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 林宏贤 编辑 | 米杜 新浪图片出品 2018-11-21
住进养老院的年轻人
文/林宏贤 像素笔记工作室 编辑/方莉
秋晨朦胧的雾气中,养老院的一天从6:30开启,二十多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在园区打起了太极。
2017年年中,杭州滨江团区委和区民政局共同推出项目“陪伴是最长情告白”——以低价出租闲置床位,来吸引年轻人入住。年轻人每月只需交纳300元管理费,就可入住阳光家园养老院,但每月需提供20小时以上的志愿服务。当时在该地段一室一厅的出租房月租需要1500左右。
“我时间不多了,要多学点”
五年前,本科读国画专业的杨云海,大学毕业从黑龙江南下来到杭州,他形容自己对杭州是“一见钟情”,于是在这里开办了一家少儿书画培训班。
2018年7月,杨云海作为第二批14名志愿者之一入住养老院。养老院社工部主任王恺表示,他面试杨云海时感受到,杨云海就是网络流行语中的“佛系青年”。虽然个子将近一米八高,但讲话时语速很缓慢。
在养老院,29岁的杨云海保持着跟老人们一致的作息,晚上10点前入睡,早晨7点前起来。除自己的书画专业外,对浮躁的大众娱乐不感兴趣。在自己的房间里,他经常一个人用iPad听着电台。
常住在养老院的8名志愿者中,杨云海年纪最长,像大哥一般照顾其他人,一些事情也经常是他拿主意。来到这不久,杨云海便在养老院里开设了一个老年书法班,其实养老院不少老人是知识分子或退休干部,杨云海刚开展书法课时也曾受到一些老人们的质疑,后来慢慢地才得到认可。
习惯了面对调皮的小朋友,杨云海心想老年人肯定比小朋友要好教。但在上了第一节书法课后,杨云海才发现现实并非如此。“大部分的学员都是零基础,年纪都在七八十岁以上,有的视力不好得拿着放大镜看,有的听力不太好要反复讲两三遍才能听清。”书法讲究运笔匀直,悬腕练习是书法的基本功,有的老年学员因为年纪大了提起笔手就会抖。
于是,杨云海像在教少儿培训班那样,从最基础的笔画教起: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施奶奶是杨云海的第一个学生,她把每节课的书法练习页都保留起来,整整齐齐装在三个透明袋子里。这是杨云海给她的建议,这样每次当她打开袋子,都能看到自己一点一点的进步。
八十多岁的池奶奶,因为参加了养老院所有的兴趣小组,所以书法作业通常都完成不了,但却又都舍不得放弃。杨云海检查她作业时,她说:“大海老师,我时间不多了,要多学点。”
“等我老了,想做个可爱的老太太”
硕士毕业一年的单婷婷,目前在杭州从事硬件开发工作,她也是第二批入住养老院的志愿者。她从网上得知”陪伴是最长告白”这个活动后,抱着好奇的心理报了名。她还记得那天从公司请了假来面试,刚好下大雨,她骑着电动车穿着雨衣来到养老院,衣服都被淋湿了。一周后,当院方告知她入选志愿者时,她感觉自己像中了彩票一般。
起初,除了杨云海开展书法课之外,其他志愿者做的大多是陪伴老人,或者聊聊天,这让婷婷感到心虚。
因为杭州拿到了2022年19届亚运会的举办权,有老人向志愿者们提议想学英语,以便届时可以和到访的外国人交流。于是,单婷婷从工作中抽出时间在养老院开设了一个老年英语班,18个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便成了她的学生。
每周1个小时的课程,授课内容仅限于一段日常口语对话。即便如此,单婷婷从字母到单词,再到短句,一遍遍带着老人练习。课本是她从朋友那借来的小学英语教科书。
为了让这些老年学生们课后能自己练习,婷婷在上课过程中会把英语对话录进手机,发到班级微信群里。不过这也带来了麻烦,很多老人不太会使手机,她就耐心教老人们怎么打开手机、打开微信、发送语音。后来,养老院有位老奶奶在网上购买了一部手机退货,将手机退回商家后却没收到退款,她找到单婷婷帮忙解决。这让单婷婷体会到和老人之间建立起来了难能可贵的信任。
“我们的陪伴再怎么样也肯定比不上老人家的儿女。”单婷婷坦言。曾有一位80多岁的奶奶告诉她,自己是主动要求住进养老院,并让女儿少来探望,为的是让独生女儿减轻负担,这对单婷婷触动很大,思考了很多,“等我老了,想做个可爱的老太太。”
“逐渐体会到长大意味着什么”
生于1996年的蔡静茹在志愿者中年龄较小,是团队中的小妹妹。因为想从公司宿舍搬出来,在网上搜索租房时恰好看到养老院招募志愿者的信息,怀着试一试的心态,蔡静茹报了名。
静茹对养老院并不陌生。她从小由奶奶带大,经常被奶奶带着去养老院探望姑祖母。因此蔡静茹觉得这里并不像外人所想的那么难以融入。
周末夜晚,蔡静茹会在书法室陪伴着施奶奶练字,一进门就被施奶奶拥着坐在椅把上,搂着聊天。蔡静茹会把在工作中经历的开心或者难过的事情和老人们分享。老人们也很愿意听,她自己也舒缓了心情。情绪沮丧的时候,蔡静茹还喜欢到环绕着养老院的回马河边走走,让自己平静下来。
蔡静茹是家中独女,蔡静茹坦言“我不太成熟,做事情比较急”。在住进养老院前,蔡静茹很少对变老有切身认知,“和这里的老人相处久了,从他们上学到了很多,才逐渐体会到长大意味着什么。”
对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志愿者的到来让他们很开心。“有年轻人住进来,可以看看年轻人怎么生活;病了有人买药吃,还陪我们聊天,教我们用电子产品,给我们们上课。”施奶奶称,自己和杨云海甚至成了“忘年交”,而大多数老人也把志愿者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
“其实对老年人来说,生活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是老去的孤独感。”养老院的谈心员徐文美说。在阳光花园养老院里,年轻人志愿者陪伴无疑会减少老人们的这种孤独,而对于志愿者而言,他们也将从和老人的朝夕相处中,学到生命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