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3|回复: 0

[史地人物] 每日签 | 天上掉下一颗憨豆,砸到孤独的罗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5 08: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上掉下一颗憨豆,砸到孤独的罗温 

 2017-01-06 杨 宙 每日签


1955年1月6日,憨豆先生扮演者罗温·艾金森出生。



原来《憨豆先生》一直都只有14集,每一集我还都看过N遍。

 

在2017年回望这部首播于1990年元旦的英国喜剧,会发现除了里边的英伦装搁现在或许还有点时髦外,整部片子都像蒙了一层伦敦雾霾,泛黄久远。



 

再次在电脑上点开一集,Mr.Bean还在剧里哆嗦着手锁车门,在考场上掏出闹钟、玩偶、几十支笔,用尽各种方式抄同桌的答卷,却在收卷前两分钟才发现试卷袋里还有另一份会做的备选卷。

 

点炸油漆桶粉刷房间、用电锯割开酒店的墙享用隔壁的浴室、边开车边刷牙换衣服……他就是童年里的恶作剧先锋。小时候每次坐在电视机前认真看这些把戏,我都要被一旁的奶奶骂,是不是要跟着他学做傻瓜?

 

戏外的Mr.Bean,罗温·艾金森今天62岁了。




如众所周知的那样,他一点也不傻,是个大学霸,牛津大学电机工程学的博士。当演员只是机缘巧合。21岁时还在读硕士的他在爱丁堡艺术节上表演,被经纪人相中,两年后签约了英国著名的经纪公司。

 

《憨豆先生》的成功是炸裂式的,虽然在1990至1995年间只播出了14集,但是该剧横扫了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奖、艾美奖等多个奖项,是90年代英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五官暴走的中年儿童憨豆连同他的泰迪小熊和黄色小车一起,席卷了全球200多个国家,成为了电视喜剧不可复制的传奇。


软萌堪比谢耳朵~

 

实际上,罗温·艾金森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极其严肃的人。如果你看过他头发花白,把自己藏在厚重的大衣和帽子之下接受采访的凝重形象,就会知道,这个自称“安静、乏味的人”,要演出那样行为怪异、毫无章法的呆子得下多大功夫。

 

早在大学期间,罗温就加入了牛津戏剧协会、讽刺剧协会等表演组织,每天对着镜子,练习挑眉毛、翻眼睛等动作。这为他后来在《憨豆》几近无声的出演打好了基础。他在牛津时就酝酿着憨豆的角色:一个普通的英国guy,保守中产,一肚子坏水,却童心未泯。

 

很难想象,凡事讲究“decent”的腐国人,当时是怎么接受这样横冲直撞、不守规矩的呆子形象。但罗温成功了。

 

但往后的一生都被叫做“憨豆”,罗温还是有点冤的。在《憨豆》之前,他明明自编自演了更加高端内涵的英国历史喜剧。

 

以历史为序,细数他在80年代拍过的《黑爵士》系列,他分别扮演了15世纪玫瑰战争时的弱智王子、16世纪伊丽莎白王朝时期的宫廷弄臣、19世纪摄政时期的首相管家,和20世纪一战期间英军战壕里的厌战军官。四个里面有三个是毒舌。作为编剧之一,他信手拈来的都是英国典故。2000年,英国电影学院评选,《黑爵士》名列不列颠史上最伟大的电视节目前二十名。

 

只不过,注重言语艺术的喜剧形式verbal comedy,对观众的筛选也更为严苛。不像靠语言、面部形象表达的动作喜剧,连聋哑人都能被逗乐。罗温早年在舞台表演时,在两种形式上都有了惊人的造诣。

 

多年后,罗温评价憨豆:“他对社会怎么运行简直一无所知,笑点在于,他对问题独特又荒诞的处理方式,还有他在解决它们时,完全不考虑其他人的反应。”



 

但塑造一个快乐的憨豆背后,是不那么快乐的罗温。“拍喜剧对我来说压力很大,因为我是个完美主义者,它像一种病。”

 

上个世纪初,那个患过抑郁症的查尔斯·卓别林说:世界就像个巨大的马戏团,它让你兴奋,却让我惶恐,因为我知道散场后永远是:有限温存,无限心酸。

 

这也是许多喜剧演员的幕后独白。演了一辈子小丑却逗不笑自己的卓别林、《楚门的世界》的金·凯瑞、Captain威廉·姆斯,还有罗温·艾金森。

 

罗温曾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家心理放松治疗中心接收过为期5周的治疗。“拍喜剧给我很大压力,影评人说拍得不好,我很容易就抑郁了,还得花好多钱找心理医生诉苦才能缓过来!”

 

那些好的喜剧演员,于生活可能都是悲剧大师,在他人的笑声里,流着自己的泪,如陈佩斯说的,“把自己当做了祭品奉献给观众。”

 

“一切喜剧都有一个悲情内核。笑是果,悲是因。是以对自我的折磨来换取他人的喜悦,以自我的低姿态引起对方的优越感。创作过程中,要时时以‘悲情内核’的标准来自我检验。要力图每一组舞台行动、每一个笑点都有成因,都有其悲情内核。要力排无本之末。”

 

小时候纯粹是被憨豆逗乐的,后来在纪录片《The Story of Mr. Bean》里听老憨豆讲述,慢慢发觉这真是个忧伤的故事。他真挚地说:“I think the character or the personality that you create in order to present for visual comedy comes from very deep within you. It's very identifiable as a part of you.”大意就是,憨豆的所有呈现,都源于罗温心底最深处的东西。



 

27年过去了,憨豆永远不老。只是罗温还沮丧地说:“我觉得对于这个角色,我确实有点太老了。我总是把憨豆看成一个永远不会变老,永远时间充沛的人。事实上,我却不是。”

 

他在1993年的采访中设想过这么一个结局:在乡间小路上驾车飞速行驶的憨豆,看见一艘宇宙飞船飞来,舱门打开,走出一大群憨豆。最后他们一起上了飞船,飞向太空。

 

他们都是不被理解的人,不被理解自己的怪异,不被理解自己在喜剧里付出的苦累。

 

在那个采访中,主持人问罗温最喜欢憨豆的哪个表情。他说是憨豆感到失去什么时的表情。“I feel for his LONELINESS.(我能感到他的孤独。)”

 

还记得《憨豆》的经典片头吗,在英国老百利街的中央刑事法庭和唐宁街10号之间,天上掉下一颗豆。在两个代表英国严肃的政治符号前,那颗豆愈发显得孤独无比。

 

所以片头曲里的拉丁文就调侃着唱了:Ecce homo qui est faba. Vale homo qui est faba, qui est faba, qui est faba.

 

看呐,那颗憨豆。再见啦,那位憨豆。




文 / 杨   宙

编辑 / 王碧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6 05:52 AM , Processed in 0.07342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