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1|回复: 0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1409期:地窨院人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图片  2013年11月09日
中国人的一天:地窨院人家
图/文 王武云


1.jpg
地窨(yin)院,在山西平陆县现在还很多。吴随换老人一家只是一个代表。吴随换老人共生育两男三女,二儿子在镇上中学教学82年的时候因病去世。至今老人和她的孩子们还生活在地窨院里。90多岁的她,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过黄河,第一次逛超市。图/文 王武云



2.jpg
地窨院是在黄土地上挖掘出来的居住空间,又被称为“地坑院”、“下沉式窑院”,是由人类早期穴居发展演变而来的,是黄土丘陵区的土窑洞移植到平原地带的民居形式。方方正正的地窨院深6至10米,院子可防风、防狼、防盗且冬暖夏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年人已不习惯住地窨院,另盖起了水泥砖瓦房,现在住地窨院的人已不足十分之一。



3.jpg
90多岁的吴随换老人在这里生活了近半个世纪,从来没有出过门,不曾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4.jpg
改革开放前吴随换老人的大儿子一直在生产队给集体做事,在那年代集体的事大于一切长年累月地忙于集体的事,家里的事就是老人和儿媳来操持。



5.jpg
儿媳唐月季给老人洗脚,多少年来他们一家人和睦相处敬老爱幼在远近传为佳话。



6.jpg
儿媳唐月季给吴随换老人定期理发。



7.jpg
吴随换老人生日,儿媳唐月季给老人做的寿宴。



8.jpg
窑顶是平坦的场地,秋时作打场,粮食打好后,从事先留好的仓洞里溜下去,直接倒进贮粮的屋子,然后再堵上洞口。



9.jpg
吴随换老人没事的时候就坐在门口,面对的是四面的墙壁。



10.jpg
出嫁到连云港的重孙女带着孩子回娘家看望太奶奶,吴随换老人的家已是五世同堂。



11.jpg
这是吴随换老人第一次出门,儿子带她去三门峡,去看看改革开放以来外面世界的变化。三门峡市,和平陆县仅一河之隔(黄河)而且黄河上已修建了大桥,老人的家离三门峡也只有十几公里,快一个世纪了老人不知道三门峡在哪里黄河是什么样子。



12.jpg
吴随换老人在黄河桥头留念合影,她终于在有生之年迈出了家门迈过了黄河。



13.jpg
这是老人第一次逛超市,在超市工作人员和儿女们陪伴下老人摸摸这看看那,新奇地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连连说好,老人动情地说:“我活了95岁了,第一次逛超市,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过黄河。”三门峡千禧超市负责人听说了老人的故事给老人免费提供了近千元的商品。



14.jpg
一家人在黄河三门峡岸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8 01:50 PM , Processed in 0.0701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