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亿年前, 地球诞生。
5.4亿年前, 寒武纪开始, 逐渐演化出比较高级的动物。
地球生物中, 「脊椎动物」是数量最多, 结构最复杂, 进化地位最高的动物。

图为地球(图片来自网络)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公里, 其中的71%都是海洋。
鱼类是庞大水域的「主人」, 占到脊椎动物53%的比重。
鱼类存在于地球超过4亿年, 见证了地球的变迁。

图为鱼类群像(图片来自网络)
1.「冷血」的鱼
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世界上现存已发现的鱼类约有32000种。
大到汪洋大海, 小到湖泊池塘,
无论淡水还是咸水, 都有鱼类的身影。
海洋中「冷血」的鱼, 如果想「暖和」一下, 只能游到浅海「晒晒太阳」。

图中大鱼为鲨鱼(图片来自网络)
2. 「冷血动物」
「冷血动物」又称变温动物, 蛇、鳄鱼、蜥蜴等都是「冷血动物」。
这里的「冷血」不是说动物的血液寒冷, 而是「冷血动物」的身体没办法自动调节体温, 只能通过晒太阳等外部条件, 来吸收热量调节体温。

图为鳄鱼(图片来自网络)
「冷血动物」在食物短缺时, 比「温血动物」更容易生存。
因为「冷血动物」只需要很少的能量, 就可以维持体温和生理机能。
3. 「温血动物」
「温血动物」又称恒温动物, 绝大多数的哺乳动物和鸟类, 都是「温血动物」。
「温血动物」可以通过新陈代谢, 适时地改变体温, 保证体温「恒定」。

图为蓝鲸(图片来自网络)
「温血动物」, 不像「冷血动物」那么依赖于外界的温度,
较之「冷血动物」, 更能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4. 「温血」的鱼
长久以来, 人们认为鱼类都是「冷血」。
直到2015年, 科学家Nicholas C. Wegner, 发现了「月鱼」(Lampris guttatus)。

图为Nicholas C. Wegner与月鱼(图片来自NOAA Fisheries, Southwest Fisheries Science Center)
科学家们证实了「月鱼」, 是全身性的温血鱼类, 研究报告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
冰冷的深海让本身就「冷血」的鱼, 反应更加缓慢, 以至于大部分浅海鱼, 根本无法下潜到深海。 但「月鱼」有「温暖自己」的独特本领,
它能通过拍打胸鳍产生热量, 调节自己的体温, 无需经常浮到海水表面补充热量, 成为了深海捕食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温血鱼」被发现。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会有更多「不为人知」的, 博物的秘密被逐渐挖掘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