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 白石 编辑 | 米杜 新浪图片出品
双面人生
文/白石
晚19时许,吉林长春文化广场上,一支反串秧歌队的表演惊艳全场。只见40多名二三十岁的小伙子化着浓浓的女妆,身着贵妃服,头戴纷繁华丽的头饰,配着锣鼓声,踩着东北秧歌的舞步,扭出了“贵妃”般的姿态。
这是一支由十几位老爷们组成的秧歌队,最大的特点是男扮女装。吉林大秧歌更以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这其中,“反串”角色受到了很多观众的欢迎。
“反串”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演出方式,即饰演与自己性别不一致的角色,男扮女装的反串要求演员的扮相漂亮秀美,从相貌神态,到语言身段都要流露出女性的娇媚气质,即所谓“不是女人,胜似女人。”
这支彩鸿秧歌艺术团成立于2014年,队员都是男性,平均年龄30岁左右。队长高先生介绍说,这些队员来黑龙江和吉林省的多个城市,他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工作,大家是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
霓裳今年28岁,来自德惠市边岗乡于家堡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家里有爸爸妈妈、姐姐和弟弟,从小在农村学习二人转艺术,喜欢像女孩一样唱歌跳舞。霓裳20岁的时候来到长春,为了在城市生活,曾经在建筑工地是一名钢筋工,在建筑工地一干就是2年多。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个教反串表演的老师,“他觉得我挺有潜力的,就带我进入了这一行。” 霓裳利用个人业余时间学习唱歌跳舞,参加过吉林省二人转总动员比赛,获得了年度总冠军,从那以后,开始演出赚钱为生。霓裳表示,当时选择反串纯粹是为了混口饭吃,父母开始都不接受,但看到他能自食其力了,还是慢慢同意了。“其实这也挺好的,不会影响到我的正常生活,反正我卸了妆就没人认识。”
小凯28岁,2015年6月,他在吉林秧歌场看了一场反串秧歌比赛,从此与师父结缘。小凯很喜欢这种“双面人生”。他自学化妆半年,如今已经能自如的给自己化女妆了,“化完妆以后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他最近开始玩快手直播,教大家如何化妆,铁杆粉丝还不少。
胡磊31岁,在吉林市做某品牌门窗代理九年。2013年4月在吉林北山秧歌场认识了师父,接触了反串秧歌。当时他加入了一个秧歌交流的QQ群,经常在里面看大家探讨反串的化妆和演出经验,从此喜欢上了扭秧歌。这些年,胡磊扭秧歌总感觉“上瘾”,买反串的服装头饰还有化妆品已经花费了2万多。做反串表演时间久了,胡磊已经能淡定地对待别人的议论。“有些人说很多难听话,比如说你是人妖呀!我脾气好的时候就会跟他们耐心解释,偶尔生气的话也会反驳,毕竟现实生活中我还是一个男子汉。但事情过去了也觉得没有啥。”
楠楠26岁,在吉林市做个体经营者,目前是一家美容美发店的老板。2014年通过朋友胡磊接触上了反串秧歌队的。最近两年,他在吉林一家酒吧男扮女装客串上台演出。他很喜欢舞台的感觉,反串演出更是挑战自己的极限。他说自己趁年轻好好打拼一番,等30岁以后再考虑回河北老家。楠楠喜欢跳舞,喜欢表演,虽然辛苦,但很享受现在的状态,他的家里人也很支持,“我妈说过一句话‘在外打拼好好努力,如果累了就回家。’”
李浩源26岁,长春某物业公司保安。他每天工作8小时,三班倒。2014年在长春伊通河与秧歌队学习秧歌,2015年在北海公园看见了反串秧歌表演,从此加入其中一发不可收拾。他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扭秧歌成功减肥了50斤,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李浩源在网络被曝光后,受到不少网友关注,赢得了一大批粉丝。当然,也会有人说李浩源娘娘腔。开始他会辩驳这是反串的艺术表演,后来也懒得解释,还不如努力把表演做得更精彩。
2017年,这支反串秧歌队首次出现在长春秧歌大赛上,最终获得了全场最佳表演奖。而我将继续关注这支黑吉辽三省反串秧歌队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