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8|回复: 2

[人世间] 《在人间》第105期:我的返乡日记·西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8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人间》第105期:我的返乡日记·西北
凤凰图片  2017-02-07


1.jpg
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纵深沟壑后,是过年时,返的乡。清早5点从北京住处出发,6个多小时后,我在从兰州中川机场赶往家乡临夏市的大巴上。车窗外,乡关处处。 郝文辉/摄 (本栏目由华夏银行特约)




2.jpg
年味儿已经在这座西北小城的街道各处弥散开来。临夏街头,书法爱好者摆起纸墨笔砚,在街上帮人写春联、对对子。




3.jpg
大年三十,街上的店铺大都打烊关张,几个店铺伙计在往卷闸门上贴春联。




4.jpg
作为一个回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到临夏总人口的59.2%。在春节这个传统的汉族节日,回族同胞卖牛羊肉的生意也很不错。




5.jpg
推开门,是熟悉的家。每年过年回家,都能看到爷爷的衰老。一点一点,却力度颇深。前两年还好,虽说耳朵背了眼睛花了,倒也能与人沟通。今年,86岁的老人开始犯糊涂了,经常说胡话。有时候还跟人闹起性子,像个孩子。




6.jpg
今年过节略显冷清。往年都是11口人,今年表哥和堂姐都办了婚事,姑姑和姑父年三十也没有来,算上我只有7个人过除夕。但家人做菜的规矩没有变,晚餐开始,先上八个凉菜和发菜汤。




7.jpg
年夜饭后,爷爷坐在沙发上开始跟我伯父客气:“感觉你跟我后人熟。你俩多聊聊,喝喝茶,我就不陪你了!”过了一个小时,开始起身送客:“你就慢走,我就不送啦!”犯糊涂可以,不认儿子不太好啊。




8.jpg
过年时的拍照过程充满了互动性和立体感。我妈端起相机开始记录这难得一见的画面:爷孙三代,好不容易坐在了一起。以往在相机背后的总是自己,原来我妈也可以。




9.jpg
初三,姐姐和姐夫从兰州赶回来。一家人可以相对圆满地吃一顿饭了。餐厅里,伯父在给爷爷擤鼻涕。




10.jpg
拜托服务员好多次,终于拍摄到一张能用的合影,但是爷爷的注意力早就不在镜头上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2-8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大年初二,奶奶的几个侄子来家里拜年。爷爷起了兴致跟他们划起了拳,还能一口气赢五六个酒。这是过年几天来,老人状态最好的一天。




12.jpg
初四,姑姑和姑父从兰州市赶过来。家里总算凑了个牌局。以前最喜欢玩牌打麻将的爷爷现在只能做一个观众,人多的时候凑过来沾沾热闹,心里不空。




13.jpg
家人总会对在外工作的子女隐瞒一些“没必要讲”的小伤。妈妈的脑袋前几天被广告牌撞破,留了一道很长的血痂口子,直到过年回来我才看到。




14.jpg
奶奶的手指前些日子被烫伤,也没有告诉我,现在还缠着纱布。




15.jpg
正月初五正逢大伯祭日,我回到了爷爷的老家——积石山县这一片山麓中。算起来,我的祖籍便该在这里了。




16.jpg
故去三年的大伯是爷爷哥哥的儿子(伯公之子)。“阴阳”们坐在床上做法事,子女们正在烧纸钱。最近几年每逢年关,总有认识的老人故去。过年,已不再是一段如小时候般喜气祥和的日子了。




17.jpg
伯公次子(二伯)家廊厅,偶然看到挂在最上的、我们家十多年前的全家福合影。爷爷走出山沟那会儿曾邀请伯公一家一同离开,但伯公选择守在大山深处。多少年过去了,兄弟二人各自发展,有人做了面子,有人却留下来当了里子。




18.jpg
乡间祭日酒席。




19.jpg
爷爷老家门口的坟。几十年前种的小树下,三个孩子跟在我父母身后看他们烧纸。等我过去给先人磕头的时候,他们跑到我身后,磕得格外认真。




20.jpg
二伯在给大伯烧纸的时候跟我说:“这一堆坟,先后埋了你太爷爷夫妇、大爷爷夫妇,大伯、大伯的儿子。一直就这么埋到树底了。等到我死的那天,都没地方跟他们埋在一起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8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爷爷似乎早已忘记他的侄子已经离开三周年了。家人不敢跟他再提这些事,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得知亲人和晚辈一个个离开,是一种莫大的孤单。




22.jpg
这是我们家在市区的老院子。花园里曾满是牡丹,几棵杏树总会结满香甜的果实。东房门口的紫藤萝在每年夏天化作一帘瀑布花海。花园边还浮着两缸荷花。刚学自行车的时候,总是绕着花园骑,磕磕碰碰,倒也玩得爽快。如今铜锁一挂,再无彼方。




23.jpg
从北塬山上眺望正在建设的新城区。残垣黄土之后,正是一片鳞次栉比的水泥森林。




24.jpg
家乡临夏保留着每年闹秧歌、玩社火的风俗习惯。社火一来,人山人海。商贩们也就跟着来了。一位附近的农村大姐正在做新鲜的冰糖葫芦。




25.jpg
秧歌队还没到,路边已经有人陆续特意赶来,等候每年难得一见的热闹。




26.jpg
瞧,秧歌来了!地方农村组织的秧歌活动,都会将毛主席画像举在队伍前面。




27.jpg
秧歌队伍玩得起劲,围观群众也热闹非常。




28.jpg
每年回家,我都会翻一翻旧相册,也总会有新的发现。今年的视线就被这本满载父母认真细心的童年影集吸引了。二十多年后,这是对我最珍贵的宝藏。简单的记录在时间洗刷后显得弥足珍贵。




29.jpg
如今我已在北京孤身呆了五年。每年回来一起玩的初中同学、小学同学甚至幼儿园同学都发展地很好。这一天在一间酒吧看到了做兼职歌手、正职小学教师的幼儿园同学。进去的时候他正在唱《去大理》,歌词让北漂的我百感交集。




30.jpg
临行回京前,奶奶执意要包一次饺子给我吃。老人总念叨着,好不容易回一次家,多吃点外边吃不到的,家里的好吃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7 04:47 PM , Processed in 0.0616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