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6|回复: 2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3502期:中年粉丝“被迫营业”打榜:青春和初恋都和周杰伦有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5 10: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年粉丝“被迫营业”打榜:青春和初恋都和周杰伦有关
中国人的一天  2019-07-26

当周杰伦冲到话题榜第一位的时候,33岁的范佳泪流满面,她觉得自己的青春是不能被忘记和质疑的。


1.jpg
辣妈歌迷陈易佳。

上周,周杰伦和蔡徐坤的流量之争纷纷扬扬,一个对周杰伦人气质疑的问题激起一大批“中老年粉”为他打榜。几天奋战后,周杰伦超话排名从100名开外以超过1亿的数据量升至榜首。

打榜大战结束一周后,我们找了6位周杰伦的粉丝,听了听他们的故事,发现与其说他们是为偶像,不如说是为自己的青春打榜。33岁的范佳每次听到周杰伦的歌,都会想起:哦,这首是我上补习班听的,这首是我大学毕业听的……

图文/锐图-金轲 许康平

视频/锐图-马崇炎 编辑/周维

出品/腾讯新闻



从BBS到微博,追了周杰伦14年

2.jpg
祝伟(右)和林鹏(左)

祝伟 31岁 新媒体工作者

林鹏 28岁 程序员

1988年出生的祝伟今年31岁,他和1991年出生的林鹏现是合租室友,也是周杰伦国际后援会的同事。平日里,祝伟做新媒体工作,林鹏则是一名程序员,但每天起码有两个小时,他们会投入到后援会的工作中。

2000年,祝伟还在念初一,他从一个女孩的耳机里听到一首歌,音乐节奏蹦出的一瞬间就把他吸引住了。女孩告诉他这首歌叫《可爱女人》。当时的情景,令他觉得眼前的女孩就是他的“可爱女人”。这是祝伟的初恋,也是他第一次“邂逅”周杰伦。

两年后的2002年,温州男孩林鹏也开始喜欢周杰伦。互联网还未普及的年代,他根本不知道周杰伦长什么样,只知道班级里开始流行一首叫《双截棍》的歌,歌词含含糊糊的,很奇特,但周围的每个人都在学唱,能唱整首歌的同学会感觉特别自豪。


3.jpg
2003年,15岁的祝伟

2004年的夏天,周杰伦的《七里香》传遍大街小巷,已进入高中的祝伟学会了上网,开始搜集周杰伦的最新消息,这也让他在和同学朋友中获得了更高的欢迎度,别人总觉得:祝伟你知道得真多。

那时粉丝团的前身歌迷团刚刚开始兴起,互联网上有许多关于周杰伦的歌迷网站,祝伟全部都注册了一遍。2005年圣诞节,祝伟注册了一个新的周杰伦歌迷BBS,看到在招版主,他便去应招,结果就当上了江西分会的会长。这个BBS经过14年的发展历程,成了现在的“周杰伦国际后援会”,祝伟也成了后援会的总负责人。


4.jpg
现在的祝伟

当祝伟已经开始拥抱互联网的时候,林鹏还在把耳机线穿过校服长袖,耳塞从袖口出来,手掌托着腮假装在听英语课,实则在听周杰伦。2010年,林鹏上大学,他终于决定去看一次周杰伦的演唱会,但是票买不到。这时祝伟和周杰伦国际后援会帮他买到了原价的歌迷票。

一开始林鹏还觉得不理解,居然帮忙买票不加价。祝伟的解释是:我们是后援会,又不是黄牛会,而且杰伦在很多场合都呼吁过不要去买黄牛票。林鹏觉得后援会有意思,开始和大家一起接触、聚会,一起去听演唱会,感觉身边有志同道合的人是件很舒服的事情。

也是2010年,微博开始了井喷式发展,这一年也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后援会在微博上开了自己的号,并招聘小编,林鹏觉得自己可以出一份力,就开始管理后援会的微博。

如今,周杰伦国际后援会已经是比较大的杰迷社团之一,有400万左右的粉丝,全国各省、海外日韩东南亚都有分会。


5.jpg
祝伟和林鹏成了工作搭档和室友

上周的周杰伦微博话题榜登顶,在祝伟和林鹏的眼里是一次意外的狂欢。他们接触到的歌迷很多,他们觉得杰伦歌迷的中坚力量是“85后”到“95前”,这些歌迷其实也是现在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喜欢周杰伦,但不太会为了周杰伦在网上抒发自己的情感,更多是以买专辑、充QQ音乐会员、抢演唱会门票这样的方式去支持。

关于周杰伦没有流量的文章,像“蝴蝶效应”般蔓延开来。一开始,祝伟是抱着调侃的心态来看待的,但发现周杰伦的超话排名到第二的时候,他的胜负欲就起来了,既然已经到第二了,周杰伦就应该是第一。

作为程序员的林鹏在7月21日星期天凌晨发现蔡徐坤增了100万积分后热度再也没增加,他知道这场比赛已经结束了,随后周杰伦话题榜破亿。

被问及有没有去发动歌迷去打榜,祝伟说发了朋友圈,但他发现很多歌迷已经自发地在打榜了。他觉得这样的打榜不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与其去比较数据,不如大家一起期待周杰伦什么时候出新专辑。


演唱会上,我被周杰伦选中了两次


6.jpg
陈易佳 35岁 医疗美容顾问

陈易佳是这次采访的几位中,最晚成为“杰迷”的。学生时代的陈易佳对音乐没有多大的兴趣,情窦初开的年纪她也都是住校度过。真正印象深刻的,是2007年周杰伦的电影《不能说的秘密》,她被电影里周杰伦四指连弹的画面吸引了,后来她回忆起来,也许是那时种下对周杰伦喜爱的草。

2010年,陈易佳被朋友拖去看了一场“拼盘”演出,周杰伦压轴出场,也许是座位好,离得近,周杰伦现场的演出一下子戳中了陈易佳的心。她觉得自己如果早几年去听现场,应该早就入了周杰伦的坑。


7.jpg
陈易佳(右四)

而听现场也成了陈易佳支持周杰伦最好的方式。她记忆里最幸福的事情是两次演唱会,周杰伦在选歌迷点歌环节,都选中了她。一次是2013年杭州演唱会,陈易佳坐在第一排,她记得当时天气有些冷,她系了条灰色的围巾。当到了选歌迷点歌环节的时候,她还故意把头低了下来,因为自己毕竟是比较晚才喜欢周杰伦的,万一选的歌自己唱不好,歌词记不住,就不太好。但周杰伦偏偏选了她。第一次当着几万人和偶像对话,陈易佳一句都说不出来,而最后选择的歌也不是她选的,而是后面的歌迷一起喊的《可爱女人》。

第二次是2017年南京演唱会,陈易佳又抢到了第一排的票,这次她有所准备,想万一又选中她的话,她能好好的说一段话。也许是缘分,果然在选歌迷点歌环节,周杰伦再次选了她。陈易佳试图让自己保持冷静,她说了一句:“5年前,你也选中过我”。之后,全场欢呼声掌声四起,她又有些慌张,没有把准备的话说完。不过这一次她为自己选择了一首歌,《我不配》。


8.jpg
陈易佳收藏的周杰伦演唱会门票

这次为杰伦打榜,陈易佳说自己有关注到,但刚好去外地封闭培训,没有参与太多。她觉得周杰伦已经火了那么多年,不需要再用数据、打榜来证明什么,周杰伦就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第一名。

话虽这么说,陈易佳回到杭州,这几天又开始琢磨如何在微博上给杰伦打榜。被问及打榜不是已经结束了么,陈易佳笑着说,学习一下,下次如果还有谁来挑战杰伦,我适度参与一下。

如今,陈易佳已经是一位8岁男孩的妈妈,在儿子的认知里,“歌手”约等于“周杰伦”。儿子现在也在练钢琴,她觉得有必要让男孩学会一样乐器。

陈易佳属于“妈妈粉”,看待周杰伦也是以一个母亲的视角去关心。周杰伦结婚、生孩子,她也一起开心。她觉得一个男人就应该是这样,年轻的时候展现才华,慢慢有了家庭会以家庭孩子为重,她希望周杰伦成为儿子的榜样。


曾经想接近周杰伦,现在想和他合作


9.jpg
徐潇哲 34岁 文化创意公司创业者

徐潇哲觉得自己是和周杰伦一起成长起来的。在创业之前,他做了十多年记者,私心是做记者可以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周杰伦。事实上,他也确实在一些发布会上近距离接触过偶像,但记者的职业特性又不允许他做一些出格的事。现在,他自己经营文化创意公司,也一直在寻找机会能与周杰伦合作一次。


10.jpg
年轻时的徐潇哲

2001年,湖州德清,刚上高一的徐潇哲不太喜欢说话,有些“孤僻”,和女生说话都会脸红。早期的周杰伦酷酷的,戴着鸭舌帽或者穿着帽衫的形象也深深刻进了徐潇哲的脑海。他不喜欢那些爱来爱去的歌,觉得没意思。那时候,电视台经常会放MTV,作为节目之间的过渡,有一天放学徐潇哲看到了《双截棍》的MTV,他第一感觉是:怎么会有这么酷的音乐?怎么会有一位歌手会为双截棍写一首歌?他仔细看了屏幕下方的歌词后,觉得被“洗脑”了。


11.jpg
徐潇哲收藏的周杰伦磁带

那几年,学校的话题都是周杰伦。徐潇哲记得那时候要第一时间买周杰伦的新专辑还要付5块钱定金,不然买不到。买到专辑后,徐潇哲会找个安静的地方,戴上耳机,把新专辑的歌曲欣赏一遍,与其说是听歌,更像是欣赏艺术品。周杰伦的《范特西》《JAY》两张专辑磁带,他循环听,听了一整年。

2004年,徐潇哲到杭州读大学,也是那一年,周杰伦第一次到杭州开演唱会。徐潇哲记得那时候大家就开始抢周杰伦演唱会门票了。不过那时他还是穷学生,抢到了最便宜的280元的看台票,站着看完了整场演唱会。演唱会结束后,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定要离杰伦近一些。

努力工作有了经济基础才能决定是否能在演唱会上离周杰伦更近一些。此后,他的票从280元变成580元,再到980元,最终到了2580元。之后周杰伦在长三角的演唱会他几乎场场都去,并且争取坐到第一排,前几年也会飞去香港看。


12.jpg
工作中的徐潇哲

徐潇哲觉得,十几年前大家追星主要还是看作品。他记得以前因为有“四大天王”,周杰伦会被称作“小天王”,但2004年大街小巷都在传唱周杰伦的《七里香》时,他觉得周杰伦已经可以把“小”字去掉。各大音乐榜单,专辑销量周杰伦都是第一,只要他出新专辑,歌榜前十名他都要占据半壁江山。

因为现在是创业者,徐潇哲的工作非常忙,根本没有时间刷微博。但看到为杰伦打榜的消息时,他第一时间去找了打榜攻略,他戏称自己就是“中老年被迫营业”的一份子。结果一顿操作下来,发现才只有十个积分。这次打榜也让他欣喜地发现,原来公司里很多“95后”们也那么喜欢周杰伦。

现在徐潇哲还有两个愿望没有现实:第一是和周杰伦合一张影,第二是在演唱会上周杰伦能点到他,让他选歌和周杰伦一起唱。徐潇哲说如果让他选择,他会选择《将军》这首歌,周杰伦觉得唱快歌会比较酷,“我也比较喜欢他的快歌”。


我靠一首《蜗牛》,撑过了最艰难的六个月


13.jpg
范佳 33岁 互联网从业人员

范佳说当周杰伦的话题榜冲到第一位的时候,她泪流满面,她觉得自己的青春是不能被忘记和质疑的。

2001年是周杰伦非常重要的一年,从现在的角度回想,当年《范特西》是奠定周杰伦音乐地位非常重要的一张专辑。范佳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成为周杰伦的歌迷。

周杰伦刚出道的样子满足了她对于偶像的定义。她会买周杰伦的海报贴在家里的墙壁上,把午饭钱省下来去买周杰伦的卡带。当时的范佳在人们眼里是乖乖女的形象,但内心中她会喜欢体育好而学业上并不算优秀的男生,《开不了口》就符合她当时的心境。一个人去上补习班的路上听《简单爱》也让她觉得特别美好。


14.jpg
年轻时的范佳

不过对范佳来说最重要的一首歌是《蜗牛》。2005年,范佳去哈尔滨上大学,哈尔滨的冬天很冷,《蜗牛》这首歌就陪伴了她的大学时代,让范佳内心很温暖。

毕业之后,她只身前往北京去闯,因为自己不是名校毕业,看到周围有非常优秀的人,她经常质疑自己。2012年,有6个月的时间,她都在这样的困顿中不能自拔。还是《蜗牛》这首歌让她走出了困境,歌词里写到:“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 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她觉得就是为她而写的,现在听起来仍然特别励志。


15.jpg
范佳在家中

范佳之前从未在微博上打过榜。这次为杰伦打榜的事情出来后,她联系了很多初高中同学,一起为偶像出力。但她也自嘲着说,好像规则挺难,我们“夕阳红”们的学习能力都挺差的。

“杰伦一直在我的耳朵里”,范佳这几天一直在听周杰伦的歌,像他们这样的歌迷,QQ音乐会员是肯定要有的。以前会挑歌听,这几天就一张专辑一张专辑按顺序播放,一边播放,范佳就感觉自己的青春又回来了,前奏一响起,她脑海中就想起:哦,这首是我在补习班的,这首是我大学毕业时的。每首歌都有她自己的回忆。


“担心周杰伦演唱会门票更不好抢了”


16.jpg
雷大局 27岁 互联网工作者

雷大局觉得那些年步步高复读机拯救了很多人的青春。2003年,他从后排女生那儿第一次听到周杰伦的《简单爱》,觉得惊为天人,怎么有如此好听的歌。周杰伦打破了他对音乐的想象。那时都是磁带为主,CD后来才发展起来,同学中有索尼WALKMAN的人很少,周围都是以步步高复读机来实现“挂羊头卖狗肉”。

雷大局记得当年学校门口有一条小溪,环境和周杰伦《简单爱》MV里的场景很像。那时候男生都会学着给女生去唱周杰伦的歌,感觉谁唱得好就很有存在感。


17.jpg
年轻时的雷大局

周杰伦的磁带比其他歌手的贵,对于一个月零花钱不足50元的雷大局来说,买一盒周杰伦的磁带还是要付出很大勇气的。那时候的歌词都是印在磁带外盒的封面上。翻得次数多了,字迹会磨损,有些人选择套个透明封面,雷大局把歌词抄了下来。就和背诗词一样,多抄几遍,歌词就熟记于心了。

工作了以后,和很多歌迷一样,雷大局把周杰伦的所有专辑都集齐了。他一般都会买两套,一套是用来听的,一套是用来收藏的。因为发行地区不同,很多歌迷也会去收集台版的专辑。

雷大局非常喜欢周杰伦的《暗号》,只要这首歌音乐一起,就能让他感觉回到悸动的年纪,那种想说不敢说的暗恋感觉油然而生。

而作为歌迷,周杰伦当年的周边也是非常受关注的。雷大局记得那几年流传一个段子:“可乐要喝百世,穿鞋要穿德尔惠,穿衣要穿美特斯邦威,打电话要用动感地带。”


18.jpg
工作中的雷大局

雷大局是微博重度用户,这次杰伦打榜事件他很早就关注到了,他觉得可以说杰伦胖,但不能说杰伦没有粉丝。“当年那批歌迷现在都挺佛系的,有些已经是公司的领导了,要说支持,去现场买票听演唱会才是对偶像最大的支持。”

但雷大局也说,每一个年代的追星方式都不一样。他觉得那个年代,都是先以追作品开始的,要向朋友介绍一位歌手,首先会把他的歌给朋友听,如果好听,就会试着去听这位歌手的其他歌。

现在他做互联网品牌方面的工作,有时工作上会碰见“小鲜肉”明星,他觉得接触下来没什么感觉,但他们的粉丝确实很热气,“其实也非常敬佩现在的年轻人,为了自己偶像能付出那么多。”

这次为杰伦打榜,让雷大局发现周围隐藏着非常多的周杰伦的歌迷,还有很多明星也参与其中,大家其实都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开心之余,雷大局也产生了担心——周杰伦演唱会门票已经那么难抢了,这次过后,会不会激发“佛系”歌迷的欲望,都想再去看杰伦的现场,那这几年的演唱会门票更难买了。

6位周杰伦的粉丝,其实用歌迷来形容他们更贴切,他们普遍更关注作品,其次在他们的青春时代也还没有粉丝一词。提到周杰伦,大家都非常愿意分享他们各自的故事和心境,有当年的爱情、亲情,也有当年的困顿、不堪。“80后”听周杰伦,就像“50后”听郭兰英,“60后”听邓丽君,“70后”听四大天王一样,已经变成了时代的注脚。接下来的时代注脚肯定不会再是周杰伦,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偶像,一个群体有一个群体的向往。”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10: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周杰伦打榜的中老年粉丝是谁?每个人都有一段青春往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6 09: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fuckable...............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2 03:15 AM , Processed in 0.04123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