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罗温·艾金森,或许人们更愿意称我为“憨豆先生”。 因为雅克·塔蒂的《于洛先生的假期》,让我对视觉喜剧产生了兴趣,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其实并没有想过成为一名喜剧演员。 1976 年,我考进了牛津,在那里读了电机工程。

年轻的罗温
刚到牛津时,大学布告栏上一则关于实验话剧的公告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进入了实验话剧俱乐部,却没想到,在第一学期我就被邀请在牛津剧场演出一个自己创作的作品。 在此之前,我从未创作过任何剧本,现在却被要求在 48 小时内写出一部可以在舞台上表演五分钟的作品,我有点无从下手,只能站在镜子前开始胡乱摆弄自己的脸,这使我找到了一种灵感,一个怪异,无声,但充满喜剧性的角色。 演出很成功,而这距离我成为“憨豆先生”还有 23 年。
━━━━━ 在牛津我遇见了理查德·柯蒂斯和霍华德·古道尔,这是我的两位好朋友,在我们 22 岁的时候,我们一起进行了可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喜剧巡演。每晚都有 5000 位观众坐在台下,并不吝惜他们的掌声,我们很快就成名了。 当然,这是在理查德成为著名的剧作家,并且离开我们三人组之前的事情了。 从牛津毕业后,我并没有寻找一份与电机工程专业相关的工作,反倒是一直在各个小剧场进行喜剧演出,直到有一天,BBC 的约翰·劳埃德找到我,邀请我加入他们的团队, 共同录制一档新的时事讽刺类喜剧节目。 “如果有人与你一起出演,这档节目会更出彩。因为如果你演的出色,那么你就会大放异彩,而如果演的不好,其他人也会给予你支持,你只需要做好这 1/4 的工作。”约翰说。 于是我面临着一个岔路口,我必须在独自演出与和其他三个人合作之间做出选择,但我从来就没有疑惑过我该如何选择。
━━━━━ 于是便有了我和格里夫·琼斯、梅尔·史密斯、帕梅拉·斯蒂文森一起合作的《非九点档新闻》(Not 9 O'clock News),也是我第一部电视作品,那是在 1979 年。

而实际上,在那个时候,除了《非九点档新闻》之外,我对于视觉喜剧的喜爱已经有些走火入魔,但我们对于视觉人物的塑造和定位并不十分明朗,许多时候都处于一种摸索的状态。 有一天我走在街上的时候,正好看到了一台拍摄中的摄影机,我朝它打招呼,却撞到了电线杆上。我和理查德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梗,但是当我们把剧本给约翰时,他却问:“笑点在哪里?” 因为这里面没有台词。 但后来,约翰还是同意给我们几个小时拍摄实验作品,事实证明,没有台词的喜剧依然能达到效果。

“这是很令人震惊的。”后来约翰告诉我,他同意进行实验性拍摄的原因:“当你做了五六年的喜剧之后,有人告诉你我有另一种新的创作方式,而你 get 不到点,但说这句话的人却是当时最优秀的喜剧演员之一,你很难不让他去试试看。” 而事实上,促使我进行这种对脱离台词的幽默方式的探索的动力来源于我母亲,因为她不喜欢传统幽默表演中过多的粗俗话语。 1983 年,在结束了《非九点档新闻》之后,我们开始了另一次对于喜剧的探索,一开始只是一个北部小城里偷自行车小贼的故事,不知道后来怎么演变成了一部传统的中世纪情景喜剧,说实话到现在我都还没搞清楚,而且一拍就是四季。 那就是《黑爵士》(Black Adder),或许是因为在这部剧里我讽刺了太多,说了太多话,我觉得我应该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基本上不说话,就如同以前我所尝试过的一样。

《黑爵士》
━━━━━ 于是,在考虑了一大堆蔬菜的名字之后,《憨豆先生》(Mr. Bean)在 1989 年诞生了。 憨豆这个角色并不是凭空出现的,他更像一个夸张化的我。 在创作过程中,每当我们谈论到憨豆这个角色,我们总会设想他在这些我们所设想的环境下,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

他就像那群八九岁的男孩儿们,一群“不自觉的无政府主义者”,憨豆总会遵从一套适合他自己的行为准则,尽管大多数时候他只是全力在维护自己的生活方式,并无意于制造混乱,但他总是能精准而严肃地做出一些无伤大雅但令人不悦的事情来。 在憨豆之前,我有过成功的角色,但是我不确定憨豆会不会成功。我喜欢策划,喜欢创作,但我不确定我是不是喜欢表演,因为我发现,想要演好每个角色都十分困难而耗费心神。
因此在《憨豆先生》的每一集的拍摄现场,我的“吹毛求疵”总是能让导演抓狂。

“憨豆”成功以后,我甚至开始了全球卖碟的巡回签售会。我从未想让别人把我当成摇滚巨星一样对待,但是我确实享受到了巨星的待遇。 在阿姆斯特丹的签售会上,我甚至是被偷偷摸摸运离场的。这感觉很神奇,大概就像是麦当娜才会遇见的情景。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憨豆先生》,这部 14 集,每集 30 分钟的剧集。但我只能说,这只是我的一种经历,我完全不喜欢。
━━━━━
这么多年的戏剧探索,特别是《憨豆先生》的成功,更坚定了我的信念: 喜剧是简单的,应该要让多数人能接受。有人喜欢知识性更丰富的内容,《憨豆先生》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失望,但我仍旧喜欢他那简单的思维和风格。 在我的视觉喜剧里,每个人只有一种特质,优秀而有说服力的戏剧特质,它会深入人心,让人容易辨识。 没有人能成功地拥有多个特质,因为它并不现实。

▌注:本文罗温自述内容来自《Rowan Atkinson talks about Mr Be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