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7.07.22
留守老人支撑起杨梅种植业 凌晨4点开始采摘
本期作者:柴程 付丁 高曌
四都村从明末清初开始种植杨梅,目前全村杨梅种植面积有400多亩,留守老人支撑起来了仙居绝大多数的杨梅种植。
​“杨梅红 ,子女归。”每到这个季节,独居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的老年人都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而今年,四都村陈樟龙夫妇的小女儿却因为婆婆生病而无法回家。每天早上4点多,陈樟龙都会上山开始采摘杨梅,他每天都会将最好的留给女儿和身在大连的外孙女。(摄影/法制晚报 柴程 视频/法制晚报 付丁 高曌)
陈樟龙人称“杨梅陈”,他在仙居种植杨梅将近30年,从年轻到年老,日复一日,除草、上肥、修剪、采摘,这些工序都是他和老伴以及像他这样的留守老人完成的。
蓑衣、斗笠,穿在陈樟龙身上的是最传统的雨衣,而这身“雨衣”却有着20多斤的重量。
到目前为止,仙居的杨梅还保持原始状态,上山的路泥泞不堪。
杨梅到现在也无法进行机械化采摘,依旧需要人工在树上采摘。老人们在山上挑选最红的、最饱满的,这样的杨梅才最甜。
陈樟龙的妻子最近格外注意新闻,很多地方的杨梅都因为雨水过大而损失严重。到目前为止,仙居地区的雨水还算正常,对杨梅口感的影响并不大。很多周边的老主顾没有减少收购,可是陈樟龙心里却有着另一本账。
人工贵了,各种费用也都在上涨,可是来买杨梅的都是老主顾,不能涨价。对于杨梅种植户来说,辛辛苦苦一年,收入却越来越低。
近几年,运送杨梅的索道才建成,这样就不需要人工往山下搬运了,而且这些老人也真的搬不动了。
上海的客户在山下的遮雨棚内验收着由索道运下来的每一箱杨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