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3|回复: 1

[人世间] 《网易视觉精选系列》:祁门茶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3 10: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7-7-13 11:34 PM 编辑

祁门茶客
网易图片  2016-04-18


1.jpg
每年清明后一周左右,新老茶客来到安徽祁门县,采摘一种生长在山坡山凹及低山之顶的植物鲜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艺后,带着花果的香气,名为祁门红茶。“一芽两叶”是祁门红茶最好的雏形,唯有手工采摘才可得此佳品,如此便有了茶客,作为职业采茶人,她们延续着大自然的馈赠,茶客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里的规矩。



2.jpg
祁门,位于安徽南端,黄山西麓,境内山峦起伏,清溪纵横,“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其中,与国家自然保护区牯牛降毗邻的历口茶园以优质的自然条件,清澈的灌溉泉水自古盛有美名。一山之隔的江西浮梁,是祁门茶客的重要来源地。祁门本地人家中多有茶树,清明到谷雨间,出产的茶叶品质好价格高,本地人多半优先自家茶园采摘,早些年,茶园土地流转时,企业承诺顺应当地民俗,春茶采摘季从外雇用采茶客,夏茶则优先使用本地人。历口茶园位于历口镇环砂村背后,是一个千年古村落。



3.JPG
今年,祁门历口茶园雇用了43名茶客,在 3个组织者的带领下,清明后一周,分批来到茶园,按照老规矩,车费、住宿、日常吃喝均有雇主负担。历口茶园约占地400亩,清明过后,茶树芽尖肥厚嫩美,经过祁红匠人的手工炮制后,将成为今年最好的祁门红茶。



4.JPG
采摘工作细致琐碎,工期密集短暂,从事手工采摘的多为中老年农村女性,作为职业采茶人,每年到祁门的茶客要只身出门20多天,收入大约为3000元,对于赋闲在家的她们来说,这是一笔不错的费用。56岁的吴菊花已经是第三次到这边当茶客了。



5.JPG
早晨七点上山,中午稍事休息后,采摘至下午五点,山里的气温时冷时热,早晨出门雨雾蒙蒙,穿着厚外套都冷,到了中午,太阳高照,单薄的衣衫也会滋滋冒汗,加之祁门地区时有毒蛇出没,不管温度如何,茶客们的下装和鞋子都必须是严严实实,“热得热死,冻得冻死,湿气又重特别容易感冒”。



6.JPG
王秋菊59岁,起初是跟着弟媳妇到“山那边”的茶园看看,后来学会了,就加入采茶大军,王秋菊今年是第三年到祁门采茶,“最小的孙子都8岁了,家里也不需要我干啥,趁着能动,赚点零用钱,昨天一天摘了十几斤,算算能拿100多块钱,挺好的”。



7.JPG
对于单单冒尖的的芽尖,茶客们却不会采摘,只有这样,才会有持续的一芽两叶,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茶客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8.JPG
吕宏日和汪冬机是历口茶园雇用的场地管理员,从小接触红茶的他们,一眼能评判出茶草采摘的好坏,采摘季,他们负责带领茶客上山采茶,与往年按日结算不同,今年,历口茶园采用计件制,即按照茶客们采摘茶草的质量和数量付费,好的茶草一斤采摘费约11.5元,一天下来,最高的茶客收入150元,而差的只有70元左右。吕宏日说历口的这片茶叶从来不打农药,茶叶可以直接入口吃。说着自己示范起来。



9.JPG
下午5:30就要收工了,59的王秋菊开心的跳起舞来。



10.JPG
回到驻地后,茶客们采摘的茶叶都要过称,然后记账。由于计件,茶客们都很在意自己采摘的茶叶的重量。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10: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为了保质保量,老吕自创的管理模式是分片采摘,一个茶客负责一垄茶地,采摘完毕,老吕负责检查,确认干净了,老汪负责安排下一垄,如此循环,确保每一片茶地出茶率的最大化。今年祁门茶叶遭遇倒春寒,老板对茶叶采摘质量有严格要求。



12.JPG
优质的茶园多半在大山深处,相随之的则是简陋的住宿条件,雇主租下了一栋离茶园不远的三层农家小楼,茶客们住在二三楼的六个房间里,每个房间有一个木板搭成的通铺,茶客们按照远近亲疏搭配室友,一个房间六至八人。



13.JPG
为了照顾茶客们的习俗,还单独雇用一位江西厨师,为茶客们烧水做饭。“你们皖南菜偏咸,我们江西人爱吃辣,当地厨师肯定是烧不好的”,菜由本地人买好,江西大姐负责搭配烧好,一荤一素一汤,用碗分装成43份,摆在客厅的桌子上,从山上下来的茶客,洗漱完一身的疲惫,便可自取一份,确保每个人都能吃上干净卫生的饭菜。



14.JPG
晚餐,茶客们习惯坐在门前,看着马路和远山风景,拉家常。



15.JPG
63的李喜凤在家便是广场舞的热心粉丝,她曾带领着村里的广场舞团队,到县市参加比赛,还拿了大奖,这次采茶,她是带着录音机来的。在她的带领下,年龄相仿的茶客们每晚都会扭上几把,有时,在山上采茶,肩颈酸痛,也会在茶地里扭一扭,大山深处,热闹的音乐,随意的舞姿,给平静的生活,增添了几分欢乐。



16.JPG
洗漱则在二楼的拐角,一个用塑料纸围起来的露台,茶客用桶打好热水,简单冲洗。



17.JPG
茶客们自带被褥,或垫或盖,铺好便是整个茶期休憩的地方。一些讲究的茶客,洗完澡后,会再拎上半桶热水,坐在床铺的一角,仔细地泡着脚,缓解站立的酸胀。



18.JPG
虽然理解茶客的不易,但住在一楼的老吕还是显得特别焦虑,“三个女人一台戏,我们这43个,这些大姐们,随意惯了,哪个服我们管奥?”有些茶客不太高兴,以前只要出工就能拿到100块钱,现在这么累,还要被人凶,明年一定不干了。而在老汪老吕看不到角落,一个自称来自牯牛降某茶园的男子也在趁机挖人“大姐,到我们那去干么,按天算钱,包吃包住,比这舒服来,好不好,我中午就派车来接你们。”老吕无奈说,嚷归嚷,茶客不好请,不能说的太重,只能加大看护力度。



19.JPG
20多天的采茶期,所有的生活问题都要在这里解决,因为人多,一些茶客不得不借着驻地余光在门前的溪水里洗衣



20.JPG
附近历口镇集市上,来收茶叶青草的人很多。本地人都忙着自己的茶地,然后拿到集市上卖。这给外地茶客有了更多的空间,即使这样本地茶客依然很难找。



21.JPG
今年茶园雇用的43名茶客,平均年纪55岁以上,其中最大的已经67岁,年轻人嫌苦不愿意来,如今的茶客只剩下能吃苦的老年人。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9 06:08 PM , Processed in 0.08340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