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6|回复: 4

[史地人物] 《凤凰大视野》:清风徐来——中国改革文学全纪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7 0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风徐来——中国改革文学全纪实(1)

本期看点:四十年前,中国政府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这是一场从思想观念到体制的巨大变革。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出现一批文学作品,为改革摇旗呐喊、为改革者理想造像,后人把这批文学作品称为改革文学。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难的不止是改革的发端,作为第一篇反映改革的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也同样经历曲折。它的作者蒋子龙在写作时多方突破禁忌,引起了一片叫好声,但他本人也被裹挟进了这趟破冰之旅。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7 0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徐来——中国改革文学全纪实(2)

本期看点:1984年,有两部小说在中国取得了非同一般的反响。分别是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和柯云路的《新星》。其中《沉重的翅膀》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评审会主委张光年为它作序,首句便是:“改革难,写改革也难!”而另外一部小说《新星》在获得坊间热烈拥戴的同时,也引发了争议的风潮。这或许正是当年改革文学的特点,它们如同敏感的探针,热烈地拥抱着现实,也如同时代的风向标,被赋予了超乎寻常的意义。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7 0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徐来——中国改革文学全纪实(3)

本期看点:中国的改革步伐起始于农村,在描写农村改革的作家中,高晓声常常被人们称作“农民作家”,他的独特在于,以亲身经历的45年农村生活积淀,生动刻画了改革初年的农民和农村景象。高晓声的家乡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是苏南地区的常州,很早就受到了市场经济冲击。苏南的农民头脑灵活、懂得变通,然而高晓声却塑造了一位思想保守、与自己有几分相似、让他既同情又气恼的主人公——陈奂生。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8 0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徐来——中国改革文学全纪实(4)

本期看点: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贾平凹曾这样表达对故乡商洛的情感,“人人都说故乡好,我也这么说,而且无论在什么时候是么地方。说起商洛,我都是两眼放光。这不仅出自于生命的本能,更是我文学立身的全部”的确从农村走出的贾平凹,几乎一直书写着自己的家乡,也一直在以家乡为切口认识和纪录着中国。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1 06: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徐来——中国改革文学全纪实(5)

本期看点:在改革之初,路遥曾这样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许。 “面对着澎湃的新生活的激流,我常常像一个无知而好奇的孩子,什么时候我才能真正到水线上去搏击一番呢?” 1988年,《平凡的世界》完稿,这部百万字的小说获得了4年一次的“茅盾文学奖”,被誉为该奖项“皇冠上的明珠”。作家贾平凹曾说,有两个人会在陕西长久,一个是石鲁,另一个就是路遥。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5 03:40 AM , Processed in 0.05141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