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6|回复: 1

[好摄之徒] 【在线影展】第130期:摄影之后:拍照的艺术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3 04: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2017-01-22
2017年 第6期 | 总130期
本期编辑:迦沐梓

摄影之后:拍照的艺术家

美国视觉传播学者米契尔在1991年提出“后摄影时代”这一个名词,用以形容摄影自从进入了数码时代后已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在如今这个“一切皆有可能”、“万事已难创新”的数字时代,艺术家们的确还在使用照相机,但是仅仅拍照是远远不够的了。“你不是在拍照片,你是在制作照片。”美国风景摄影师安塞尔·亚当斯这样说道。这一提法在近二三十年内日益得到肯定。本组影展中所选的作品均立足于数字时代的前沿,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欢迎来到后摄影时代。本组图片由腾讯图片和京版北美出版集团联合出品。


1.jpg

米什卡·汉纳《不明之地,诺德韦克》,出自《荷兰景观》,2011。“摄影师不再使用照相机,这成为摄影艺术中的一种新动向。按快门这种在以往必须进行的动作,现在被对图像的直接关注所取代——摄影师不一定非得亲自摄影。这些摄影师利用他们发现的图像制作摄影书籍 ,有时会放入一些自己拍摄的照片。这样的摄影师越来越多,而在其中,米什卡·汉纳是开创者。”2010年小汉斯摄影奖的评审报告如是说。米什卡·汉纳的作品运用谷歌卫星和谷歌街景生成了其视觉内容。




2.jpg

戴维·托马斯·史密斯《三峡大坝,三斗坪镇,夷陵区,湖北,中华人民共和国》,出自《人间世》,2010—2011。戴维·托马斯·史密斯,爱尔兰艺术家,现居都柏林,他的如挂毯一般的摄影作品既美丽惊艳,又饱含意义。史密斯将其在网络上搜索的成千上万张空中鸟瞰的数字文件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人间世》这一系列作品。图像借用了波斯地毯制造者的图案与花式,或取垂直镜像,或呈水平镜像。正如《纽约时报》作家安德鲁·C·拉夫金所说:“这是一个由人类自己创作的地质时代。”




3.jpg

布伦丹·尤哈斯《回归自然》,出自《美国大脚怪是猴子制服》,2011。布伦丹·尤哈斯以拼贴的首发进行艺术创作,这些作品具有独特的波普艺术风格。同时,这些令人震惊的作品也激进地表达了在富有独创力的图像制作过程中互联网所占据的中心地位:“网络上的库存图片和创意共享的图片搜索提供的都是新的现成品。我们将我们的故事在网络上分享,共同为这个世界提供一种零散的、非线性的记录。”




4.jpg

瓦莱里·贝琳《新娘_菲亚特124 蜘蛛》,2012。法国摄影家瓦莱里·贝琳在《新娘》中采用的堆放效应使得她的主人公显得更为温和、轻柔,正如她自己所说,叠印是“一种生存与惰性物质的杂交形式”。




5.jpg

瓦莱里·贝琳 《雏菊》(深红色菊花),出自《黑眼苏珊》,2010。视觉的连续性清晰可见,然而,“摄影不只是一种用图形表现的中介,还让我有可能探究一种在现实与幻觉间逐渐消失的未知领域,以呈现我作品中深层次的超自然主义。”




6.jpg

杨泳梁《无题3》,出自《天空之城》,2008。杨泳梁的作品关键在于其细节。这位上海艺术家将书法、山水画与最新的技术融合在一起,创作出引人瞩目的景观。从远处看,《蜃市山水》系列的作品外观呈现一片和谐状态,它吸收了中国山水画悠久的历史传统。不过再近一点儿审视,观者就会发现图像是由“风景上的污点”组合而成的:这些细节展示了建筑工地、电线塔,以及由于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而陷入危机的自然。




7.jpg

丹·霍兹沃斯《形式,cg 01》(局部),2013。在丹·霍兹沃斯的照片中,我们看不到任何人的存在。他解释说:“你把人物放到景观中,那你就是在玩弄叙事学,让观众对风景和环境获得更直观的经验——观者会接着对人物背后的故事感兴趣。而我感兴趣的是询问:为什么你会在这张照片前,这张照片对你有什么意义?”在拍摄欧洲与北美国家那些遥远的冰川地貌时,霍兹沃斯同时呈现了史前时期及后人类时期的生态环境,让观者感知到人类时间之外的另一个世界。




8.jpg

克里斯蒂·李·罗杰《不计后果的解放》,出自《不计后果的解放》,2012。由于对身体的感官呈现,加之使用了鲜亮的颜色和引人注目的灯光效果,美国艺术家罗杰的摄影作品很容易令人想起巴洛克艺术。“我喜欢以自然的方式获得的效果,我不想用Photoshop来改变我的印象。我希望能创作出一种神秘但又真实存在的东西,而不是让人们感觉到假或者虚伪的东西,”罗杰说,“我希望人们知道他们能看到的就是可能的,并且因为它们是可能的而与之发生关系。”




9.jpg

若昂·卡斯蒂略《空地》,2007。在全球艺术场域中,巴西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若昂·卡斯蒂略则是整个国家中最具吸引力的全能型艺术摄影家。卡斯蒂略作品的风格源自所谓“虚构纪录片”,使用了一种饱和色,在他的《空地》系列中,那些失业的马里人在一天行将结束时排遣其内心的无聊,在这些形象身上显现出一种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氛围。




10.jpg

陈农《黄河》,2007—2008。当代艺术作品中能将重大历史题材与手工制作结合在一起的屈指可数,陈农的作品可列于其中。为了创作出独特的图像——这些画像的宏大叙事和场景暗示出对历史的再建构——这位身在北京的艺术家组织了一个团队的助手与帮手,他们制作服装、管理道具,在外景摄影中充当模特。他采用大画幅相机,黑白胶卷,然后将这些图像亲手绘制成彩色,从而让其呈现出一种水彩画般的品质。




11.jpg

约尔玛·普拉能《阴影、反照以及诸如此类的事53》,2012。芬兰摄影家约尔玛·普拉能的大多数作品主要吸收利用的是档案资料,在过去与现在的对话中重新探讨纪实传统。他去博物馆拍那些陈列的历史人物画像,并有意让照片表面发出耀眼的光,由此在当代观众与绘画作品中去世已久的主人公之间制造出一种面纱似的效果——这是时光流逝的有形痕迹。他说:“在拍摄这些绘画肖像时,我感觉自己好像在敲着这些作品的画框,并且在问:有人吗?醒醒,我知道你在里面!”




12.jpg

朱莉·科伯恩《勃然大怒3》,2012。英国艺术家朱莉·科伯恩的艺术创作以拼贴为主要手段,带有立体主义的风格。朱莉·科伯恩从易趣网或跳蚤市场上淘来一些平淡无奇的照片,然后对其进行大量的涂改和变形工作。科伯恩添加的材料可从绣花丝线跳转到大理石雕刻品,最终她精心制作的作品拥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魅力。




13.jpg

克里斯蒂娜·德·米德尔《伊科伊科》,出自《非洲宇航员》,2011。20世纪60年代,赞比亚计划将宇航员送入月球。为了挑战西方媒体千篇一律地将非洲呈现为充满战争与神秘色彩的大陆,曾经做过摄影记者的克里斯蒂娜·德·米德尔选择将赞比亚的太空计划这一历史事实以一种虚构的方式记录下来。《非洲宇航员》拍摄于西班牙阿里坎特、意大利、美国,还有其他一些地区。




14.jpg

克里斯蒂娜·德·米德尔《行走的宇航员》,出自《非洲宇航员》,2011。“如若回到新闻摄影的定义上,”克里斯蒂娜说,“那就全是要用图像来讲述故事,既然是这样,那么当我要讲述一个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故事而当时没有图像留存时,我就只好自己把这些图像创作出来了。 ”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04: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jpg    
《摄影之后:拍照的艺术家》

美国视觉传播学者米契尔(Walliam Mitchell)在1991年提出“后摄影时代”(Post-Photography)这一个名词,用以形容摄影自从进入了数码时代后已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在如今这个“一切皆有可能”、“万事已难创新”的数字时代,艺术家们的确还在使用照相机,但是仅仅拍照是远远不够的了。

那么,摄影之后是什么?

这本《摄影之后:拍照的艺术家》便试图通过深入探究图像制造中令人兴奋的新语言来回答这个问题。




后摄影时代来临,你不是在拍摄照片,你是在制作照片!
文/罗伯特·肖

在这个人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的时代,人们按下快门,随即就秀出照片。人人都有自己的社交网络账户,可以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每一秒钟的状态都用相机记录下来。“我思故我在”变成了“我记录,故我存在”。如今摄影已经是一种极为平民化的行为,“自拍”甚至成了2013年牛津词典的年度热词。

浏览并创造性地将他人的图像吸纳至自己的作品中,如今这种实践成为很多艺术摄影师的主要工作。由摄影记者转型为艺术摄影家的沃尔夫曾说:“我们的世界充满图像,这是未来影像中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得想办法处理,对其去芜存菁,或者将其吸收到我们的作品中。我认为,未来我们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对所有这些图片进行精挑细选。你能想象今天我们到底有多少图像吗?这个数字是不可估量的。”

“你不是在拍照片,你是在制作照片。”伟大的美国风景摄影师安塞尔·亚当斯这样说道。这一提法在近二三十年内日益得到肯定,虽然亚当斯本人对此并没有很明确的设想或实践。那么,我们如何构建一个自己的天地并将它记录下来呢?

在本书中的艺术摄影作品均立足于数字时代的前沿,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相信跟随着大师的脚步,你将会进入一个精彩绝伦的艺术世界。

欢迎来到后摄影时代。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7 03:53 AM , Processed in 0.05909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