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很大!“高考工厂”的周边生意经
搜狐图片 2016-6-6
又到每年高考时,辛苦十余载金榜题名时。高考,已经成为村镇学生能否成功迈入城市的决定性转折,高升学率的学校就成为关注的焦点。抛开中学本身不说,因“高考工厂”带动起来的“高考商业生态圈”成为一种特殊的现象存在。像安徽毛坦厂中学、河北衡水中学、湖北黄冈中学,差不多每个省都有那么几个超级中学。一所学校究竟有多大能量,又打造一个如何的“商业生态圈”?图为2015年6月5日,42辆大巴车载着几千名考生离开。每年毛坦厂中学万人送行的场面都备受关注。 图:江雨 中新网 视觉中国 文:综合新华网 安徽网
大别山深处的毛坦厂中学,偏僻得在地图上都很难找到,却因为高考而远近闻名。毛坦厂镇的城区面积只有3.5平方公里,当地户籍居民只有5000多,每年前来陪读的家长却多达七八千人。再加上校园内的2万多名师生,外来人口远远超过了本地人的数量。上万名学生和陪读家长的租房、吃饭的衣食住行形成了一个生态圈,改变着这个小镇。图为2012年6月2日,来自合肥的高大姐租住的地方距离学校仅一条马路之隔。午饭忙好后她站在窗户前等着儿子放学。尽管房租很贵,但她觉得这样可以为孩子节约更多时间。
距离校门不远处,就是密密麻麻的出租房。这些出租房,大多只是用隔板将大房间分隔成较小的房间,面积从十几平方米到四五十平方米不等,租金价格从每学期3000多元到8000多元。房东张喜东临街建起的三层楼,一共五套一室一厅的房子,全部出租给了陪读的家长,“因为是套间,条件好很多,每套房间每学期七八千元,也不算最贵的。”2008年,毛坦厂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300元,2010年此数据跃升为近1.7万元。图为2014年5月22日,毛坦厂镇,午饭后,考生陆续返回学校。
2016年5月28日,学校门口,几名妇女在招租。学期还没有结束,一些当地居民就开始未雨绸缪。
72岁的刘孝三是本地居民,房子紧挨着学校围墙,他的一栋房子被分割成28户出租房,一年的房租收入近30万。刘孝三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为了腾出房屋出租,常年在外打工,但这种旱涝保收,不需劳累就可获得的收入,全家人都很看重。刘孝三说,十年前,随着大量考生的涌入,陪读开始兴起,最开始一间房一学期的租金不过200元,后来房租不断上涨,如今已经翻了超过20倍,直到2016年开始才逐步稳定,甚至有些回落。图为2016年5月28日,刘孝三在房外散步。
2016年5月28日,楚庆龙下晚自习回到出租房后洗头洗澡,他所在的出租房没有卫生间和洗澡间,但他已经习惯。和他一同住的还有陪读的72岁的爷爷楚国平。老人在毛坦厂已经陪读两年。
对陪读的大人来说除了照顾孩子生活起居外,事情并不是很多。所以简单的娱乐项目也在陪读人群中开展起来。图为2016年5月27日下午,一些陪读家长选择到棋牌室打发时间。
庞大的陪读家长队伍还在改变当地的劳动力市场。因为陪读人群中,妈妈占多数,于是很多服装加工厂就在周边开办了起来。晚上9点多,位于毛坦厂中学外的一间两间门面组成的小的服装加工厂里,一片忙碌,50多名工人清一色是陪读妈妈。图为2016年6月4日,学校附近的制衣厂内,陪读妈妈利用空余时间做工挣取生活费。
除了稍有规模的加工厂,很多陪读妈妈也自己支摊。图为2016年5月28日,夜晚11点多,毛坦厂中学北门口,昏暗的灯光下,53岁的杨蓉依靠着头顶的射灯照明,踩着缝纫机,缝补衣服。杨蓉来自毛坦厂镇不远处农村,曾经也是一名陪读妈妈,虽然已经过去6年时间,女儿已经上大学三年级,她依然选择留在毛坦厂,依靠帮学生缝缝补补挣钱,给女儿挣大学生活费。
看中毛坦厂中学这块肥肉的还有开发商。“跟着毛中去挣钱!”就是在毛坦厂中学东门的一个房地产商打出的旗号。据售楼部销售人员介绍,现在销售均价在每平方4500元左右,一套60多平米的房子可以分割成三个陪读房,一年租金在40000元左右,7年时间就可以收回投资。今年上半年,这1600套住宅进入市场后,毛坦厂镇的房租平均每个月降了200元。图为2014年5月22日,毛坦厂镇出租房顶,一位陪读妈妈在收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