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8.11.04
草医既行医又采药 成侗族百姓心中的“活神仙”
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实惠而又便利的乡村草医,在山区村民的健康中仍有着现代医药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龙溪古镇,66岁的钟泽国医师开办了一所古香古色的侗医馆,坚持运用传统的侗药医理默默地为老百姓抓药治病。
人与本草,相依而存。在侗族人民的生活中,侗族“草医”就是他们心中的活神仙。在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龙溪古镇,66岁的钟泽国医师开办了一所古香古色的侗医馆,坚持运用传统的侗药医理默默地为老百姓抓药治病。(摄影&撰文/杨芝干)
钟泽国出生在新晃扶罗镇丈溪村一个侗医药世代相传的家庭。太公钟凤章是清朝的监生,是当时地方上颇有名气的侗族草医,亲手书写留存下来的行医验方就有10多本,代代相传。钟泽国从小跟着父亲学习侗药医理,在丈溪一带乡村小学执教四十余年,边教书育人、边为乡村老百姓捡药治病。退休后,潜心研究侗医药。图为钟泽国医师在给儿童推刮小手,疏通气血。
侗族草医看病诊断的方式有:问病、望诊、摸审和切脉。图中钟泽国正在为患者切脉。切脉即把脉、诊脉,侗医把脉象分为“八脉、两候”。
推拿按摩是侗医治疗腰椎疾病的一项辅助措施。侗族草医早期以巫医为主,其医学发展经历了原始医学、侗傩医学、经验医学、理论医学等阶段,有一套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行医治病的医学原理。
侗医拔火罐是以自制竹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产生负压,造成肌体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之疗效。针灸是侗医治疗疾病的一种特殊手段和方法,现较为少用。此外还有艾灸、刮痧等疗法。
侗族医药不分家,草医既行医又采药,所用药物多数是自采、自制、自用,而且所用药物多为鲜品。钟泽国医师除坐诊外,每月要到大山里采药1—2次,手里采到的是一株开了花的,具有杀滴虫、消炎、止痒功效的龙牙草。侗族村寨都是依山傍水而建,屋前屋后、山上地里、路边水边,到处都有天然生长着的无数本草植物。在草医的眼里,一株草是一味药,一坡的草就是一坡的药。
钟泽国手上拿的是刚挖起的冬麦,有生津解渴、润肺止咳之功效。侗族居住地区气候温和、药源丰富,大多数药物一年四季都可以采集。
上山采药是很艰辛的,十多公里外的莽莽深山夜郎谷、石马溪深藏着各种草药。钟泽国有时会叫上朋友作伴,攀爬时可助他一臂之力,两人有幸合力采到一株开了花的岩蒜,先到溪边清洗干净。
侗药的加工炮制方法之一切碎。由于侗医药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简便实用、经济实惠、疗效好,在侗族人民的心中有着广泛的根基。
用石舂捣烂山草药是草药加工的另一种古朴方式。每个侗族村寨,几乎都有几个懂医会药的,他们都是通过祖辈言传身教、经验传承,一代一代地继承下来的。
内服的草药要用砂钵小火慢慢炜煮。以前用炭火,现在改用电壶了。
侗医馆里有数十种名贵草药和毒蛇浸泡的药酒。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区的侗族人民,在与自然和各种疾病进行斗争中,充分利用各种本草植物,对抗、治疗各种疾病和痛苦,积累了大量珍贵的治疗各种疾病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侗医药学体系。2008年6月,侗医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钟泽国的侗医馆里始终晾晒和保存着各种常用草药,他默默地坚守着这份守护健康、传承非遗的神圣职业。
侗医馆的屋前屋后种植着数十种山草药,随要随取。门口是一株罕见的珍贵药材枸谷,湖南境内仅有2株。
几本发黄的侗医验方手抄本,是祖辈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然而,让钟泽国感到困惑的是草医这一行很难办到执业证书,他的两个小孩都没有时间和精力跟他学习医术。为了不让侗医失传,他只好外收徒弟3人。
钟泽国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把祖辈遗传的侗医技术传承下去。他不断地在整理行医心得,细心手写“验方100例”一书,希望能把散落民间的侗医偏方、药方收集整理出来,与同行医师多做医学上的交流,期盼能联合其他国内药物研究机构,将草药药理整理出来,收入国家中药名录,服务大众。
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侗医药在保护侗族民众的健康中仍有着现代医药无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经济拮据的山区百姓中,实惠而又便利的乡村草医,无疑是他们看病治病的一种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