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6|回复: 3

[好摄之徒] 《谷雨》|繁华香港的旧模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30 10: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7-8-6 03:22 PM 编辑

腾讯网  2017-06-30
繁华香港的旧模样

如今的香港是全球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会之一,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香港本土摄影师鲜少记录本地人的日常生活。迎着朝阳出海的渔民、天真烂漫的孩童、早已不复存在的旧时行当、阳光洒落的青石板街头……这些不再重现的昔日影像在美籍华人赵羡藻的镜头下,不仅成为历史的印记,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永恒。

a.jpg    
作者 | 赵羡藻
1936年生于广东台山,以纪实手法拍摄香港和广州,出版《雪岸闻香·20世纪摄影名家·赵羡藻》



赵羡藻用镜头为我们留下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风貌。

他那时拍摄香港,主要是在九龙地区,也是香港贫穷市民比较集中的地区,是更能反映多数港人生活状态的地区。在他的镜头中,我们很少看到富人,多是普通忙碌的劳动者,是那些工人、渔民、小贩和妇女儿童们。他们在背景简陋的街道上生活劳动,贫穷却质朴,艰苦却乐观。那时正是战后香港经济文化开始全面复苏的重要时刻,赵羡藻恰好将他们定格在镜头中。

更为难得的是,那一时期的香港摄影还未真正地全面起步,没有人用摄影来观照记录自己的生活。在那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香港的摄影人耽迷于艺术性的沙龙摄影,追逐光影,却没有利用摄影记录香港历史的现代自觉意识。因此,我们现在鲜少见到那时的香港社会历史的影像。这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

我们今天品读赵羡藻拍摄的这批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影像,回味铜锣湾、旺角、中环等早已成为繁华商业区的熟悉地名,难免给人以穿越时空的感觉。


1.jpg
1948年,元朗。



2.jpg
1949年,湾仔。



3.jpg
1949年,铜锣湾。



4.jpg
1950年,购物者。



5.jpg
1950年,大坑东。



6.jpg
1950年,九龙城。



7.jpg
1950年,小贩。



8.jpg
1950年,调景岭。



9.jpg
1951年,大埔。



10.jpg
1951年,黄大仙。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10: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1951年,代笔者。



12.jpg
1951年,沙田。



13.jpg
1951年,深水埗。



14.jpg
1951年,土瓜湾。



15.jpg
1951年,石硖尾。



16.jpg
1951年,旺角。



17.jpg
1951年,又一村。



18.jpg
1951年,长沙湾道。



19.jpg
1951年,佐敦道。



20.jpg
1952年,法院。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10: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1957年,石硖尾。



22.jpg
1957年,避风塘。



23.jpg
1957年,旺角。



24.jpg
1957年,维多利亚港。



25.jpg
1966年,青山。



26.jpg
1966年,筲箕湾。



27.jpg
1966年,沙田。



28.jpg
1966年,僧人。



29.jpg
1966年,湾仔。



30.jpg
1966年,石板街附近。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10: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赵羡藻

a1.jpg

赵羡藻,1936年生于广东台山,1948年开始接触摄影,以纪实手法拍摄香港和广州,1951年移居美国。他曾获得1959年全美军人摄影大赛第一名,1968年世界沙龙十杰第二名,连续三年获得波士顿摄影学会年赛冠军。赵羡藻在美国多个画廊和博物馆举办个人影展,其作品分别被美国海员博物馆、美国马萨诸塞州碧波台博物馆、艾迪生美国艺术画廊等地收藏。《雪岸闻香·20世纪摄影名家·赵羡藻》是中国美术馆赵羡藻同名展览配套图书,是对赵羡藻数十年摄影创作的一次集中呈现。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9 06:07 PM , Processed in 0.07598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