
毫不夸张的说,当年风行一时的校园文学,不少知名写手还到不了这水平。什么“仰望四十五度角”啊,什么“笑容消融在落寞的夕阳里”啊,什么“春风十里不如你”啊,杰伦老师只是不想在修辞层面吊打你们罢了。
借王朔老师的话说就是:
“怕你们自卑。”
再看看《铁盒》里那句“怎么这样子/雨还没停/你就撑伞要走”,完全放弃了他最擅长的独白笔法,用故事替代心理描写,将意境的遐想、情绪的勾勒交到读者手中。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周董早年写词,是十分有进取精神的,绝不愿意靠一招吃遍天。
而早年的巅峰之作《晴天》,更是把情节、情感天衣无缝地融为一炉,以至于多少次听这歌,我还以为是方文山代笔的。
「《晴天》的MV」
追怀逝去的爱,他才不会写什么“就算全世界与你为敌,我也要和你站一起”。
而是:
为你翘课的那一天/花落的那一天/教室的那一间/我怎么看不见/消失的下雨天/我好想再淋一遍/没想到失去的勇气我还留着
表达遗憾无奈,他更不会写什么“以后的时光那么长,长到足以我把你遗忘”。
而是:
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但偏偏 风渐渐/把距离吹得好远/好不容易/又能再多爱一天/但故事的最后/你好像还是说了/拜拜
甚至在开头,他还用了蒙太奇:
故事的小黄花/从出生那年就飘着/童年的荡秋千/随记忆一直晃到现在
谁敢说周杰伦写不好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