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摄影界,张照堂无疑是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不在于他50年的拍摄经历,也不在于他大量的有影响力的展览和书籍,他的作品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是压抑下的独醒,是清越的高音,是真实中的荒诞,是现实中的超现实。
太多的摄影家被现实、思想、观念、经验、技术等等有形无形的羁绊着,而张照堂似乎推倒了所有的墙,一切皆有可能!
作品的多义甚至无解实际上是个体精神的一种开放;荒谬、疏离、冷酷的影像语言播撒的是自由的种子
有谁能无拘无束独享自由的尊贵?
谁又能无所顾忌用自由安放心灵?
他把玩手里的相机,随心随欲;
作品是遍地野花,自由开放!

台北 1979

新庄 1963

澎湖 望安 1983

板桥 1962

板桥 1963

板桥 江仔翠 1963

屏东 海滨 197893

新竹 五指山 1962

板桥 1962
你在空气中站了太久
你再站五十年,连你傲慢的身体都会被空气吃光
既然没有头,那我们谈你的身体
你的身体的黑暗
我想看那女人的脸
那蝎子,那Medusa,那外星人,那佛的脸
在没有的头上
—邱刚健

阳明山 擎天岗 1985

阳明山 擎天岗 1985

甘肃 兰州 1990

甘肃 敦煌 1990

基隆 1974

树林 1987

新竹 五峰乡 1986

台南 乌山头 2002
女之空喊
像女之阴户
套住整座山
你的父亲站在山顶
啊!你坐下来了!你坐下来了!啊!欢逸的苍穹!
山脚下
台湾的一个摄影家拍下地劫的一条裂纹
你嘶叫
和穴居的暗色的男人
—邱刚健

澎湖 望安 1983

桃园 竹园 2001

台北 2000

三峡 1984

日本 东京 2005

台南 七股 2003

台北 行天宫 1978

板桥 浮洲里 1963
张照堂简介
1943台湾省台北县板桥镇出生
1958高中时期参与学校“摄影社”随同指导老师郑桑溪学习
1976在台湾各地旅行,采访拍照
1983台北、旧金山、香港、纽约举办“恩宠与宽容”个展
1986台北、东京“逆旅”个展
1993台北、巴黎“看见淡水河”群展
2006北京、上海 举办“彼岸·看见”台湾摄影20家(1928-2006))群展
2007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
2009台北 Epson艺廊“在与不在”个展
2012台湾、美国纽约 举办 “潜越·台湾意象”(1960-2005)个展
2013台北“岁月 / 照堂 ”( 1959-2013)影像展个展
2014台北“银盐岁月: 1970-1985原作展”东京“之前 / 之后 2005-2013个展”等
编辑和出版的摄影集有:
《生活笔记》《影像的追寻:台湾摄影家写实风貌》《看见
与告别:台湾摄影家九人意象》《看见淡水河》《风中舞影》
《女人台北》《岁月 / 照堂》1959—2013》等
本文出自2014年10期《中国摄影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