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2月23日,国家一级演员、86版《西游记》第三任唐僧扮演者迟重瑞出生。
https://res.wx.qq.com/mmbizwap/z ... io_unread26f1f1.png);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width: 18px; height: 25px; vertical-align: middle; display: inline-block; -webkit-background-size: 18px; background-size: 18px; max-width: 100% !important;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position: 0px 0px;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1:50清空月儿明 - 迟重瑞来自每日签
在盛产小鲜肉小鲜果的年代,看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的时候总会先下意识认出演员的脸,再慢慢去了解这个角色是谁。演员的名气大过角色,这样的作品从来无法引人入胜。
经典的影视作品如86版《西游记》的主演团队一出场,上至白头发的老奶奶,下至五六岁的小朋友,都会先说:“这是唐僧!这是孙大圣!”

当演员埋没在角色的光环之下时,作品便有了将戏里的情节和戏外的现实联系在一起的张力,编织出属于每个演员的魔幻人生。 西游团队在参加节目录制时,六小龄童总会津津乐道这样一件事:“西天取经路上意志最坚定的唐僧是分三个人扮演的,倒是动不动就想散伙分家的孙悟空是我一人演完。”迟重瑞一如戏里师父的样子,端坐一旁看着六小龄童,脸上带着温润如玉的微笑。 随手翻看迟重瑞的微博和博客不难发现,他对自己的人生有着异常清晰的定位:人生只做一事又何妨。细数起来,自从他进入西游团队以来,他的人生便只饰一角,只伴一人左右,只做一项事业。 迟重瑞在众多场合都说起过自己扮演唐僧的缘由:他与杨洁导演擦肩而过,杨洁导演一声“站住”,便邀请他出演唐僧一角,一星期后他便披上袈裟骑着白马,跟着拍摄团队取经去了。 很喜欢看迟重瑞在访谈节目里的样子,64岁的人了,样子却和三十年前拍摄《西游记》的时候几乎一样,除了眉眼在这三十年里变得更柔和外,脸上的皱纹都少之又少,说起话来和颜悦色,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会稍稍拖着长音,嘴角始终上扬着,眼神真诚。六小龄童时常调侃师父:“怪不得都要吃唐僧肉呢,果真是长生不老,这么多年了也不变样。”

《西游记》的几位主演在回忆当年的拍摄时,六小龄童和马德华对道具和演技如数家珍,几个传神的神态和动作便带着观众秒回剧中的情景,迟重瑞依然像剧里的师父一样,端坐一旁静静地看着。轮到他唱歌的时候,又大大方方地站在舞台中央,腰杆溜直,迈着京剧演员独有的方步,字正腔圆地来一首《晴空月儿明》。他一抬头,你便在他的眼里看到了西天的灵山。 酷爱斗表情包的人一定知道“唐僧生无可恋脸”。于是唐僧这个角色就给人留下了很好扮演的印象: “悟空!悟空!” “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 “……”(被妖精捆起来时的生无可恋脸) 
但若想表现一个和尚每时每刻都想去往西天拜佛求经的信心和决心,眼神一定要会说话。哪怕被妖精抓起来,也要存有希望。在我看来,这就是迟重瑞的难得之处。他的眼睛永远是亮的,一心一意赶路的是他,取得真经的也是他。 


当然,迟重瑞的演技是毋庸置疑的。 六小龄童常在节目中说:“其实我才是这部电视剧最大的赢家,不但取得了真经,更重要的是娶到了媳妇。”拍完《西游记》,六小龄童便与剧中的天竺国王后喜结连理。然而迟重瑞的婚姻生活却成了他最大的爆点。 “老妻少夫”、“吃软饭”的关键词能刷出好几个页面,夫妻俩在荧屏上出现时往往是“事业有成女强人”搭配“白面小生唐三藏”,溢出屏幕的就俩字儿——不搭。 
两人1990年结婚至今已走过二十六年,直到今年6月,迟重瑞才不紧不慢地说起这件事:“我不怕大家讲,时间会证明一切。你看我和我夫人现在一共走过了二十六年了,实际时间已经证明一切。现在她都老了,我也老了,大家都以为我们那个关系不会很长,都以为我有什么非分之想。(笑)” 夫人陈丽华是大众眼里的女强人,但在说起自己的丈夫时却隐隐流露出小女人般的娇羞:“迟先生这个人特别好,不虚伪,说话也是慢条斯理,我管他叫‘迟到’。他这辈子尽迟到了,上小学的时候就老迟到,到《西游记》剧组也是迟到,到上海戏剧学院都28岁了,38岁认识我才和我结婚,所以‘迟到’就成了迟先生的绰号。” 夫人是风风火火的急脾气,迟重瑞就像陈丽华所说的一样,是慢条斯理的好脾气:“我迁就她多一些。她脾气比较躁,我的脾气比较柔和,能够包容她。她心地很善良,但是她心直口快,霸气,是个女强人……我没有过压力,因为我不急不躁的,事过之后她会感觉到她做的不对了,她会对你更好了。千万别两个人互相都急,你稍微让一让,稍微缓一缓,等她转过这弯来之后,她就感觉你更可爱。”说起自己的夫人,迟重瑞一脸憨厚的笑容。 两个来自《从前慢》年代的人,有着互补性格的同时,还有着同样的爱好。一个出身京剧世家,一个出身满族正黄旗,都对古家具和紫檀爱到着迷。两人共同创建了紫檀博物馆,并把它当作自己的事业,一路前行。 在紫檀博物馆投入无限心血和精力的唐长老认认真真地在网上回答了问题“你的工作究竟有多坑爹?” 他一本正经地在回答中说:“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玄奘法师万里取经历经十七年,鉴真和尚历经十年六次东渡,挫折不断依然坚定不移。这种‘人生只做一事又何妨’的精神,不断激励着我,为自己心爱的紫檀事业一直奋斗下去。” 都说两人不搭,我却看到了一股坚韧而稳固的情感纽带。若说迟重瑞娶妻便是吃软饭,又要有怎样的肚量和能力来驾驭这份富贵?他说过:我并不畏惧她的强,我恰恰很喜欢她这种女强人,而且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没感受到这个女强人的压力。 这些年来,看到迟重瑞始终站在妻子陈丽华的身边,腰杆笔直,笑容可掬,两个人的头稍稍靠在一起,网上的“不搭”之说便成了一缕云烟。 人生只做一事又何妨?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