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8.03.14
农妇酿土酒养大一对儿女 每天喝酒半斤
本期作者:嘉兴日报 田建明
自从嫁给酿酒师丈夫,谢桂珍就跟着酿起了土酒。一晃20多年过去了,丈夫因故早逝,她却靠着这门祖传的酿酒手艺养家,让一对儿女长大成材。
自从嫁给浙江嘉兴凤桥镇的农家酿酒师丈夫,谢桂珍就跟着酿起了土酒。一晃20多年过去了,丈夫因故早逝,她却靠着这门酿酒手艺养家,让一对儿女长大成材。如今,53岁的谢桂珍每天起早贪黑地酿酒,自己也会喝上半斤,然后在微醺中,盼望儿女早成家。(摄影/嘉兴日报 田建明)
一年四季,谢桂珍都在酿酒。春夏季节,气温较高,适合室外发酵,谢桂珍就酿制高粱烧酒;秋冬季节,新糯米入仓,便是酿米酒和米烧酒的时候了。
冬季是谢桂珍最忙碌的时候,三里五村好酒的乡亲都会在自家院落里垒上土灶,备好糯米,把谢桂珍请过去酿酒。“煮米饭、发酵、土烧,一个月后开喝,春节待客,而我前后要上门三次,只收150块钱。”谢桂珍说。
除了去乡亲家里酿酒,她在自己的酒坊也忙得团团转。新鲜的糯米用水淘净,浸泡一夜,次日一早便可沥干后上锅蒸饭。
谢桂珍带着儿子在田野里拾捡木柴,用于烧锅蒸米。
在蒸饭时火力要猛,出大汽10分钟后揭盖,向米层洒入适量清水。再蒸20分钟,饭粒膨胀发亮、松散柔软、嚼不沾齿,即已成熟。
谢桂珍会挖出一勺蒸好的糯米,摊在保鲜袋上,裹住折叠的油条,压成一个粢米饭团做早餐。
米饭出锅后,用清水均匀地浇在饭上降温,使饭粒不会粘连。待饭温降至36~38℃不烫手后撒入酒曲。酒曲酿酒是中国酿酒的精华所在。酿酒时,谷物中所含的淀粉质要经过糖化和发酵两个阶段的转化,酒曲在其中都承担了重要作用。谢桂珍用的酒曲是根据丈夫家祖传秘方所制,酒曲上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和微生物分泌的酶。
糯米饭拌曲之后,就要将酒缸盖起来,但是不能彻底封死,因为前期的糖化过程需要一些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