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客:制度和形象的载体 中国国服之争
网易图片 2017-05-02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这固然是为了传扬我国的传统服饰,但是却也折射出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至今为止还没有一套能够展示国家形象的“国服正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办、国办日前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设计制作展现中华民族独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装服饰。” 2017年5月1日,棉纺织家黄道婆的生辰,央视春晚海派旗袍秀表演团与上海多家汉服社团来到位于上海植物园内的黄母祠礼敬先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商周的上衣下裳、秦汉的袍服、隋唐的高腰襦裙、明代的凤冠霞帔、清朝的马褂、民国的中山装……这些为世人熟知的服装种类不仅体现了不同时代人们的身份、职业、地位,也深深镌刻着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烙印。2017年4月8日,安徽黄山,模特身着汉式婚礼袍服。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发展中不仅发挥这遮体避寒的功效更是成为礼仪制度和时代文明的鲜明载体。日本的和服、越南的奥黛、印度的纱丽、韩国的韩服……这些民族特色服饰已经被全世界所熟知,并成为一个国家的象征性符号,而中国却缺少这样一个象征性的符号,至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一件能够树立国际形象的“国服正装”。当地时间2017年3月2日,日本驻越南大使馆举办酒会,明仁天皇夫妇参加,皇后着和服出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薇表示,许多参加外事活动的中国人都希望能穿着具有本民族特色、带有一定仪式感和文化包容性的服装出席重要场合,但遗憾的是在我国这样的服装暂时没有。我国外交人员多数场合都穿西服。她认为,在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外交活动日渐频繁的今天,确定一款“国服”十分必要。当地时间2017年4月30日,沙特阿拉伯吉达,德国总理默克尔出访沙特,与沙特国王萨勒曼会面,沙特国王一席阿拉伯长袍。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目前对于确立我国“国服”还存在争论,女式主要是汉服和旗袍。2015年4月25日,浙江舟山,一女子身着高腰襦裙参加抓周礼活动。高腰襦裙是汉服的一种。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7年3月26日,南京,三十余位身着汉服的女子在礼官祝祭词中以大报恩塔为背景,献酒上香、行四拜礼,上演传统的上巳古礼仪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7年5月1日,上海(国际)花展在上海植物园如火如荼,2017央视春晚海派旗袍秀原班人马亮相,为游客带来充满魅力的民族传统时装表演。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7年4月29日,山东聊城,世界旗袍协会聊城分会会员在展示旗袍文化。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确立何种服装为男士国服的争论则存在于中山装和马褂之间。2013年6月20日,江苏常州,某高校大四毕业生,穿起中山装和五四青年裙举行毕业典礼。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