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1|回复: 0

除了《我的祖国》,龙应台港大演讲还出现了这些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18 05: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6-12-18 06:03 PM 编辑

除了《我的祖国》,龙应台港大演讲还出现了这些歌

来源:观察者网
2016-12-18 16:12:25

【观察者网 文/赵可心、朱八八】昨天,龙应台港大演讲视频火了,其中全场合唱《我的祖国》是绝对的高潮。

在这场题为《大学问:一首歌,一个时代》的讲座中,龙应台说:一首歌就像一组密码,其中有着多少时代的含义。

a530.jpg


龙应台显然没有想到,《我的祖国》的出现引爆了全场气氛。

因为她本来想讲的歌曲,其实是这些……比如《绿岛小夜曲》、《五月的风》、《凤凰于飞》等。

我们一首首来回顾。

a531.png


《绿岛小夜曲》

这绿岛像一只船/在月夜里摇啊摇

姑娘(情郎)呀/你也在我的心海里飘啊飘

让我的歌声随那微风/吹开了你的窗帘

让我的衷情随那流水/不断地向你倾诉

椰子树的长影/掩不住我的情意

明媚的月光/更照亮了我的心

这绿岛的夜已经这样沉静

姑娘(情郎)哟/你为什么还是默默无语


这首罗大佑的启蒙歌,创作于1954年台湾,描写了恋爱中的男女患得患失、起伏不定的心情。

但它却因“绿岛”(又称火烧岛,50年代台湾白色恐怖时期,曾是关押政治犯的地方)、“摇啊摇”、“飘啊飘”等词,被当局怀疑影射风雨飘摇的台湾。

但据词作者潘英杰自述“我不想用宝岛,绿岛比较有诗意,不俗气。”“绿岛”的标题,只是一种想像的情境,无关政治。

a532.jpg


即使如此,“绿岛”这两个字引起的历史联想,使其绝不限于情歌。台湾人视其为绵里藏针,带有很强烈的政治抗议。

1987年,《绿岛小夜曲》被谱上粤语歌词,成为电影《监狱风云》主题曲《友谊之光》,出现在囚犯相互送别时。随着电影大红,香港人也常在毕业典礼、欢送会合唱该歌曲。

2006年,台湾百万人民倒扁运动,在总统府前广场,罗大佑高唱《绿岛小夜曲》。

a533.png


《五月的风》

五月的风吹在花上/朵朵的花儿吐露芬芳

假如呀花儿确有知/懂得人海的沧桑

它该低下头来哭断了肝肠

五月的风吹在树上/枝头的鸟儿发出歌唱

假如呀鸟儿是有知/懂得日月的消长

它该息下歌喉羞愧地躲藏

五月的风吹在天上/朵朵的云儿颜色金黄

假如呀云儿是有知/懂得人间的兴亡

它该掉过头去离开这地方


幼年的龙应台,除了听父亲爱的传统戏曲《四郎探母》,还有母亲炒菜时所唱《五月的风》:既唱了风花雪月,又唱出了人间兴亡。

这首歌的词作者就是民国“歌仙”——陈歌辛。

一些有名的所谓“靡靡之音”,几乎都出自其手:

《凤凰于飞》

柳媚花妍/莺声儿娇/春色又向人间报晓

山眉水眼/盈盈的笑/我也投入了爱的怀抱

像凤凰于飞在云霄/一样的逍遥


《夜上海》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

华灯起/乐声响/歌舞升平

只见她/笑脸迎/谁知她内心苦闷


《玫瑰玫瑰我爱你》

玫瑰玫瑰最娇美/玫瑰玫瑰最艳丽

长夏开在枝头上/玫瑰玫瑰我爱你


《蔷薇处处开》

蔷薇蔷薇处处开/青春青春处处在/挡不住的春风吹进胸怀

蔷薇蔷薇处处开/天公要蔷薇处处开/也叫我们尽量地爱/春风拂去我们心的创痛

这些三、四十年代在上海写就的歌曲,在战火中由颠沛流离的人带到台湾。歌都是好歌,但是其中的沉郁气质也很明显,所有的欢愉是没有希望的欢愉。

简而言之,这些歌曲受限于时代,大多关注小格局和男欢女爱。

a534.jpg

而给“失根一代”带来温暖抚慰的陈歌辛,曾进入汪伪政府直属的“华影”音乐部工作,常为日本侵略者唱赞歌;1941年被占领上海租界的日本当局逮捕,折磨3个月后放出;1945年为日寇作《神鹫曲》。

谈完这些所谓的经典歌曲,龙应台又开始说了:

1949年后,我的同代人和长辈,在60年的人生中,经历了很大的磨难,到了80年代,邓丽君的歌一进来,一夜之间融化了整个历史累积的“硬块”。

a535.jpg

a536.jpg

这里的隐藏含义非常耐人寻味。

可龙应台并不知道,或者说并不熟悉的,恰恰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她听到《我的祖国》,就是一脸错愕的表情,这就意味着,她对解那个时期的歌曲知之甚少。
当时共和国的曲库里,随便挑出来一首都可以当经典:

《洪湖水浪打浪》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

清早船儿去呀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

这首洪湖景和感恩情交织的主旋律歌曲,创作于1958年,1961年作为电影《洪湖赤卫队》的主题曲,传唱至今,称得上奶奶辈的最爱。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和那句“一条大河波浪宽”一样,几乎是很多人心中最经典的歌曲开头。

a537.png


《春天的故事》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1979年春天,邓小平勾画改革开放的蓝图;1992年春天,南巡开拓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1994年,又一个春天,这首叙事性的歌曲,将深圳乃至整个中国的变化娓娓道来,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增添了歌曲意涵。

《大中国》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

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呀

还有珠穆朗玛峰儿/是最高山坡

1998年,高枫在春晚上演唱了这首校园民谣风的歌曲。歌词融合了全国各地民谣的特色。

比起宏大叙事,这首歌亲民接地气,老人小孩都能朗朗上口。

除了《我的祖国》,乔羽老爷子创作的《牡丹之歌》、《爱我中华》,哪一首不是传唱至今的神作?

《难忘今宵》更是“霸屏”春晚数十年。不仅文学性上佳,而且气势恢宏,有大格局。随手一翻,就是“青山在,人未老”,言简意赅,气象万千。

a538.jpg

“青山在,人未老”


所以下次演讲前,还请龙应台先生多做点功课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0-3 09:10 AM , Processed in 0.0792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