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7日
中国人的一天:售票员
传媒大学 图/文 林可欣
48岁的高福琴是通县人,进入公交行业已经11年了。早上11点出门的高福芹,最晚要11点后才能回家。对于工作,高福琴有很大的热情。传媒大学 图/文 林可欣
每次发车前,售票员都要在这个机器上吹口气,检查酒精浓度。
高福琴坚持每站都会站起来给乘客报站,标志性手势是将戴有白手套的右手伸出窗外。除了清晰地报站,她还能熟练地解答乘客不同的换乘问题,她随身带了一本北京的公交路线手册,向乘客介绍每个站点的沿途风景;见到行动不便的乘客便上前搀扶一把;让提重物的乘客把行李放在她的旁边……高福琴随身带着一个小葫芦,那是08年在公交车上,一位山东大妈因为感谢她送的。她习惯没事时拿在手里把玩,葫芦的表面搓得光亮。
每次报站都一丝不苟地做手势。售票员一般工作三天,休息一天。在休息的日子里,高福琴有时候会参加车队组织的活动,有时候会去安排的医院检查身体。前段时间刚去离家很远的疗养院检查,身体一直还不错的高福琴被检查出好几个脂肪瘤,但她觉得不痛不痒的,心里并不是很在意。在闲聊时,同事询问她的身体情况,她只是爽朗地笑说:“没事。”
高福琴的身体健康状况在售票员中算是好的了。因为长期在车上颠簸,每班发车的间隔时间很短,吃饭时间只有十几分钟,售票员在车上不敢喝水,导致患有胃下垂、膀胱炎等病症。
高福琴的晚餐是从家里带的,自己变着花样做面食,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在车场食堂的微波炉里加热后到车上吃。
除了日常跟车的工作,售票员还要在重要的节日前刷车、在休息日到途经的站点附近踩点,详细地记录下可能对乘客有用的路标。甚至在五一劳动节还在车站为乘客服务解答。一天的工作下来,在最晚一般车上已经显得疲惫了。
第一份工作是在粮厂,而单位倒闭后,高福琴经历了下岗的痛苦。对她来说,是公交接纳了她,给予了第二次生活的机会,她反复提起对公司的感恩心,“她就是要做好这个本职工作“。在老领导的引导下,高福琴成了一名党员。在有的人眼里,高福琴”走火入魔“似的,但她说她对工作没有抱怨,就是一心这么想,也是这么做。“在原来的单位,就是混一天是一天,工资拿到手就行了。现在也不能说是高尚吧,就是有点作为,发挥些余热,能展现个人价值。”
有时候排版拍到最末班,回家的公交车都没了,高福琴在换乘后还要步行20分钟才能回到家。聊起对生活有什么期待,高福琴回答得很爽快,她坦言自己也会羡慕别人一个月挣好几千,但她坚定现实的情况,能维持现状——一家人能吃饱、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比什么都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