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话】殡葬业乱象:医院内蹲点 为抢尸群殴
腾讯图片 2016年12月19日
12月3日,大连某医院急诊大厅上演了荒唐一幕,病房外两伙人为抢殡葬生意,7人群殴,而他们争抢的对象还在抢救。2004年,殡葬服务业部分环节向市场放开,民营资本介入,殡葬服务“一条龙”大规模涌现,催生诸多行业乱象:“蹲点”医院抢尸源、死亡信息成财源、丧葬品高价垄断……殡葬市场产业链背后的暴利诱惑,让本应体面的逝者最后一程变得喧嚣和尴尬。
按照规定,医院有病人死亡以后,首先得出具《死亡证明》,然后再通知殡仪馆来拖尸体。但现在却变成了殡仪馆主动出击找“尸源”。一些殡仪馆专门雇人在医院寻找死人,被叫做“尸倒”,医院清洁工、护理工也成为殡仪馆的眼线。据新京报报道,北京不少二级医院将太平间承包出去成为“殡仪馆服务站”,为得到更多遗体,太平间给能接触到遗体的急救人员开出1000-2000元的“中介费”,如遗体未穿寿衣,中介费则更高。(新京报)
2014年2月25日,北京石景山医院,太平间旁的一间办公室外挂有“八宝山殡仪馆石景山医院服务站”的牌子。新京报王叔坤/视觉中国
在医院里,除了正规丧葬单位外,还有一些黑救护车浑水摸鱼,同殡葬车争抢尸源,都是经过私改后非法营运的,车内设备极其简单,甚至有时候送完尸体不消毒就接着拉病人。而正规殡仪车有特种运输许可,车身标注殡仪馆名称。图为黑救护车设备极其简单。李扬 摄(东亚经贸新闻)
2016年3月,长沙市民王先生的岳父因突发疾病去世,悲痛来袭,家人操办丧事一下乱了手脚。此时,120的医生给了个王先生一个所谓正规殡仪公司的服务电话。然而,从王先生家到殡仪馆区区8公里的距离,葬礼公司的运费竟然要收2600元。此后调查发现,王先生联系的车疑为黑殡仪车。(湖南经视)
将遗体运出医院,丧属遭遇的暴利环节才刚刚开始。有媒体报道,殡葬用品中的寿衣、骨灰盒、花圈等销售价格是出厂价的10倍到20倍。图为2011年4月2日,山东昌邑殡仪馆,一个名为“一路走好”的骨灰盒标价2.8万元。春宛/视觉中国
图为2014年,北京西城区某医院对面的一家寿衣店内,一个寿衣标价8880元。作为一套只是在逝者遗体告别的几个小时之内穿着的寿衣,为何价格却如此“高端”?记者调查得知,即使是号称真丝的,加上人工等费用,寿衣成本也就在1000元左右。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2014年,北京一名消费者展示她给母亲办理丧事时的一张单据,这张单据上所说的“接灵纳骨”收费280元,其实就是抬着骨灰走了100米左右。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暴利之外,殡仪馆巧立名目、临时加项也让人眼花缭乱。鲜花围床、红床服务、撒花瓣、放花篮……丧属往往出于不“亏心”的心理,落入不必要的消费“陷阱”。图为2011年,山东一家殡仪馆里的鲜花围床。春宛/东方IC
2014年,昆明殡仪馆遗体告别室外,乐队的队员正在练习。遗体告别一次乐队全套服务收费1000元。文若愚/视觉中国
2014年,昆明殡仪馆销售的“纸棺”,可以将遗体放置其中后再火化。价格从三五百到千元不到。 文若愚/视觉中国
2012年,国家发改委和民政部为治理殡葬单位乱收费,出台意见规定遗体拉运、火化、冷藏等基本服务实行政府定价,而其他延伸服务则由各地根据本地情况实行政府指导价。然而,这仍然给了殡葬业巨大的操作空间。图为2014年,北京一名消费者展示她给母亲办理丧事时的一沓单据,在这些单据中,有发票,也有收据,还有手写的白条。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一番折腾之后,到逝者入土为安的环节,高价墓地又成为一道跨不过的坎。根据中国殡葬业上市集团福寿园2015年年中报告,除去公益墓和部分地方政府出资进行的迁墓之外,福寿园半年内共销售墓穴6242座,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座91150元。图为厦门安乐永久墓园售价800多万元的“天价”墓。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图为昆明殡仪馆停放遗体的冷冻室,一双搬运工用的手套夹在门前。从这里进出,除了意味着生命的消逝,也衍生出一条长长的收费清单。从急救车、急诊室、太平间到殡仪馆、墓地,殡葬产业链条上的“坑”一环连一环。中国人的“孝心”成了他人的利益攫取之道,政府需要惩戒、规范市场,扩大各类殡葬服务接受监督的范围,同时消费者也应树立节俭办丧的理念。文若愚/视觉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