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8.01.15
嫁到金门的大陆新娘
本期作者:商华鸽
摄影师商华鸽多次往返两岸,拍摄了七位大陆新娘的日常。她们也许不能代表3000余名的大陆新娘的全部,但是从她们的故事中,可以窥见两岸民众不断加深的融合。
杨雅萍来自辽宁丹东。她和金门的丈夫,早年通过QQ聊天相识。现在丈夫在江苏常熟一家外企工作,临近元旦,丈夫从回来和家人一起跨年。这张“全家福”并不完整,杨雅萍的公公外出没能参加拍摄,而她的三儿子还不到两岁,正在丹东被奶奶抚养。因为他们今年打算全家回丹东过年,而航空公司规定一次只能最多带两个孩子,只好先把老三送回东北老家。(摄影/商华鸽 本组照片除标注外拍摄于2017年12月7日至31日)
杨雅萍家的两个儿子上次见到爸爸,是2017年的10月份。两个月没见,儿子们非常开心,一直和爸爸追逐打闹。海边正在退潮,远处依稀可见厦门岛环岛路边的高楼大厦。
杨雅萍在金门的东门临时市场开了一家小餐馆,专注于制作推出各种大陆风格的美食。杨雅萍给自己的小餐馆取名叫“小雪花”,金门并不下雪。她说,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她刚来金门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一朵从东北飘来金门的孤零零的小雪花。她把开餐厅的消息通过FACEBOOK发布后,大陆的姐妹们蜂拥而至。不少金门人平时只吃过高丽菜猪肉馅的饺子,对于青椒猪肉、酸菜猪肉饺子都是第一次吃,吃过以后便会经常来吃。
下午不太忙了,杨雅萍开始收拾自己刚买的韭菜。韭菜鸡蛋馅的饺子存货不足,她打算再包一些。小餐馆的生意一直不错,特别是杨雅萍手工制作的凉皮只在每周二供应,大冬天也供不应求。她的餐馆,是金门有史以来第一家卖凉皮的餐厅。
杨雅萍在送走客人后,终于有空自己能吃午饭。吃饭的间隙,她用微信和远在丹东的妈妈视频,还能在视频里看看不到两岁的老三。不到两个月,他们全家五口将在丹东团圆,在东北过春节。
巫双瑗来自福建三明,她目前和三个儿子居住在金门县金宁乡的湖下村。她家的老大和老二都姓陈,她让最小的老三随了自己的姓氏。独自抚养三个孩子,巫双瑗从不觉得有多难。她说,比起自己以前在大陆做生意吃过的苦头,带三个孩子其实非常轻松。金门县是台湾福利最好的地区,三个孩子的教育和医疗,巫双瑗不用花一分钱。
巫双瑗租住的房子是一间闽南风格的古厝。附近的街坊大多友善而亲近,经常来串门,做了饭也会送一些过来。金门民风淳朴,这里的居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普遍现象。
在金门,巫双瑗认识了很多来自大陆的好姐妹。抱着巫双瑗家老三的是来自湖南永州的刘芳琴,穿白色毛衣的是来自浙江丽水的杨晨曦。她们经常会一起聚餐见面。刘芳琴不记得自己和巫双瑗是怎么认识的,“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有闲暇的时候,刘芳琴会去巫双瑗家帮忙带一带孩子。巫双瑗的老三身体不舒服时,刘芳琴也会抽空来开车带她们去看医生。
巫双瑗推着三儿子,打算去看望湖下村的另一个大陆新娘。湖下村是一个渔村。早年村里有不少人打渔为生,也有下南洋闯荡经商的传统。如今村子里有部分古厝被改造成民宿吸引游客,也有一些老房年久失修,已经荒废。金门县对于闽南古厝的保护与重修非常重视,其扶持政策很优厚:如果重修或建造古厝,政府将补助建造费用的一半。也就是说,如果你盖古厝花了300万新台币,县政府将返还你150万新台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