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6|回复: 0

[好摄之徒] 世界窗 | 专访著名摄影家尼克·勃兰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7 03: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窗 | 专访著名摄影家尼克·勃兰特 

 

 

中国摄影家(以下简称中):你首次访问东部非洲是1995年,现在十多年过去,你对非洲的理解有没有什么变化?

 

尼克 · 勃兰特(Nick Brandt,以下简称尼克):当然有变化。整个非洲的自然界正在发生一场巨大的灾难,罪魁祸首就是人类。以非洲之大,已经没有几块地方可以让动物们安全地生活了。

 

你出生于英国,历史上英国人曾有过强烈的宗教情绪。你是否也有强烈的宗教情绪,会不会把这种情绪带入到摄影之中?在你的镜头中,那些野生动物的肖像都有一种神圣感。

尼克:其实英国根本就不是一个宗教社会,它极为世俗,我个人就是个无神论者。大多数宗教都对动物低看一等或几等,并认为人是天生优于动物的。《圣经》里面就说“人为自然立法”(And man shall haveover Nature也可译为“人是自然的尺度”)。这是一种可怕的、邪恶的、毁灭性的信仰。这不独与宗教有关,许多中国人不信宗教,但也毫不关心动物应该有的福利和尊严,源头都在于这样的信条:人天生享有对动物生杀予夺的权利。我不认为人类天生就比动物高出一等太多太多的人忘记了或者选择忘记了人类本身也是动物之一种。

 

 护林人与被杀死大象的象牙,安博塞利,2011 年。


我们和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生物其实有相同的情感体验:悲伤、欢乐、孤独、心疼和快乐。悲哀的事情是,动物们不能讲人类的语言,不能把自己的心有千千结向人类诉说,以表明自己与人类并无二致。科学研究越来越证明动物的情感比我们预想的要丰富得多。换言之,与人类同样丰富。这对我来说毫不奇怪,因为从大象到狗再到其他物种,我都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当拍摄那些被我视为朋友的动物的肖像时,我接近它们的方式,就像我在拍人的肖像一样,唯一的不同是,我不能叫它们摆姿势。我唯一能做的是等待,耐心复耐心。

 

我不信上帝,也不信有来世,但我相信每一种生物都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这就是我要捕捉的东西;并以此证明,你看,它们并非我们的异类,而是应该与我们一样享有平等的生命尊严。你说那些动物的肖像中“有一种神圣感”,是的,生命本身就是神圣的,人类绝无理由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婪和虚荣,就毁掉动物的生命。

 

 喝水的大象,安博塞利,2007 年。


中:你常常使用广角镜头在车外拍摄,离动物非常近,遇到过危险吗?

尼克:从来没有。

 

中:有一幅照片我印象很深:一只猎豹凝神远眺,你在它的背后拍了这张照片,你和这只猎豹之间存在着一种难以置信的亲密感,你应该是在靠豹子很近的地方按下快门。最近的时候,你离它有多近?

尼克:两米。

 

中:在关于一张大象的照片旁边,你写道:“这只大象在嗅着一只同伴的头骨,而且它能辨别出这是它以前的哪一个同伴。”还有不少照片显示出,你按快门的时机与动物的内心活动似乎存在着某种默契,你似乎懂得它们的身体语言。你真懂吗?

尼克:我能理解动物们的身体语言吗?也许吧。和它们在一起亦步亦趋这么长时间,观察、拍摄、记日记,我想在某种程度上,我能领会这种语言。

 

中:你对器材和技术持何种观点?

尼克:我用的器材很简单—看上去这些器材难以完成现在的工作。我一直用中画幅的宾得645II 相机,不能自动对焦,每卷拍十张,35 毫米和100 毫米两支定焦镜头。

 

2011年,我经受不住让工作变得轻松些的诱惑,同时也是因为有些照片没抓住,试用了6000 万像素的哈苏数码相机,同时用Pentax II 拍胶片。与胶片相机相比,数码相机拍摄的影像更锐利,高光和低光部分的细节也更多,拍起来非常轻松—可是我不喜欢:对我而言,那些影像好像是对自然做了外科手术取来的,冷冰冰的,没有温度,没有氛围,或者说,过分完美。因此,我会一直用胶片拍下去。

 

角马弧,马赛马拉,2006 年。

 

至于技术,在早期—我说的是2006 年之前,我喜欢弄些技术技巧特殊效果,比如我尝试过红外拍摄,现在我追求简洁。我深受与摄影无关的一个东西的启发:那就是1960 年代中期甲壳虫乐队出版的一个唱片合集, 你去听那些歌, 比如《左轮手枪》(Revolver)、《明天不再知晓》(Tomorrow Never Knows),或者《生命中的一天》(A Day in The Life)、我是一只海象》(I Am The Walrus),那时候的模拟磁带只有四个声轨,可他们创造出了什么!创造那些激动和惊奇,需要的不是一堆复杂软件和一大排计算机控制下的96 个“完美”的数字声轨,而是想象力、情感、决心和信仰。技术技巧只是传递这些东西的手段,而非目的——我谈得太多了。

 

 22 个护林人手持被猎杀的大象的象牙,安博塞利,2011 年。 

 

中:你拍了一些卫兵手持象牙的照片,那些照片是在哪儿拍摄的?背后有什么故事?

尼克:背后的故事就是:由于人类的贪欲,非洲象的数量在迅速减少。但我不想使用传统纪实摄影的拍摄方式,那种拍摄一般是拍一些被偷猎死去的大象的尸体,以及它们的象牙如何被血淋淋地砍下来。

 

因此,我借了一些象牙,这些象牙是2004~2009年间,那个地区被偷猎分子猎杀大象后取下来的。手持象牙的那22 个人是护林人,他们都是BIG LIFE 基金会雇佣的,我拍这张照片是为了呼应之前拍摄的另一张照片:《漫步草原的象群》。最前列的两个护林人抱着的那两个巨大无比的象牙,在今天的中国,可能值50万美元,也许还不止,因为今天在那些活着的非洲象中,你已经找不到比它们更大的了。

 

一头大象嗅着死去大象的头骨,安博塞利,2010 年。

 

中:“非洲之所以是非洲,是因为有动物在那里生活”,你的这句话令人感动。

尼克:你再留神一下那张大象喝水的照片,大象的名字叫伊戈尔(Igor,这个名字是它出生的时候由安博塞利大象研究所的CynthiaMoss女士给起的)。过去的49年中,它一直在东部非洲安博塞利草原上游荡。它有一颗非常温柔的心,2007年我给它拍照的时候,它温和地允许我靠近它到只有几步的距离。

 

两年之后,也就是2009年的10月份,它被偷猎分子猎杀,也许正是它的温顺,才让偷猎分子靠得非常近,一枪毙命,然后砍下了它的象牙。这样的故事,我在东部非洲听过好多。就像我前面所说的,非洲大陆的动物正遭遇一场巨大的劫难。一方面是中国和远东地区对这些动物产品的无限需求,另一方面是非洲人口数量的直线上升,动物们每时每刻都在被毫无怜悯之心地驱赶出他们曾经生活了几万年甚至更久的土地,它们能活动的圈子越来越小,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公园或保护区能让动物们安全地迁移。

 

我想再重复一下统计数字:在非洲,每年估计有35000~50000头大象被屠杀,这超过了非洲象全部数量的十分之一,如此下去,非洲象还能坚持几年?这里的数学计算并不复杂。遭此厄运的还不仅仅是非洲象。现在非洲狮子的数量估计为20000只,和25年前相比,数量减少了75%。

 

猎豹与幼崽,马赛马拉,2003 年。

 

中:我想这就是促使你成立BIG LIFE 基金会的原因吧?

尼克:是的,不能再坐视这种毁灭继续下去了。我在2010 年9月和东部非洲最受尊重的动物保护主义者理查德 · 博哈姆(Richard Bonham)一起创建了BIG LIFE 基金会。

 

现在,3 年多过去了,我们的基金会雇佣了315 名全副武装的护林人,在31个野外巡逻站工作,守护的野生动物活动面积超过200 万英亩。护林队配有多款巡逻车,还使用了警犬、夜视仪和空中监视装置,这种全新的技术手段使这块草原的生态系统得到保护,各种动物的偷猎数量大幅度减少,我们还逮捕了一些情节特别恶劣、长期从事大规模偷猎的偷猎者。

 

长颈鹿,阿布戴尔,2000 年。 

 

中:你在多处提到中国对象牙等野生动物产品的需求,某种程度上是促使野生动物遭殃的原因之一,根据何在?

尼克:是的,我说过这话。许多中国人喜欢收藏象牙制品,他们认为象牙是大象老死后自然脱落的。错! 它们是被野蛮杀害的,然后偷猎者用斧子或锯子残忍地将象牙砍下来或锯下来,这时候大象往往还活着。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糊涂啊,那些精雕细刻的象牙制品绝对没有一头活着的大象精彩!如果不是被偷猎,一头大象原可以和它的兄弟姐妹一起,在草原上度过辉煌的一生。至于犀牛,许多人居然相信它们的角—也就是那点角质物—能起催情作用。仅仅因为这点,就要让这种动物灭绝吗?人们难道没有看到已经灭绝的野生动物的名单正变得越来越长,涵括的范围从陆地到海洋,越来越广吗?
 

躺在岩石上的猎豹与幼仔,塞伦盖蒂,2007 年。  


因此,我祈求贵刊读者,绝不要再购买任何野生动物产品,包括象牙、犀牛角、斑马皮、狮子的爪子等等。你买这些东西,你就顶着剥去非洲大陆灵魂的罪。

实际上,我是在乞求贵刊读者消费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东西时,都要三思而行。这个星球上那些珍稀的、美好的自然资源正在被快速摧毁,一旦那一天到来,人类将变得比那些灭绝的动物还要可怜。

 

:在中国,购买象牙制品等野生动物产品是违法行为,公众也在普遍抵制乱捕滥杀野生动物的行为。现在到非洲拍摄的中国摄影师越来越多,您关于非洲草原危机和野生动物的理解对他们和我们的读者都很有帮助,非常感谢!

 

岩石上的大猩猩,火山公园(Parc des volcans),2008 年。 

 

石化的鸽子,纳特龙湖,2010 年。 

 

石化的鱼鹰,纳特龙湖,2012 年 

 

被遗弃的鸵鸟蛋,安博塞利,2007 年。 

 

 

本文选自2015年3期《中国摄影家》杂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7 10:46 PM , Processed in 0.07020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