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5|回复: 1

[休闲时尚] 百年减肥简史:我们胖子为什么没人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7 07: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年减肥简史:我们胖子为什么没人爱?(上) 

 2017-09-03 梅姗姗 一大口美食榜



胖子,作为一个高危群体,真的是很可怜。

你看,他们容易得肺炎,糖尿病,肾病;哮喘上来一不小心就憋过气了,时不时还会有个呼吸困难…

但,这都不是重点!

身为一个胖子,最让人害怕的地方,是孤独。

是的。

因为,胖子们,并没有人爱你们。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


100年前,一个叫威廉姆·艾文斯(William Evans)的医生就赤裸裸的写下了这句对胖子的忠告。他说胖子就是没有自控力的胖海蜇,但却自以为高等人群。威廉姆发明了一个表,把每个食物通过卡路里的方式呈现出来,散发到美国各地。

 

那个表就是历史上第一个食物卡路里表。



 1 | 胖本来真不是个问题

 

一直到19世纪初,“长得壮壮的” 都是富裕,能生的优良象征。减肥,营养,卡路里这些如今必备的词汇压根完全不存在当时人们的世界里。

 

霍乱是一切问题的开始。

 

1830年,霍乱随着工业革命席卷了美国。那会儿的医术并不能有效的治疗这个肆虐的疾病,于是略有话语权的人便开始提倡不同的治病的方法。


Sylvester Graham是个教士。他说霍乱的治疗方法来自于吃饭。人们必须要通过一种不吃肉,不吃盐,不喝酒的饮食方法来治疗霍乱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但其实治疗霍乱更多的是个幌子,他真正想传播的,是一种类似禁欲的思想。“当食物不好吃的时候,人们也就不会多吃或做坏事了。” Graham说。

 

Graham 和他发明的消化饼干


追随Graham的都是有钱人。他们其实没有霍乱。有的只是对霍乱的恐惧,觉得自己开始产生了一些类似消化不良的症状。


他们严格遵守Graham的饮食要求,然后惊奇的发现,自己不仅“病症消失了”,而且还瘦了。这真是值得普天同庆的大喜事儿,于是他们成了Graham最有力的传播者,而Graham的全素无味无酒精的饮食方法也在富人圈里成了潮流。


当然,在今天看来这是在缺乏“科学” 支撑时,人们通过信仰和话语权产生的观点。但歪打正着的是Graham依靠这个理论,发明了如今人人熟知的消化饼干


Graham认为酵母是欲望的象征,因为它通过“贪食”糖存活,所以面包是罪恶的。在这个基础下,他创造了一种用全麦面粉制作的,没有酵母,没有盐糖的小饼干,也就是消化饼干(Graham Cracker)的前身。



小时候我们都熟悉的奇宝饼干就是Graham发明的消化饼干


然后故事的发展就有点走偏了。

 

100年前的美国,人们主要的饮食结构还是以土豆和牛肉为主的淀粉+脂肪,所以消化不良感觉胀气这个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有钱人。但当他们认为吃多胀气是疾病前兆的时候,针对有钱人的杂志和报纸就开始把这个作为话题了。

 

“如何通过饮食治疗胀气?”

“胀气是不是因为暴饮暴食造成的?”

“你是不是因为太胖了才胀气的”

这些标题成了当时的爆款文。然后突然有一天,胀气不是问题了,胖变成了被斥责的对象。尤其是矮宽肥的那些女士,被杂志认为是一种疾病的表现。


“减肥”这个概念第一次进入了美国人的世界。


以前的宣传肥胖的广告画册


正如同如今火爆的生酮饮食,阿特金斯饮食法,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交接点,最火的减肥方法是咀嚼减肥法,而它的本质是把嘴里的东西基本上嚼化了再咽下去。



这事儿的起因是一个想减肥的胖子企业家,Horace Fletcher 。


他遵循了各种方法,包括Graham提倡的纯素,但就是瘦不下来。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就觉得如果自己把食物都嚼烂了,是不是等于直接帮它先消化了?他试了这个想法,居然4个月内就瘦了40多磅!这事儿被一个心理学家知道了,就请Fletcher做顾问,找了10几个美国军人,一起测试这个方法。最终结果是居然每个人都能瘦好十几磅。在没有科学实验标准的当时,这可是一个神奇而令人信服的结果!


Horace Fletcher :伟大的咀嚼家


一下子,这个咀嚼减肥法火了,火到甚至洛克菲勒家族的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还有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都是这个减肥法的使用参与宣传者。一时间,全国的时髦的人都开始了嘴里不咀嚼30次坚决不把饭咽肚子里的运动。这股狂潮直到卡路里和秤的出现,才慢慢开始减退。


因为科学来了。

 


2 | 卡路里这个鬼东西

 

卡路里Calorie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是热量(Calor)的意思。


这个概念起初是美国政府在1894年初创USDA(美国农业局)研究组的一个课题,由一名化学家Wilbur Atwater主导。一开始也没什么特别具有针对性的目的,就是想衡量一下每个食物的能量能不能由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Wilbur Atwater,卡路里的发明者


但历史机遇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东西。


当时美国的大背景是政府开始重视科学研究,并积极鼓励教授们去申报相关课题,做一系列的“科学研究成果”。 所以在舆论媒体的宣传下,科学变成了一个很需要被高度重视的东西,因为科学研究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对的。因此人们对于科学的敬畏和高度信任,就这么被培养出来了。


当年的一个卡路里图示,100卡路里的食物是多少

 

这个时势下产生的英雄是一位女性,叫Lulu Peters (露露·皮特斯)。

露露是一个天生的科学家,小时候曾因为好奇自主解剖了一个青蛙。这个行为按现在人的看法就是,她将来不是个超级神经变态,就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很幸运,露露成了科学家,而且,还是个直言不讳有意思的科学家。


Lulu Peters


露露在接触到了卡路里这个概念之后,意识到美国人的饮食问题终于有解了!她先是写了本书,叫《饮食和健康,走进卡路里 (Diet and Health, the Keys to Calories)》,然后开始用她独有的,很直白很怼的语言,在《洛杉矶时报》上开始发表专栏,每周讨论一个关于卡路里,减肥,肥胖和健康方面的话题。在她的抨击下肥胖成了过街老鼠。

(比如她在专栏里会写:“你所有的问题都来源于一个词,肥胖。呵呵,你敢不敢面对它更直白的那个说法?死胖子!对,就是死胖子!但没关系,有我在。来,先告诉我,你多少斤?”)


她写的书《饮食和健康,走进卡路里》

 

这样的社会环境,再加上文章开头那个名叫威廉姆·艾文的人的卡路里表,让称重,计算卡路里变成了美国人的日常。甚至所有的体重仪上都有卡路里表。《洛杉矶时报》当时的一篇调查就说,到1928年,大约有8亿便士都被美国人花在称体重上了。

 

William Evans


还好的是,那会儿并没有形成“以瘦为美”的审美概念。只是人们知道了卡路里,知道了胖不好,开始有意识的去称重了。这个如今大家追求的“以瘦为美”的概念转变,还得等到一战和二战的十几年。



 3 | 从以胖为美到以瘦为美

 

女权运动的胜利带来的结果是女性们的 “我终于可以想做啥做啥了你没资格再批评我了” 的思想解放,尤其是当时第一批女权先行者。


因此矫枉过正简直是不可避免的。


抽烟穿裤子是女权主义后带来的第一波潮流 


女权运动带来的第一波潮流就是剪发,抽烟,喝酒,穿短裙短裤,把自己变得酷酷的。而瘦的人一般看起来会比胖的人酷很多,所以瘦也间接成了当时时髦的必需品。


不过时髦是转瞬即逝的,要让 “以瘦为美” 成为一场自上而下的全民运动,我们还需要一定的外界压力。



这个压力就是接下来几十年的禁酒令,  经济大萧条和二战

 

禁酒令的颁布让酒精爱好者痛苦。因为不能喝酒了,人们把欲望嫁接到了糖上,因此以可口可乐为代表的汽水火了,而且甜品的消耗量也开始猛增。当时有报道就说,美国人对于糖的摄入,从1919年到1931年这12年之间,人均每人增加了20磅。美国的人均体重也是从这里开始,走入了一个迅速上升阶段。


当时可口可乐仿照酒吧制作的广告宣传图 


紧接而来的大萧条和二战带来的是食物紧缺和动荡的外界环境,这导致人们生活一直处于一种今天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的状态。而人这个动物,在这种无法掌控环境的情况下,总会作出一下不理智的行为。说穿了就是想通过掌控能掌控的,给自己带来一丝满足感和成就感。


对于很多女性而言,减肥变成了这个满足感的来源。

 

即使在大萧条时期,食物不够,在有限的环境里她们也在进行减肥节食运动,通过控制卡路里,看到自己在秤上降低的体重来得到自我安慰感,然后再因为无法克制而放弃,最后再次进行节食减肥。这个周而复始的行为将减肥从一个潮流变成了日常作息的必须行为。以瘦为美的概念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固化了。


作者案:本文为百年减肥史的上篇,下篇将进入近代,讲一下关于阿特金斯减肥法的由来,为什么科技使人肥胖,以及低脂无脂的骗局。敬请期待。

 楼主| 发表于 2017-9-28 04: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减肥简史(下):没必要跟胖过不去 

 2017-09-27 梅姗姗 一大口美食榜




#作者按#


百年减肥史上篇(👈戳)说到以瘦为美的概念是怎么形成的。


但“减肥”之所以会成上至政府科研下至平民百姓皆无所不用其极去研究的话题

根本上是跟“健康”两个字打上了关系。


但,“胖”真的会减寿生病么?

“瘦”一定会让健康几率更大么?

还是说,这两个概念和钻石的故事一样,是自上而下的一个巨大谎言?




 

 1 | 吃肉是可以瘦的 ?


作为一个肉食主义者,看到“吃肉能减肥”的宣传,而且提倡者名字还跟了“教授”这个严肃科学的称号,不选择去尝试一下简直对不起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的肉食基因。

 

这也是我最早尝试原始饮食(Paleo)的初衷。2013年底到2014年夏天,严格的原始饮食加上每周至少三次的健身房,我的体重从126直线降到了98。当体秤显示我的重量级终于在小学六年级后重返2位数,世界上正式多了一名新瘦子,原始饮食也正式多了一个无条件簇拥者。

 

在原始饮食的尝试过程中,我做了很多不同的食谱


但这只是混乱的开始。


在我一知半解踏入“原始饮食”簇拥者大军后才发现,每当我在外吃饭,微笑低头表示“我不吃碳水化合物”时,大家的反馈总是无外乎这三个:

哦,那个阿特金斯教授饮食吧?

是不是那个最近很火的生酮饮食?

你是完全不吃碳水还是低碳水饮食?

 

很显然包括我在內,对于这些饮食法的区别和概念是模糊的。其实要追根溯源的话,我们首先需要跑到格林兰岛。


这一切的开始,和爱斯基摩人有关。

 

史蒂芬森其人


Vilhjalmur Stefansson是一个非常难记的人名,我们暂且叫他史蒂芬森。在20世纪20年代,他的地位类似于如今什么都吃的贝爷。他幽默风趣,能说善讲,是个冒险家,也是个作家。

 

史蒂芬森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北极格林兰岛区域冒险。他在那住了5年,所有的饮食跟因纽特人一样,就是鱼和肉,但他发现,因纽特人完全没有胖子。


回到纽约后的史蒂芬森逐渐的成了名人,在减肥风潮最盛行的纽约,史蒂芬森意识到流行的卡路里减肥和自己曾经只吃鱼肉经历有巨大的矛盾点。他拉了一个跟自己有类似格林兰探险经历的朋友,做了一个长达数月的,只吃牛羊猪鸡肉和内脏,不吃任何碳水和果蔬的实验。


实验的结果是令人乍舌的:史蒂芬森和他的朋友不仅没胖,而且体重保持均匀。


而这个理论和结果就是后来著名的阿特金斯饮食法的灵感和基础。

 

根据阿特金饮食法所绘制的食物金字塔


阿特金斯饮食法的本质是通过避免摄入任何碳水化合物,将身体消耗能量的方法从消耗碳水化合物带来的糖分(因为不再有糖分摄入)变成直接消耗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细胞,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而这个理论,之所以能从上个世纪70年代火到今天,是因为一个对的人,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做了“对的”事儿。

 


 2 | 阿特金斯医生其人


在成为医生之前,阿特金斯医生有过短暂的演艺生涯,所以对于如何恰当的“表达自己”,阿特金斯医生可谓是专业级别的。


电视的普及带红了第一批电视名人,阿特金斯医生作为一个能说会表演的专业医生,带着一个本身就很让人震惊的全新减肥方法,很快的就把自己变成了电视名人,得到了无数舍弃不了肉的群众的拥簇,其中不乏名人。


阿特金斯教授和他的著作


但阿特金斯的减肥方法在70年代刚推出时,是被整个科学乃至政府,严重质疑的。


在1973年4月12日,阿特金斯教授被迫被要求到法院为自己的推崇作辩护。这一事件成了很多报纸的头条,阿特金斯坚决表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是符合科学精神的,不接受其他医生对于自己“伪科学”的判断。他的坚持和争议性,让他代表的饮食观念进一步火爆。更多的人参与到他的理论的研究,从而让它持续到今天,仍然是包括我在內的瘦身爱好者供奉的理论。



 3 | 快餐的崛起和艾森豪威尔政府

 

大多数事情创造的初心,可以说都是善意的。比如1950年开始的快餐革命,以及便捷食物的产生(👈戳,都是为了解决人们日益忙碌的生活,提高一日三餐的效率。


但当资本利润成了这个美好出发点的引擎,事情的结局和起始的初心就很难再画上一条平行线了。特别是当来了一个认为政府不应该干涉资本发展的总统:德怀特·大卫·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带头”吃快餐


1954年,艾森豪威尔刚上任不到一年,为了更精准的表达“政府不应该干涉经济发展”的理念,他特地参与了一个新兴食品的午餐发布会。这个午餐会上呈现的全是类似于不含有橙子的橙汁粉,打荷尔蒙针长大的猪做出的罐头装猪肉食品等。艾森豪威尔对着到场的所有记者,表示:这个就是国家的创新,要鼓励这样的创新

 

于是从1950年到1959年,不到10年之间,美国各个食品企业背后的家养科学家们就总共发明了近400多种添加剂👈戳),实现了让各种从来不可以长期储存的东西不仅可以常温保存,还可以完全不含有任何真实的食物成分,并且让猪鸡羊牛快速成长等荷尔蒙类激素等。

 

同时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美国中产阶级开始往乡镇搬迁,住起了郊区的小洋房。


因为购物不再方便,大家逐步养成了出门必开车的习惯。电视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开始选在呆在家里而不是出门散步。肥胖这个概念,直到这个时候,才开始真正的从假想敌,变成了改变一个国家人健康和下一代基因的危险问题。

 

1952年人们边看电视边吃饭


在这个之前,人们口口声声的减肥,都还是基于精神压力层面。1950年开始,人们真的开始吹气球版的发胖了。

 

 

 4 | 无脂肪的战争失败

 

有种常见的人类心理,叫“在好吃懒做的过程中实现了人生的所有梦想” 。

有种常见的解决问题方法,叫拆了东墙补西墙

于是,应运而生的,有一种常见的赚钱方法,叫做“来,我可以让你什么都不做,仍然实现你所有的梦想”。


但,别忘了,天上掉的每一块馅饼,都在背后标好了价格。比如无脂,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奇多乐事的0脂薯片


1995年,当快餐和便捷食物的产出已经常规化,如何让大家无负担的吃这些东西便成了食品公司的新任务指标。Olestra(蔗糖聚酯) 这个油脂就是在那个时候被科学家发现的。

 

这是一个神奇的油脂分子,它完全不被肠道吸收,而且和正常油脂从口感和味道而言都足够匹配。


不被肠道吸收意味着什么?

不就是不发胖的意思么!

 

最早发现这个油脂的宝洁公司(P&G) 立即投入了5亿美金,专门研发这个油脂,并游说上报FDA(美国药监局)。 那时的FDA没有如今的严谨,于是在大量的游说下,蔗糖聚酯获得了批准。转瞬间,乐事零脂薯片,零脂奇多等产品蜂拥而至。当贪吃的人们得知自己可以无负担的享用曾经如此高油脂性的食物,不簇拥简直是没道理的事情。

 

然后,可怕的事情来了。


很多肠道不好的人,开始发现自己上厕所频率变频繁了,并且自己的裤子上会莫名的有印记,就像无意识的拉肚子了一样。这可尴尬了...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蔗糖聚酯。因为不被人体吸收,它不仅无法帮助食物里的脂溶性维生素进行吸收,还会直接通过肠道流出人体外,造成人不能自主控制排泄的假象。


当意识到是蔗糖聚酯在作祟,药监局进行了叫停。宣布所有使用蔗糖聚酯油脂的食品必须在显眼处明确标明自己用了蔗糖聚酯,并开始了对这个油脂的正确宣传。

 

#作者按#


在搜集本文资料的时候,我发现,中国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5号把蔗糖聚酯列为新资源食品,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存在



而如今中秋将至,很多号称低脂的月饼也以列自己用的是新型蔗糖聚酯会减少30%油脂摄入作为卖点。



如果你看完了这篇文章,了解了蔗糖聚酯的潜在危害,还是希望留意一下配料表,尽量不要购买有蔗糖聚酯的食物



 

 5 | 后减肥时代

 

在撰写整个百年减肥史的过程当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在这100年里,人们对于减肥的认知总是在:糖,油脂碳水化物这三个板块里来回游荡。每个曾经存在的减肥方法,无非是在攻击这三个当中的某一个。

 

从最开始减肥是潮流,到后来减肥是发泄自己无力掌控人生的方式,到现在肥胖是健康杀手。整个认知方向,其实是越来越科学的。


肥胖是不是对健康有严重的影响?直截了当的回答是:一定是的。但是,它的解决方法并不是瘦,而是健康。在如今的认知下,健康意味着合理的体脂比范围,合理的饮食作息,以及健康的新陈代谢。


在后减肥时代,越来越少的人会依赖减肥药或者某种局部皮外手术来希望立马得到理想的结果。当然,希望走捷径的人永远不会没有,但大环境的认知是不断提高的。

 

所以无论你是素食,阿特金斯饮食法,还是地中海饮食,或者就是普通的一日三餐,保持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要记得,体重器上的数字,只是一个参考值,不是一切的终极目的。




文:梅姗姗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0 11:01 AM , Processed in 0.07625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