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8-4-9 09:10 PM 编辑
腾讯网 2018.04.09
“茶痴”每年做茶17万斤 他为救村民茶厂曾被洪水冲垮
戴启盛是江西婺源有名的“茶痴”,每年要出口17万斤茶,几年前为了救村民,他的茶厂被洪水冲垮。
“大叶偏多了,这些茶再挑挑”,戴启盛和村民讨论鲜叶质量。做明前茶对品相很有要求,大叶和残叶不能要,有时他宁愿出高价格收购鲜叶,希望村民可以按照他的标准去采野茶。(摄影/戴继民)
有“茶痴”之称的茶艺传承人戴启盛从18岁就跟外公和父亲学做婺源绿茶,和他同一辈的人,很早就走出大山在外面打拼,而他却选择留在了村里,和祖辈一样制茶卖茶,一做就是二十多年。
戴启盛的家乡长溪村位于家乡江西省婺源县,四面环山,耕田很少,村民世代以茶叶为生,戴启盛也说不清楚自己是第几代茶人。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就有“歙州(徽州前生)茶生于婺源山谷”的记载,明清时期,婺源绿茶曾列为向朝廷进献的“贡茶”。
历史上,长溪村的徽商在上海、广州、九江等地都开有茶号,也曾有“一担茶叶出一担黄金进”的传说。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村民外出务工,祖辈留下的茶园荒了二十多年,有的甚至被人遗忘。
这几年,戴启盛开始在村周边的深山寻找被遗忘的野茶树。不久前,有村民挖笋时发现村西头的山里有一片野茶园,来回需要三个小时,他立马赶了过去。
戴启盛摘下嫩芽放进嘴里,通过品尝嫩芽的苦涩度来判断这片野茶的品质。如果茶品好,他便回村里组织村民来这里采茶,野茶的单价高,村民一天可赚两三百块钱。2011年,戴启盛和六十多位村民成立了茶叶合作社,专做高山野茶。
村里人只要说到戴启盛就忍不住竖起大拇指。2012年8月,长溪村遭遇百年未见洪水。洪水冲垮农田菜地、民居农房,通村的水泥路被阻断,形势危急。戴启盛与几位年轻人冒着大雨,搂小孩,背老人,迅速把村民撤离到安全地带。可当他全心投入到救灾中时,洪水同样侵犯了他的茶厂,冲走了轿车、茶叶,淹没了机械设备。茶园遭到重创,茶叶面临绝收,损失20多万元。
春分一过,戴启盛像往年一样进入了最忙碌的季节,他白天寻茶、收茶、跑市场,晚上做茶,一个半月的时间无眠无休。
采下的鲜叶不能放太长时间,戴启盛当晚就会加工,不然茶叶变红了,一天的工夫就白费了。“茶叶是我的命,浪费一点都会特别心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