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8-3-17 09:44 PM 编辑
看客:迁居香港600天,我爱上了她的素颜
网易图片 2018-03-16
前言:600多个日与夜后,我告别了渣渣辉、My Little Airport与何藩照片中的香港,带着她的雀斑来到你面前。
2016年4月,我买了一张从北京西到九龙的车票,在飞驰的京九线上,用24小时走完2000公里的山川与河流。不同于以往的出差,这次的远行没有回程。即将迁居香港的我,怀揣着对未知旅途的兴奋与不安,一路向南。图为湾仔码头,彩虹从海面升起。
之后的两年间,我以一位异乡人的身份,慢慢靠近这座既陌生又熟悉的城市,拍下这些再日常不过的照片。它们可能是双层巴士上层偶然瞥见的某个画面,也可能是下午四点钟中环某束不可描述的阳光。但更多的,是上下班途中的随手拾遗,没有主题,也毫无准备。
600多个日与夜后,我告别了渣渣辉、My Little Airport与何藩照片中的香港,带着她的雀斑来到你面前。这是一个游客无法感知的香港:不艳丽但气质自成,不矫情但务实高效。图为港岛南区的赤柱,恋人在岸边相拥。
每天搭乘天星小轮上班,绝不仅是出于“文艺”,而是可以省出7.3元的过海公交车费。图为市民乘坐百年历史的天星小轮上渡海。
楼下目光所及处,就有琳琅的士多、餐厅、私家诊所与说着“欢迎光临”的7-11便利店;步行3分钟以内,必有能满足出行需求的巴士或港铁站。
香港人在去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长寿的地方,这得益于健全的医疗体系和政府庞大的医疗补贴。当然私人医疗体系也同样重要,占据香港约一半的市场。相对高昂的收费背后,是快速优质的服务,市民可根据病情和财力自行斟酌。
谁也无法否认,香港是一座人人便利的城市,而便捷高效的背后是严苛到发丝的法律法规。你无法忽视那些街头巷尾写着“高额罚款”和“xxx即属违法”的警告,不亲切却十分有效。
双层巴士的二层不光有风景,还有一排留予老弱病残的爱心专座,随时等候需要它的人。扶手电梯上,无论长者或少年,都默契地空出左边的通道,留给陌生的赶路人。
以及港人是出了名的爱排队。据说这是源于1953年的那场石硖尾大火,井井有条通向水源与物资的队列,让5万多个无家可归的灾民迅速找回了生活的体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