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8|回复: 0

[哲史艺丛] 林同:三生三世·百年敦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9 09: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林同:三生三世·百年敦煌 

2018-01-09 林同 大家

 作者:林同,敦煌学者。 


1900年6月22日,一个道士在莫高窟非常偶然地发现了一个藏满经卷的洞窟。一百多年来,围绕这个藏经洞,发生了无数悲欢离合的故事……


发现


  1902年,五十多岁的湖北人汪宗翰刚转任敦煌知县。他不到三十就中了举人,四十多岁又得中进士。同年们或任要职,或治大县,但他官场蹉跎十几年,总在这西北边陲兜圈子。想到这里,汪宗翰心中一阵说不出的苦涩。某日,一个道士来认老乡,总算给平淡的游宦生活带来一丝涟漪。那道士五十岁上下,姓王,名圆箓,自称是麻城人,从小四处逃荒,后来在酒泉当了兵,退伍后师傅盛道收留了他,他就出家做了道士。王道士凭借几分聪明,逐渐在这遍地藏族喇嘛的地方立足。


王道士


  王道士话很多,不止为了认同乡,更是为了化缘,好建他的太清宫。他说,在太清宫旁有个石室,门口以熔铁封住,他日日在佛祖面前礼拜祈祷,感得石室洞开,发现里面有石几石榻,榻上供养佛经数百卷。果真,王道士从包袱里取出几轴写卷交给汪知县。


  汪知县听王道士讲话,打心眼里觉着好笑,当然不信他那灵验记式的鬼话。可拿着王道士递过来的东西,他笑不出了,一眼认出那是《大般涅槃经》的零卷,笔法高古,绝不是赵宋朝以来的士人写得出的。他又翻开另一幅绢画,那是一幅水月观音像,上面有“乾德六年”的题记。“宋初的画像!”汪宗翰倒吸一口冷气,发现面前这个狡黠的道士不一般。


  “那儿还有多少经卷?”汪宗翰问。


  “没有了,发现之后就被和尚们抢光了。哦,去年我拿了几件送给肃州道台廷栋大人,他说写得还没他好。”


  汪宗翰冷笑一声。那帮官僚的鉴赏力也就这种程度了,他想。


  王道士走后,汪宗翰越想越觉得这事不简单,立即给自己的上司,也是自己尊敬的学者,甘肃学政叶昌炽写了一封信,随信附了新得的经卷和佛像。叶昌炽也认为这是唐代经卷,意义重大,并对经卷散尽表示遗憾。叶昌炽同时指示汪宗翰,如果再有类似石室发现,应就地封存,经卷解送兰州。虽然后来王道士又带来几卷写经,却坚称石室已空,也没有新的发现了。


  (主要依据叶昌炽《缘督庐日记》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二日条)


流散


  1907年5月,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又回到了敦煌。他很早就听他朋友洛克齐说起敦煌。洛克齐在1879年跟随塞陈尼伯爵的探险队到过敦煌,并参观千佛洞,身为地质学家的他被千佛洞精美的壁画深深折服。洛克齐热情的叙述感动了年轻的考古学家斯坦因。1906年,斯坦因开始经中亚去往新疆“探险”。年末,他在罗布泊发现了楼兰古城,然后穿过无人区,于次年三月到达敦煌。他终于见到了梦寐以求的千佛洞。


斯坦因


  “美术价值之丰富,真可以使人惊心动魄!”多年后,斯坦因在回忆录里写下他初入千佛洞时的感受。


  在被壁画震撼的同时,斯坦因也从师爷蒋孝琬那里得到一些传闻,说千佛洞中发现大量古代写本。然而藏经洞的看守者王道士出门化缘去了,斯坦因只好重回沙漠,考察了周围的长城、碉堡,并在5月份重回敦煌。这时,王道士已等在那里。斯坦因拿出他所有的金钱,热情地描述他的学术志向,但王道士一点也不为所动。斯坦因抬头看到新修的太清宫中技法拙劣的唐僧取经故事画,灵机一动,说:“这些经卷都是唐僧从印度带来的。在我们印度,这些经卷都已失传,我是要取经回去啊!”


  这番谎言倒把王道士打动了,他把这“转世玄奘”带到了藏经洞门前。斯坦因惊呆了,只见在五十平米左右的洞窟中,一层又一层地堆满了近三米高的写卷。随便翻开,不光有精美的中文写经,还有梵文、藏文、于阗文、粟特文以及其它中亚语文的写卷,就连包裹经卷的包袱也是十分精美的绢画菩萨像。斯坦因抑制住激动的心情,再次申明他“虔诚”的目的,并表示会捐一笔不菲的功德钱。于是王道士同意他运走一部分经卷。


  十六个月后,29个装满中国古写本和艺术品的大箱子运到了不列颠博物院的门前。


  之后,一批又一批外国人敲开了王道士的门,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大谷光瑞、俄国人奥登堡、美国人华尔纳……


  (主要依据斯坦因《西域考古记》)


保护


  1909年夏,学部参事兼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罗振玉的心里很不平静。他刚从日本考察归来。在日本,他看到了保存完好的唐庆云年间抄写的《王子安集》,看到可能是六朝写卷的《左传》。花了几个月的薪俸,他从市场上收购了几件古写本。


  “堂堂中华上国竟几乎没有留存下唐代写本,真是可叹!”罗振玉边研究这些古写本边想。


  回国后的一件事情对他打击更大。法国人伯希和带了几件经卷求见,竟然全是抄写精美的唐代写经。除了佛经外,还有隶古定《尚书》、《老子化胡经》、唐代的沙州地志……都是早已失传的经典,抚摸着这些写卷,罗振玉的血液沸腾了。


  据伯希和讲,这些写经就出自中国,出自敦煌藏经洞,而且那里还有八千余卷。罗振玉急忙找到学部尚书唐景崇:“必须尽快把剩余的经书保护起来,不然要流落散尽了!”


  “这确实是国宝。可你也知道,部里没钱啊……”唐景崇迟疑道。


  罗振玉忿忿地离开唐府,又找到了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刘廷琛。


  “大学经费有限,恐怕也拨不出这么一大笔钱啊!”刘廷琛依然没给出一个确定的答复。


  “那从我们农科的经费里出!从我薪水里扣!”罗振玉愤怒了。


  “算了,学校想办法出这笔钱吧。”刘廷琛摇摇头屈服了,仿佛又看到了这位下属去年抢救那八千麻袋大内档案的模样。


  一年后,被各级官员截留、盗窃后剩余的六千余卷敦煌写经交付给了京师图书馆。


  (主要依据《永丰乡人行年录》)


研究


  1938年,元旦刚过,西安,刚上任不久的东北大学中文系主任姜亮夫枯坐在书斋中。去年六月底,他刚结束欧洲的留学生活,绕道莫斯科抵达北平。几天后,卢沟桥响起了枪声。他匆匆南返,四处奔命,终于在九月份找到这个差事。姜亮夫在上海的家已被敌机轰炸,女友回乡避难,至今杳无音信。刚刚收到朋友来信,他存在上海家中的稿件、书籍、胶片全被炸毁,“十年精力所成之稿,十年财力所聚之书,至是遂荡然无一存者”。其中最可惜的便是在法国留学期间所拍的敦煌文献胶片。几百天早出晚归拍来的照片,如今只剩了随身带来的三百余张。


姜亮夫


  敦煌,真是一个伟大的文化宝藏啊。他一想到敦煌就难免有些激动。在课上他曾跟学生讲:“无论讲什么,无论讲哪一样学问的人,都应当到敦煌去细细地观摩两年。”这样优秀的文化,绝不能在我的手上毁掉!他这样想。“中国不会亡,中华文化不会亡!一介书生不能上战场,就让我把这文化传承下去。”想着想着,他铺开稿纸,工整地写下了酝酿已久的题目:“瀛涯敦煌韵辑”。


  五十年后,姜先生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当年陈寅恪所说“吾国学者其撰述得列于世界学著作之林者,仅三数人而已”的情况早被像姜先生一样的学者们扭转。然而他依然孜孜不倦,笔耕不辍。八十多岁的他这样写道:“敦煌学在我们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此后是必然要大大辉煌的。我虽然身体不好,也愿意把这个工作做到底。”


  (主要依据姜亮夫《自订年谱》及其它相关著作)


未来


  曾经在学界流传一句话:“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由于大量材料流失海外,使得国内敦煌学研究先天不足。如今随着这些材料逐渐被纸质出版、网络公开,国内敦煌学又焕发了新的活力,进一步扩大了敦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随着自然风化、参观人数众多导致环境改变、承载量有限等客观原因,我们对敦煌文化着迷的同时,却和它的距离越来越远。敦煌之美,只停留在想象。1959年井上靖出版的小说《敦煌》,1981年根据敦煌257窟壁画创作的动画片《九色鹿》,1988年佐藤纯弥导演的电影《敦煌》都定格在上个世纪。21世纪,如何让年轻人对敦煌的了解超越书本层面,使浩瀚的敦煌文化穿越茫茫沙漠飞抵城市森林?


  2014年,敦煌研究院“数字敦煌”工程竣工,在家也能饱览敦煌石窟壁画,但敦煌学的专业性还是为敦煌文化的普及设置了壁垒。敦煌文化作为古代文明交流的结晶,全人类的宝贵遗产,更应该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文化想要在今日焕发活力,必须依靠互联网的力量,让年轻人以全新的方式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


  2017年底腾讯和敦煌研究院合作了“数字丝路”计划,让互联网充当文化的翻译官和交流的使者,把枯燥的文化、历史知识以生动的形式呈现,意在提高青少年的接受度。例如通过博物官APP了解每个洞窟背后的故事,用AR技术复原壁画,在《王者荣耀》里植入敦煌主题,动漫改编,推出文创产品,让敦煌文化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在大众面前,使梦回敦煌变为可能。


  有人说敦煌是一个大IP,因为敦煌见证了中华民族太多的屈辱、灾难,背负了太多的家国情怀。时间已过去将近两个甲子,随着科技的发展,保护措施的严格和数字化呈现手段的丰富,这些包袱似乎可以放一放了。看看217窟的无量寿经变,无论是载歌载舞的飞天伎乐还是合掌拜佛的化生童子,表情都是那样从容、喜乐,从中我们可以想象那“盛唐气象”,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敦煌之美,本就可以无所不容。


  敦,大也。煌,盛也。


  走在“数字丝路”的敦煌,不断注入年轻活力的敦煌,前途也必然更加光明昌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18 12:15 PM , Processed in 0.04599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