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8.11.03
六口人蜗居土坯房 57岁农妇带智力障碍兄弟俩脱贫
三山乡是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最贫困的乡镇之一。57岁的农妇付秀云就生活在这里。丈夫黄国臣今年61岁,被确诊为轻度智力障碍,他的弟弟黄国忠46岁也是智力缺陷患者,付秀云用柔弱的肩膀支撑起这个家。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是国家级贫困县,三山乡是巴林左旗最贫困的乡镇之一。57岁的农妇付秀云就生活在这里。丈夫黄国臣今年61岁,被确诊为轻度智力障碍,他的弟弟黄国忠46岁也是智力缺陷患者,付秀云用柔弱的肩膀支撑起这个家。(摄影&撰文/滕利明 编辑/庞宇佳 腾讯新闻“中国温度”扶贫特约《中国人的一天》第3232期)
这座即将倾倒的土坯房屋檐高度不到两米,房屋倾斜,墙上都是裂痕。过去,这就是付秀云一家六口的住所。付秀云和丈夫、小叔子、90岁的公公,还有两个未成家的儿子就蜗居在这间面积仅30多平米的土坯房里。付秀云来到这个家庭已经30多年了,婆婆去世后,公公及小叔子一直和他们一家一起生活。去年,90岁高龄的公公去世了,这个家庭的“指挥权”就落在了付秀云肩上。
2014年三山乡党委政府了解到付秀云一家的特殊情况,开展对口帮扶、爱心捐助等活动,筹集到1万多元物资,以及巴林左旗住建局扶持危房改造资金5万元,为黄国臣盖了一处60余平米的砖房,同时为黄国忠维修加固一处50余平米的土坯房,帮助兄弟俩改善了住房条件。图为付秀云与丈夫黄国臣及小叔子黄国忠在房前合影,一家人都非常矮小瘦弱。
为了更方便地照顾黄国忠的生活,付秀云一家与黄国忠家共用一个大门,两家院子只用木板间隔。付秀云经常过来帮着小叔子打扫卫生,一家人生活在一起非常和睦。
2016年,村两委帮助两兄弟整理院墙,收拾院落,如今屋子里温暖干净,日子也越过越红火。黄国臣、黄国忠兄弟俩虽然智力不太好,但都勤劳能干。他们共同打理着一片18亩水浇地,养了猪、鹅、毛驴等牲畜,如今毛驴都怀上小驴驹了。开春,他们还准备在自家院子里种上谷子和青菜,一年吃喝都不用愁了。图为黄国忠牵着毛驴去放牧。
付秀云每天忙进忙出,家里有许多活计需要她做,在她的细心打理下,一家人的生活过得井井有条。
春天来了,付秀云忙着给杨树修剪枝条。说起给大杨树修枝,当年付秀云还被这些枝条碰掉了两颗门牙。由于家庭条件特殊,家里的许多“技术活”都得由她亲自动手。
房子后面的小院子里整整齐齐地堆满了柴火。这个家庭虽然清贫,但屋子里里外外都干净整洁得令人惊讶。
农村的生活繁忙而琐碎。付秀云每天就像一只旋转的陀螺,自己看着都晕。
付秀云和丈夫黄国臣农闲的时候,就去周边的村镇捡破烂。村民们都很照顾他们,经常把瓶瓶罐罐送给付秀云夫妻俩。上坡的时候,付秀云就下来帮着丈夫推车。
捡回来的破烂里塑料瓶子是最值钱的,付秀云总是把瓶子弄得干干净净再卖掉。她说:“咱们不能骗人,用沙土去换钱”。每年,她能通过卖破烂收入几百块钱,公公在世的时候,这些钱都用来给他买好吃的,付秀云的孝顺在村里是出了名的。
今年卖了破烂,付秀云咬咬牙花了100元给自己买了一个好看的手机,她笑称自己终于也走进现代化了。
生活虽然有了改善,付秀云还是计划着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一进付秀云家的院子,就能闻见自制咸菜的味道。
村里来的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宋传东也经常来看望这个贫困家庭,帮着他们筹划生活。日子渐渐好了起来,付秀云脸上也露出久违的笑容。
图为付秀云给笔者看冰箱里的猪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付秀云一家的生活有了质的改变。脱贫攻坚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落实到事关群众直接利益的事情,从而让他们产生自发脱贫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