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6|回复: 0

实拍中国原始古村落 仍保留一妻多夫婚姻(高清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8 04: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9-4-8 04:44 PM 编辑

实拍中国原始古村落 仍保留一妻多夫婚姻(高清组图)

文章来源: VCG
于 2019-04-08 13:30:20
r855.jpg

俄亚大村处于云川两省丽江、中甸、宁蒗、稻城、木里5县的交界处、四周被重重的高山和金沙江、无量河、龙达河环绕,真正是“鸡鸣两省五县”。(图源:VCG)

r856.jpg

俄亚大村有世界罕见的蜂窝状建筑群——全村200多户人家的房屋连为一体,依山攀援,巷道蜿蜒。(图源:VCG)

r857.jpg

传说很久以前,俄亚地区原是一块“无主之荒”,森林茂密,野兽成群,几乎没有居民。公元14世纪末,丽江木氏土司的一个管家叫瓦赫嘠加的,每年都要到俄亚打猎,一呆数十天,他常在苏打河岸的山崖上搭棚吃住。有一次,他想,这片土地如此肥沃,可能会出庄稼,于是把淘米时淘到的几粒谷子撒在了住在附近的泉水边。秋天,当他再到这里时,只见几棵水稻在泉水边结着沉甸甸金黄的谷穗。回去后,他就迁了一部分人来这里定居。从那以后,俄亚的纳西族逐渐繁衍,人们推选他及其后人为俄亚地区的世袭头人,称他为木官,意为木天王的管家。其后人则以官职木官为其家名,后来把“木官”变音为“木瓜”,用“木瓜”为家名,一直延续至今,不再沿用原来瓦赫这个家名。(图源:VCG)

r858.jpg

在四川省和云南省的地图上找不到俄亚大村,但可以找到俄亚乡。整个村子200多户人家的房屋建成一片,依山而建,房屋间留有可供人畜通行的通道,每家每户的第三层土掌都彼此相通,鳞次栉比,显得十分壮观。(图源:VCG)

r859.jpg

古寨保持了最原始的建筑群,一百七十多户人家依山而建,是一种团结的象征,同时也是为了防盗,当然是为了防外来人的入侵。在古寨,相邻的院墙都有一根独木梯,从一户人家走进去,就可以走遍全村。(图源:VCG)

r860.jpg

在俄亚大村古寨,保持着最原始的婚姻习俗,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是为了家庭财产不分割、人员也不分离。(图源:VCG)

r861.jpg

马帮是按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赶马人及其骡马队的称呼。如今,俄亚大村内仍旧有在其他地区已经见不到的马帮。(图源:VCG)

r862.jpg

生活在俄亚大村的纳西族(Naxi minority)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纳西族有本民族语言,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纳西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诗文、绘画、雕塑、乐舞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图源:VCG)

r863.jpg

纳西族中家族组织普遍存在,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纳西文化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纳西族的族源,学者界认为源于远古时期居住在中国西北河(黄河)湟(湟河)地带的古羌人,向南迁徙至岷江上游,又向西南方向迁徙至雅砻江流域,再西迁至金沙江上游东西地带。(图源:VCG)

r864.jpg

在古寨,有着最原汁原味的东巴文化,这里的东巴文化体现在生产、生活中,红白喜事、搬迁等都要请东巴来主持。东巴, 是纳西族对传统宗教神职人员的称呼,意译为智者,是纳西族最高级的知识分子,他们多数集歌、舞、经、书、史、画、医为一身,是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图源:VCG)

r865.jpg

一位抱着狗的纳西族男孩在玩耍。(图源:VCG)

r866.jpg

一位纳西族民众在晾晒猪肉。(图源:VCG)

r867.jpg

抱着鸡的小女孩坐在石板上。(图源:VCG)

r868.jpg

坐在地上抽烟的纳西族老人。(图源:VCG)

r869.jpg

俄亚大村村庄全貌。(图源:VC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7 02:32 PM , Processed in 0.0416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