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1|回复: 0

[史地人物] 每日签 | 一场事后张扬的鼠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3 1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场事后张扬的鼠疫 

 2017-07-04 韩 逸 每日签



“奥兰跟别处一样,由于缺少时间和思考,人们只能处于相爱而又不自觉的状态。”

 

鼠疫来了。但人们往往难以相信鼠疫会降临在自己的身上。


在人们不自知的时候,病菌已经潜入人们的身体中。它们在某刻突然爆发。人们封闭港口、公路,打死老鼠和蚊子,焚烧尸体,却依然于事无补。人们一个接着一个地倒下,而这座城市依然沉浸在一种快乐而安宁的氛围中,远处的大海,平静如昔,见证着世界骚动不安,永无宁日。

 



“我们最常见的美德之一,

就是对自己的不幸逆来顺受。”


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曾经让人类谈之色变的非典、艾滋、梅毒、结核、疟疾等等传染性疾病,统统被列为乙类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的名单里,只有两把交椅,霍乱和鼠疫。

 

鼠疫的别名,除了我们都知道的黑死病,还有一个更简单直接的,“一号病”。


欧洲中世纪时期,描绘鼠疫患者症状的绘画。

清朝末年,长春地区的防疫人员在清理鼠疫死者的尸体。


在医疗条件落后的年代,鼠疫的恐怖程度不亚于在城市上空投下一枚原子弹,颇有种传染病界的伏地魔的既视感。给人的感觉大致是,你不必知道我的名字,只需要知道我最厉害就可以了。鼠疫确实不负此名。人类历史上三次鼠疫大流行,都改变了整个世界的进程。

 

第一次大流行,541年-542年的查士丁尼鼠疫,在短短一年时间减少了拜占庭帝国至少1/3的人口。第二次在1346年-1350年的欧洲,只留下一个很模糊的死亡数字,2500万,比现在比利时和西班牙两个国家的人加起来还要多。第三次则整整持续了100多年,从1855年的中国云南开始,所有有人类居住的大陆都没能幸免,直至1959年,全球死亡人数才控制到了少于250人。

 



“一个人的死亡只是在有旁人在场的情况下才会得到重视,因此一亿具尸体分散在漫长的历史里,仅是想象中的一缕青烟而已。”


“当人们觉得同情也无补于事后,对它也就厌倦了。”


加缪《鼠疫》



在“毁灭性”的恐慌面前,人性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金钱和友情变得不值一提,亲情和爱情也不再靠谱。父母抛弃儿女和妻子抛弃丈夫再平常不过,为了给这种仿佛天降的灾难找到一个理由,人们不惜互相猜疑。

 

最先遭到质疑的是伊丽莎白时期的外科医生。他们穿着打蜡的皮大衣,头戴面具和眼镜。面具里填装着香料,想把不干净的空气过滤在外。即便是全副武装到宛如一个“鸟人”,也没能避免他们成为医护人员中死亡率最高的群体的事实。


 

紧接着失掉权威的是神职人员。僧侣和神父同死人打交道最多,他们的死亡率也居高不下。既然神的仆人变得不堪一击,那神一定也好过不到哪里去。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种子就此埋下。

 

理发师倒是因此火了一把。剃头匠们可以顺便割开人的静脉,完成放血这种最为常规的“小手术”。理发师可以不擅长理发,但一定要擅长放血。很多理发店门口的红蓝白转动标志,就从中世纪设计而来,红色象征动脉,蓝色象征静脉。


 

误解和偏见肆意蔓延。在人们找出瘟疫与老鼠的关系之前,外乡人成了替罪羊。水手在港口不被准许上岸,整船互相传染。

 

“人世间的罪恶几乎总是由愚昧无知造成,如果缺乏理解,好心能造成和恶意同样大的危害”。

 

直到今天,有人说黑死病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但在我看来,无论它如何促进了商品生产、消弭了战争、呼唤人们关注人性,都难掩人性的丑陋之处。如同加缪在《鼠疫》中隐喻:“人人身上都潜伏着鼠疫”。

 

“别人说:‘这是鼠疫啊!我们是经历了鼠疫的人哪!’他们差点儿就会要求授予勋章了。可是鼠疫是怎么一回事呢?也不过就是生活罢了。”

 

如何读懂加缪的隐喻呢?不妨把下方文字的“鼠疫”替换为“生活”试试——

 

“当一个鼠疫患者是很累人的。但是要不想当鼠疫患者,那就更累人了。正因为如此,大家都显得很疲乏。因为今天大家都有点传染上了鼠疫。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有些不愿再当鼠疫患者的人觉得筋疲力竭,对他们说来,除了死亡之外,再也没有任何东西能使他们摆脱这种疲乏。”

 



“往后的事,十分平凡,正如一般人一样:他们结了婚,还有点相爱,两人都工作,工作一忙,爱情也就淡了。”


加缪《鼠疫》



文 / 韩  逸

编辑 / 大  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9 04:26 PM , Processed in 0.05333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