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3|回复: 0

[史地人物] 每日签 | 聂旋风刮过30年,提到围棋第一人还是会想起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9 1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聂旋风刮过30年,提到围棋第一人还是会想起他 

 2016-11-20 冬之月 每日签

知乎上有个有趣的提问:聂卫平和SKY李晓峰,棋圣vs人皇,谁是中国最伟大的非奥运项目运动员?

 

一个是著名围棋职业运动员,中日围棋擂台赛连获11胜,身为教练后开设的聂卫平道场是无数对弈少年向往的圣地;另一个是首位登上电子竞技世界冠军宝座,被主流媒体、大众关注的电子竞技选手,如今已经成为一位估值过亿的创业者。

 

这场脑洞大开的决斗,得票最高的答案里有这么一句话:“如果不考虑项目本身之间的差异,聂老的社会影响力远远泛出了领域以外,甚至已经超出了他在领域内本已至伟的成就。”

 

我想,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当人们提起聂卫平,这个国家最具代表性的围棋选手,他便是标杆和永恒一样的存在;同样,当人们提起围棋,往往第一个想到的也是聂卫平,他甚至已经等同于围棋本身。以至于围棋新贵柯洁九段在接受我的采访时称,他耿耿于怀的一件往事,就是即便距离“聂旋风”时代已经过去30年,他乘车去中国棋院,出租车司机得知他是棋手,依然劈头就问:“那你和聂卫平谁厉害?”



抱病观看柯李棋战的聂卫平。

 

另一层意思,则让我想起了聂卫平至交、曾任台湾清华大学校长的沈君山对友人的评价:“聂卫平是第一个完全由中国‘本土’培育出来、而在较长时期的比赛中连续地击败了日本最强棋士的第一人。”如果要追寻下这个“较长时期”的开端,就要回到文革结束后的日子:竞技运动复苏,遇上东方的集体主义思维,即便胜利,也并非个人成就,而是一种国家荣誉。这种爱国主义色彩的涂抹下,除了乒乓球、排球这些竞技项目,连聂卫平与日本对弈围棋的胜利,也有了“中国终于站起来了”的象征意义。

 

个人与时代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母题,相互缠绕。个人无法摆脱时代的局限,比如,时代需要一个英雄,聂卫平就是那个英雄,也是完成那个“站起来”象征意义的人。在中日双方实力悬殊的状况下,他连赢十一场擂台赛,场场都备受亿万中国观众甚至海外华人的关注,这是属于聂卫平和围棋的秀场,如果拿全民参与的程度作比,丝毫不逊色于今天的《中国新歌声》和《我是歌手》。当然,时代也往往能成就个人,拼杀中的聂卫平成就了自己,在自传《围棋人生》里,他自认他的棋力在70年代末已达到巅峰,但真正更上一个台阶,恰恰就是在80年代后期的这些擂台赛里。

 

凡是竞技,都绕不开“幸存者游戏”的残酷,像攀爬金字塔,眼看周围无数人掉落,自己最终成为万千分母中逃出来的唯一一个分子,只是,从没有人是一帆风顺地登上塔尖,也从没一人始终不变地留在塔尖。



 

聂卫平第一次进入这样一个攀爬者的复杂角色,是在10岁那年,家族里从没有人刻意去培养过这个孩子学棋的兴趣,但他对黑白分明的棋盘已经痴迷,并暗自在心中定下目标——要战胜棋力略高一筹的弟弟。

 

他自诩为一个天生的“赌徒”,尽管“赌徒”这个词不大好听,但确实说出了他性格中的最大特点:争强好胜,而且是极端的争强好胜。童年时代一个可以佐证的事例是,一天,聂卫平和弟弟从清早开始对弈,一盘接一盘连续不断地一直下到傍晚,不知是由于疲劳过度,还是屡战屡败后急火攻心,他忽然觉眼前一黑,休克过去。

 

等真正进入少年宫的围棋训练班,他又显露出超出同龄人的自制——自由活动时,训练班的孩子全都跑到外面去玩,只有他喜欢留在训练室里摆棋。教棋的师父张先生偶然瞧见他偷偷打开了自己的提包,吃了一惊,但发现他只是拿出一本棋书,全神贯注地看起来,过后又悄悄放了回去。这种来自孩童的天然自制曾让张先生感到吃惊,并暗中留意起他的技艺。



聂卫平不到十岁就获得北京儿童围棋比赛的冠军,后经人引荐与陈毅元帅一起下棋,首次对弈就赢了陈毅。


除了极端的胜负欲驱使,在任何领域要获得卓越,都是一段极其艰苦的旅程,对聂卫平来说,也是如此。即便是后来被下放到北大荒的山河农场,关于围棋的训练,他没有就此丢开,反而更加投入。沈君山听闻的传说之一,在山河农场要走几百里才能和高手下一盘棋的聂卫平,因为找不到人,就自己跟自己下,左脑择黑,右脑择白,左右互博。这让人想起金庸老爷子笔下的小龙女,连周伯通也无法掌握的左右互搏术,她便能无师自通,靠得是心无旁骛的一份专注。

 

同样拥有这份专注的还有从中国远渡到日本的围棋圣手吴清源,他也是聂卫平曾提及过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吴先生一生执着棋艺,心无旁骛,有一年在日本,酷爱桥牌的聂卫平与沈君山一通神侃,吴先生听到后,主动走过来很认真地对他说:“搏二兔,不得一兔。”他听后大受震动。聂卫平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获得过一个世界冠军,在吴清源逝世后,他也曾为此感慨:“当年我要是听从他的劝告,一心执着于围棋,也许在棋上的成就会更大些。”



 连续击败小林光一、加藤正夫、藤泽秀行的聂卫平,也成了民族英雄。


野路子出身的聂卫平,就这样以一种高手的姿态,闯入历经专业训练的日本棋手的阵仗里,手段强硬,暗藏杀机,所到之处,皆杀了个片甲不留,带着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战胜资本主义话语体系的骄傲,实现举国之期望。这样的经历和出场,加重了“英雄”这个词的含义——江湖上一个不知哪里冒出来的愣小子,战胜了无数名门正派,不就是武侠小说最有戏剧冲突、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情节吗?要知道,围棋何尝不是江湖呢。

 

这样的话语体系里,我们原本只能看到这样一个聂卫平——进击又勤奋的棋圣、英雄。但聂旋风刮过,也带走了一层时代的硬壳,我们才发现,这样的棋圣、英雄,其实并不完美。

 

更真实可感的一面是,他有过两段失败的婚姻,第一段真正结束于自己婚内出轨;他嗜肉,直肠癌手术刚结束,就偷偷去吃了涮羊肉,再捧上一杯加冰的白酒,根本就停不下来;他爱看球,熬夜看比赛是家常便饭,但炮轰起中国足球,也毫无情面可言,让人下不了台来;他对音乐可以说基本上没兴趣,对文艺也是一窍不通,有一次朋友请他去看东方歌舞团的演出,碍于情面不得不去,结果在主席台上睡着了,鼾声通过主席台上的扩音器传了出去。



聂卫平说过“足协的所有人都应该下课”,也曾说过“即使国足再臭半夜也会忍不住爬起来看”;2001年国足出线,聂卫平拿出珍藏几十年的茅台庆祝。


另一件有趣的事是翻看他的微博发现的:聂卫平痴迷邓丽君,逢KTV必点《我只在乎你》,在到访台湾时,他恰好赶上偶像获得“十大杰出女青年”的称号,不巧的是,由李登辉颁奖。尽管有人安排他出席这个活动,他也十分想见邓丽君——我都能想象到身为邓丽君“迷弟”那种内心的纠结——最后还是断然拒绝了。

 

有过和陈毅对弈、和邓小平打桥牌的经历,是那些富有象征意义的中日对抗的主角,聂卫平来自于某个时代、也无法跳出这个时代,我想,这个故事,几乎是诠释上述关于聂卫平评价最好的注脚了。




参考资料:聂卫平自传《围棋人生》


文 / 冬之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5 11:00 AM , Processed in 0.06041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