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66|回复: 0

[中华瑰宝] 宋代龙泉窑瓷器的釉色特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9 06: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代龙泉窑瓷器的釉色特征 

2018-01-29 小文来了

北宋早期龙泉窑执壶


龙泉窑以烧造青瓷闻名于世,其釉汁透明,釉色淡青中微带灰色。北宋早期龙泉窑器物皆为淡青色釉,釉层透明,表面光亮,色泽青中泛黄,釉色有失纯正。


北宋龙泉窑刻花梅瓶


中后期,龙泉窑早期的淡青釉瓷器已经停烧,这时改烧青黄釉瓷。釉层薄是因为还原气氛控制不好,致使釉色优劣不一。


好者青中带黄,劣者呈黄绿色、淡黄和砖红色,釉中甚至还有鸡眼。釉面开片较多,釉层常常有聚集成点状的现象。


釉中含有较高的氧化钙,所以釉面光泽很强,缺乏柔和感。釉层透明,并且往往流釉。


南宋龙泉窑粉青釉弇口碗


南宋前期,龙泉窑的胎釉质量大大提高。由于器物的胎壁一般很厚,尤其是底部,因此器腹往往下垂,这与胎的原料中氧化铁含量高有关。


南宋 龙泉窑青瓷鬲式炉


不过,釉料的配制和烧成气氛的控制水平已大大提高,釉色纯正,青翠如玉,极少有开片与流釉现象。


中晚期,龙泉窑烧制成功粉青釉和梅子青釉,使青瓷釉色之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南宋 龙泉窑青瓷柿形水注


粉青釉釉层厚而透明,釉面光泽,外观柔和淡雅,犹如青玉。


梅子青的釉层比粉釉更厚,略带透明,釉面光泽,温润青翠,幽雅怡人,色调可与翡翠媲美。


精细瓷器,造型越来越灵巧,多瓷施釉,烧成后釉层凝厚如美玉,其色质无与伦比,使青瓷在美学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龙泉窑所以能烧造出这样的釉色,与釉的配方与呈色机制有关。


这一时期的瓷釉中掺加了紫色土和毛竹灰、谷壳灰。紫色土的掺入,使得釉中含铁量提高,釉色显得深沉凝重。


龙泉窑另有黑釉器物,黑釉器显然是受建窑影响,但瓷胎比建窑细,呈色也较淡,为酱色或深灰色,黑釉中可以见到局部兔毫纹,而没有鹧鸪斑,这是与建窑黑釉盏的明显区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8 08:55 AM , Processed in 0.06689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