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7|回复: 0

[人世间] 《发现》:匠心艺手 他让死去动物“重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30 06: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匠心艺手 他让死去动物“重生”
搜狐图片  2016-7-22


1.jpg
一间并不大的实验室内,东北虎,金丝猴、金雕、丹顶鹤各种动物各占一角,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或仰天咆哮,或憨态可掬。桌子上镊子、刀子、剪子、缝合线还有调色板和上色笔简单传统却散发着一种魔力。若不是清楚知道所在是吉林省自然博物馆动物剥制实验室,还以为眼前是个欢乐动物城,各个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是真实的动物,它们各展雄姿,相处愉快。屋内一角,标本剥制师姜牧里和徒弟陈志宏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姜牧里手拿上色笔正在给一只金丝猴标本的面部上色,这是标本制作工艺中的一道必要程序,在他的手下,金丝猴仿佛又“复活”了。 图:白石




2.jpg
现年54岁的姜牧里,1979年参加工作,从接触动物标本制作到今已有37年之久。姜牧里的父亲是解放初国内第一代的生物标本的科研人员,他4岁时就跟父亲野外考察,在父亲身上潜移默化的学到了不少东西。后来从师国内几位动物标本剥制专家,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术和理论。从事这份职业后,姜牧里对动物的喜爱和观察更加入微。图为姜牧里正在制作野生东北虎的标本。




3.jpg
姜牧里自己也喜欢养动物,家里的爱犬每天都陪他到河边晨练。




4.jpg
干标本剥制这一行必须热爱动物,姜牧里经常去野外观察,拍摄,记录,读大量的书。每做一个动物标本,他都要给这个动物造型编一个符合它生活习性的小故事。姜牧里说:“用手工作者为劳工,手脑并用者为艺匠;手脑心合用者为艺术家。”造型艺术应传神而不是写实,动物形态要赋予其思想,这样动物的灵性才能表现出来,标本才能鲜活,传神。图为姜牧里在动物园观察记录孔雀开屏时的姿态。




5.jpg
图为姜牧里在动物园拍摄斑马日常站立时的姿态。




6.jpg
每一个动物标本的制作,都要经过采、剥、泡、晒、磨、填、缝、润等10几道工序才能完成。再小的一件标本,制作之前都要有一张画在纸上的标本草图。这就要求标本剥制师对动物的躯体结构,生活习性,形态造型等要非常熟悉和了解。图为标本剥制前,姜牧里对草狐进行皮张的丈量和记录,旁边的草稿纸上对应着每个部位的精确数据。




7.jpg
姜牧里对动物标本的把握不光是动物外表的还原,他更注重动物的神态,每个动物的行走姿态和细微动作,他都要仔细研究并体现。姜牧里说,多年对动物的观察加上自己对动物的理解,使自己的思维能够融入到动物的形态之中,这是一种奇妙的境界,他甚至有时候感觉像有些“走火入魔”。图为姜牧里正在准备标本填充物。




8.jpg
图为姜牧里正在对鳄鱼标本进行填充。




9.jpg
图为姜牧里正在对鳄鱼标本进行缝合。从事工作之初,姜牧里在制作动物标本时经常受伤。由于工作时使用的是三棱的手术缝合针,在缝合动物皮张时,经常被针划破。有时伤口不小心就带进了防腐剂,皮肤和肌肉就会腐蚀溃烂,处理不干净,伤口就难以愈合。




10.jpg
2008年制作大象标本的过程中,由于象皮过重,用力过猛,导致他右手中指的韧带被拉断。现在姜牧里的右手上还留有明显的疤痕。2008年11月,长春动植物公园于1986年从缅甸引进的雄性亚洲象“敢买”在时年30岁时突发心脏病死亡。这一备受市民和小朋友喜爱的动物园明星的离开,在长春市民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为了留住“敢买”在人们心中的美好记忆,吉林省自然博物馆历时近四年的时间将逝去的大象“重生”。标本制作任务承接方就是姜牧里领衔的团队。图为当年的工作现场,姜牧里团队工作人员在做象皮试验覆合。“亚洲象”个体庞大,分块在假体上覆皮粘合需几天的时间,所有皮块全部粘合固定在了假体上,再经过缝合、上色、细节打磨和自然干燥才能算完成。




11.jpg
“2009年‘敢买’的象皮送来博物馆时足有一吨半重,而且没有它生前的准确体型尺寸,要一比一复原,挑战确实挺大。”姜牧里说。数据测量是标本制作不可缺少的一环。在动物躯体上进行测量,记录动物的体积和各部位比例数据,并能够尽量真实的反映在制作标本的假体上。但没有“敢买”生前的原始数据,只有张皮,只能根据大象皮张剥离躯体后的状态和大小,寻找测量数据的解决途径。要真实的还原“敢买”,象皮的处理是大象标本制作的最为关键的环节。为了使象皮得以永久保存并且能够体现生前的面貌,根据制作的要求,需要对象皮进行一系列的技术处理,如测量﹑分割﹑清皮﹑浸酸﹑削薄﹑加脂﹑修复等过程。图为姜牧里和团队的工作人员在测量象皮,保存原始数据。




12.jpg
标本的整体形态是运用造型艺术理念,根据动物生态行为设计而成。为了让这件“亚洲象”标本神韵饱满,生动逼真,最终确认的设计方案是三足着地漫步的形态,躯体微向前倾。长鼻前伸,前端抬起。展示出了亚洲象生命的动感和行走瞬间的姿态。图为姜牧里在做大象耳朵复原图设计。




13.jpg
在制作工艺上,姜牧里他们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并有所创新,“比如,‘敢买’生前因为患有牙龈炎,牙齿都烂掉了,是没有象牙的。为了让它更加栩栩如生,我们为它新塑了象牙。”在这件“亚洲象”假体制作过程中,使用了一次性软模具聚氨酯发泡方法。利用最外层钢架的定型和支撑作用,在其表面缠绕包裹一层有一定厚度的软性塑料材料,用双面胶带接缝,然后在内部发泡。图为正在制作大象体表轮廓。




14.jpg
亚洲象“敢买”的死亡虽然是不幸的,但是通过人为的努力后,被制成了标本的“敢买”如生命犹在,使它以这种特别的方式获得重生。如今的“敢买”静静的站在博物馆展厅中,它生活中的瞬间己经凝固在这里,它也时刻提醒着人类要关爱动物,保护地球。图为2016年4月14日,长春市自然博物馆内,很多小学生围着“憨态可掬大象”参观。




15.jpg
几年来,姜牧里带领着几个徒弟先后制作的动物标本有100余件。动物标本能让人们更好地观察它们,而这在动物园和野生环境中是无法做到的。图为姜牧里将制作完成的动物标本入库。




16.jpg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延,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不断地发生变化或遭受破坏,使得野生动物加速灭亡。把死亡的濒危动物用科学的方法制作成标本进行保存,以备展开深入地科学研究,也是保护野生动物的一种主要方式之一。图为姜牧里在实验室工作。




17.jpg
“标本剥制这一行,易学难精。它是一项需要付出时间和耐心的工作,目前国内学这行的年轻人并不多。由于动物的种类不同,形态的不同,所以每做一件标本都是一次崭新的挑战。标本剥制工作并不枯燥,而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姜牧里介绍说。图为业余时间,姜牧里和同事一起打台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8 01:11 AM , Processed in 0.0340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