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22|回复: 2

台当局不谈“一国两制”?岛内民众却用行动“打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5 06: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台当局不谈“一国两制”?岛内民众却用行动“打脸”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19-01-05 08:09:00

核心提示:虽然目前岛内有一些人不愿谈,有疑虑,但多次政党轮替之后,还是会发现两岸和平发展才是更好的选择。

a460.jpg 考消息网1月5日报道(文/贾元熙 资捃) 这几天,大陆隆重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连续触发岛内舆论“地震”。

台湾《旺报》在1月3日的报道中称,大陆提出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是40年来大陆最重要的涉台论述。台湾联合新闻网也认为,这是十八大以来最清晰、最明确的两岸统一方案。

岛内有人认为“一国两制”的可接受程度有限。蓝营的部分人士担心所谓的“掉票”压力,难有直面大陆提议的勇气。绿营更是惯用“扣帽子”“污名化”等话术制造大陆要改变台湾民众生活方式的谎言,实为恐吓民众,意在“骗票”。

在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看来,这种反应很可能只是岛内部分政治人物的“膝盖的制式反射”,并非理性认知。

倪永杰说,在当前岛内舆论环境下,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的了解有限、存在很多误解、盲点。但事实上,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一国两制”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不断充实、丰富。

倪永杰指出,“一国两制”的港澳方案主要是先与英国、葡萄牙政府谈判,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完善,确保香港、澳门的长久繁荣稳定;而台湾问题主要缘于国共内战造成的两岸政治对立,所以如果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首先需要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对此,大陆主张签署和平协议,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酝酿“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路径在于两岸各政党、各界别推举代表性人士,展开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

倪永杰认为,未来两岸可率先就两岸协商的程序、代表性人士的产生、协商沟通平台等进行蹉商,然后就协商规则、协商议题、“两制”台湾方案展开协商,直至提出两岸双方多数接受的方案。

他认为,大陆方面已经在充实“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上进行了长时期、多领域的艰苦尝试,取得卓有成效的成就,台湾多数民众普遍肯定、接受大陆方面的诚意与努力,包括惠及台湾民众的惠台措施、让台湾各界民众分享大陆发展机遇等。“两制”台湾方案将突出“三个充分”:充分考虑台湾地区现实情况,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和感情。

虽然岛内部分人不愿谈“一国两制”,但事实上,更多的台湾民众已经在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一国两制”了。

几组数据能直观地反映出两岸交往的现状——

2018年,随着“惠台31条措施”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台胞、台企、台生、台青选择来大陆发展,实现人生理想。800多名台胞考取了大陆诸多热门行业职业资格;100多名台湾同胞获得“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台胞可以申领台湾居民居住证,在居住地依法享受3项权利、6项基本公共服务和9项便利;各类企事业单位共为台湾青年提供逾2.5万个就业实习岗位;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和示范点增设23个、累计达76个,共入驻或服务台企及团队约2000个,逾万名台湾青年在此逐梦、圆梦……

在不久前刚刚落幕的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中,岛内民众更是用选票表达了对“九二共识”的认可、对两岸和平发展的期待。而在高雄市表示要成立“两岸工作小组”后,多个县市纷纷跟上,表达盼望进一步加强两岸交流的意愿。

倪永杰表示,虽然目前岛内有一些人不愿谈,有疑虑,但多次政党轮替之后,还是会发现两岸和平发展才是更好的选择。相信未来统一节奏会加快,进程会加速,统一的目标也会最终实现。
 楼主| 发表于 2019-1-5 06: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9-1-5 06:57 AM 编辑

【延伸阅读】
十问2019丨台海局势会否出现大变动?


考消息网1月4日报道(文/朱松岭)2019年是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演变的关键节点。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两岸政治对立局面形成70周年,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在这一年将有新斗争、新变化、新变局、新发展。今年也是中美建交40周年,40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全面展现了其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今年还是岛内承上启下的竞选年,“九合一”选举刚刚落幕,2020年台湾当局领导人和民意代表选举又将启动,新旧矛盾交织、内外因素交错,都将反映在今年的台湾政局变化和两岸关系走势中。

a461.jpg

2018年8月,上海银行南通分行工作人员(左二)向台湾淡江大学前来实习的学生介绍网银体验设备。(许丛军 摄)

岛内政局:各派备战2020

选举将是2019年台湾政治生活的核心。2018年“九合一”选举民进党惨败后,台湾县市执政版图出现了蓝绿倾覆性的变化。围绕选举,首先要关注台湾当局领导人与台湾地区民意代表是“二合一”还是分开选,不同的规则决定了不同的选战过程和结果。其次要关注政党内部的初选机制,这决定着2020年哪些人站上选举舞台。

“九合一”选后,民进党及台当局应对县市执政权的剧烈变动进行的利益分配和权力重组正在进行中。如无意外,民进党将在1月初选出卓荣泰担任党主席并操盘2020年的两场重大选举。今年上半年,民进党会将重点放在协调2020年两大选战的候选人上。在这个过程中,台湾行政当局或将因应选举重组,民进党内各派系或将展开全面搏杀,民进党内对于两岸路线、竞选路线的争论与定论也将浮出水面。

从国民党内看,胜选的县市长纷纷宣誓就职,国民党内围绕2020年选战的博弈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国民党内朱立伦、吴敦义等在争取党内提名问题上会经过全方位博弈,选出唯一代表国民党问鼎2020的人选。国民党籍的分区和不分区民意代表候选人竞争也将会是国民党在今年上半年的重头戏。国民党如何确定竞选主轴、两岸路线,如何进行选举力量的整合,党内势力是否团结等都将在下半年的选战中充分展现出来。

作为所谓白色力量代表的柯文哲是否参与2020年台湾当局领导人选举颇值得关注。他主张“友中、亲美、靠日”,延揽绿营、蓝营、橘营以及无党派人员进入“柯阵营”。柯文哲虽仅以微弱优势获得台北市长连任,但是其心直口快的形象、雷厉风行的作风、左右逢源的策略、延揽人才的雄心以及深受青年人喜爱的口碑,为他未来参与2020年选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柯文哲会不会参选、以何等身份参选、如何整合岛内政治势力、如何与美日互动等都将引起岛内政坛关注,并有可能引起岛内政治板块的变化。

两岸关系:官断民温冷缠斗

尽管台湾民众用选票表达了对蔡英文当局四面出击损害他们既得利益的强烈抗议,表达了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强烈追求,表达了对民进党操弄统独对立、蓝绿对决的强烈厌倦。但从目前来看,民进党当局不太可能调整其两岸政策,也不太可能调整其所谓的改革路线。民进党当局与台湾民众之间的矛盾、与大陆的死结很难解开。2019年的两岸关系仍将复杂严峻。

2019年的两岸关系,一是官方继续冷。不认同“九二共识”的民进党当局不可能与大陆进行官方交流互动。二是城市交流、民间交流与台湾当局插手的复杂缠绕。认同“九二共识”的蓝营县市与大陆进行的城市交流必然受到民进党当局的掣肘,甚至可能在城市交流中夹带私货,诸多问题形成缠绕交织的复杂局面。三是两岸官方之间的斗争博弈仍将继续。2019年民进党在岛内继续掌权,台湾政局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两大选举即将拉开序幕,“台独”势力又将伺机而动,不排除重演“公投”绑选举的闹剧,不排除这些力量图谋“台独”冒险、冲撞两岸底线、制造两岸关系危机的情况出现。两岸议题将成为2020年选举的主要议题,围绕两岸议题的斗争不仅是理论层面的,还将是政策层面和选举动员层面的。一旦涉及两岸关系的议题发酵,不排除两岸关系进一步紧张并在选举中被操弄利用的情况出现。

外部因素:最大变数是美国

2019年影响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的最大变数是美国因素。特朗普上台后,不断向台湾当局释放错误信号,屡打“台湾牌”。2018年以来,美国国会把对台“六项保证”和《与台湾关系法》合并为一个新的法律,特朗普又签署了“与台湾交往法案”、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形成了用国内立法粗暴干涉中国国内问题的涉台法律体系。依照这几部法律,美台可以进行高层互访,美国可以售台武器,美台可以进行军事交流。在中美博弈全面深入展开之际,美国在升级运用“台湾牌”,更能触动中国的敏感神经。

2016年以来,拒不认同“九二共识”的蔡英文当局也没闲着。他们积极动员在美台湾同乡会与美国国会议员沟通,高价雇用公关公司进行游说,甚至还在华盛顿成立了“全球台湾研究中心”,对美国政学精英极尽拉拢之能事。“与台湾交往法案”通过后,可以炒作的敏感事件迅速增多,如美舰以人道主义的名义停泊太平岛或其他台湾港口,美台军舰互访、台湾当局领导人过境美国或赴美参加公开活动等。

2019年的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中既有确定因素,也有不确定因素。新的一年,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化不确定因素为确定因素,牢牢把握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就必然能引导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走在朝向正确目标的光明大道上。(作者为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

(2019-01-04 10:43:00)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6 1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凭天朝王八党的专制体制,那里来一国两制?这样统一中华民族,是历史的倒退。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8 12:01 AM , Processed in 0.0727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