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03|回复: 0

[人世间] 傅月庵:启蒙者老夫子,真是谢谢你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5 07: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傅月庵:启蒙者老夫子,真是谢谢你啊 

 2016-11-15 傅月庵 大家



文 | 傅月庵


老夫子不教书。他爱看书,尤其王泽画的《老夫子》,因以名之。

1970年代中期,我念五专,家贫,十六七岁开始打人生第一份工,在台北西门町一家出租公寓当接线生。所以有这工作,乃因母亲白天在此为人打扫房间,总机出缺,推荐我去,当主管的阿姨顾念我家境况不好,我品行也还可以,便答应了。

总机工作无它,就是接线。一间公寓20几个房间,全靠一架交换机接进接出,一面拨打一面还得登记,尤其长途电话,尤其国际长途电话,一定得计算时间,并牢记请长途台回报时间,双重确认,以免出差错,那可是贵得要命的。

无非是一成不变的机械流程,没多久我便熟悉了。熟能生巧,巧即有闲。渐渐地,我对于这一家日语称“アパート”的出租公寓有了更多了解。彼时台北都心尚未东移,西门町犹仍台北最繁华的游乐之地。百货公司、餐厅、电影院、歌厅、舞厅、纯喫茶、咖啡座,清的浊的好的坏的无所不有。说是万恶渊薮,未免过分;多少列为“有碍风化”之事无日无夜进行着,却是肯定的。

因为这样,出租公寓里龙蛇杂处,形同江湖客栈,也就不意外了。舞厅小姐、小牌歌星、咖啡店女侍、应召女郎、跷家学生、退休情治人员、被包养的“小三”,等等,无所不至。冷眼旁观日久,竟也看出一些门道,原来就算“风尘”,也有阶级歧视,势利起来且很吓人。大体而言:“唱歌的看不起陪舞的,陪舞的看不起陪酒的,陪酒的看不起应召的。应召的没人可看不起,遂看不起男人了。”——10多年后读钱锺书《围城》谈大学科系歧视,多所启发,仿效归纳如上。

老夫子的女朋友是新加坡大舞厅的小姐。彼时台北舞厅,论面貌、论素质,最整齐的就属“新加坡”,有名的电影女星“二林”之一,据说就是出自其间。老夫子女友还年轻,不过30岁,身材高挑,鼻梁挺直,体型圆润,一头染黄长直发,几到腰间,十分飘逸。老夫子也有型,40来岁人,瘦高修长,有成龙一样的大鼻子,却没他的小眼睛。爱穿黑长裤,酒红色西装外套,花衬衫,待人亲切,没什么架子。两人登对却属“野鸳鸯”,老夫子的儿子据说都已念高中了。



如何跟老夫子熟络?年代久远,记忆模糊。仅记得一开始,他老喂我看当时很畅销的《老夫子》漫画,正版、盗版都有。当时西门町书报摊林立,每周有新刊到,他随手买,看完就往我这里丢。有时他在柜台等女友,跟我闲聊,一个一个点评主角人物,老夫子其实不聪明、大蕃薯其实不笨、秦先生其实……尤其陈小姐,着墨最多:“在餐厅说吃不下,回家用碗公吃。真假仙!阿弟,很多女孩子都这样,以后交女朋友特别注意,这种的很麻烦……”

我看书快,一本《老夫子》,10多分钟便解决,真不够看!更熟稔后,便觊觎他的杂书。老夫子爱读掌故,小说看得少。文史杂志如《传记文学》《中外杂志》几乎每期买,较少见的港版《大成杂志》,也有门路拿到手。眼见我有兴趣,他又来喂食,且兴趣大了,时不时跟我聊上海闻人杜月笙、南京政府汪精卫、南张北溥、张学良下落什么的。他是台湾人,国语却很标准,惯常以“蒋介石”称呼先总统蒋公,当时听来忒刺耳,他却说这样叫才对:老总统姓蒋名中正字介石,按照规矩,直呼人家姓名没礼貌,应该以字相称,才是真正尊敬:“不信你查英文书,全部称Chiang Kai-shek,哪有叫蒋中正的?!”“难道课本都写错了?”“当然,错得一塌糊涂,根本乱来!”——戒严时代里,向来被当鸭填料的少年家,我这算第一次听到对“课本神明”的异议,言论不算反动,却也够新鲜的了。

老夫子的“反动”言论不止这些,譬如他对世间称汪精卫为汉奸便很有意见,全然认同他“曲线救国”的说法,且很神秘地告诉我,汪其实跟蒋早说好了,一个扮白脸一个扮黑脸,目的是拉住日本,先搞死毛泽东再说;再如杜月笙最后应是自觉被蒋介石出卖,不愿来台湾,却已跟共产党撕破脸,只好留在香港;然后是蒋经国的“番仔某”、“细姨仔”……总之,关于中国现代史,他事事自有主张,总有一套与教科书不同的说法,加上能言善道,换在今天,混个“名嘴”当当,想必不是问题。

此人虽然混迹风尘,游戏于醇酒美人之间,却自有一套是非标准。公寓里住有一名调查局的退休老头儿,成天在西门町“捡落翅仔”(类似今日的“援交”),进出偶也碰面,刚开始还点头打招呼,知道对方身份后,他便不太理会,有时还摆个臭脸,连我都感觉得到那种冷漠。问他为什么?“阿弟,这种家伙吃人不吐骨头,以后你就知道。台湾人被他们害死不少!”再追问,他便不说了。有趣的是,他爱看的书里,乔家才、陈恭澍这些老军统的回忆录占去不少,戴笠的事更是如数家珍,独独看调查局不顺眼。此间种种矛盾,20多年后,我方才慢慢理出一点头绪,有些许领悟。

十六七岁之后,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像一只饥渴的青春小兽,被老夫子喂食了各种旁门左道的书本,眼界大开,疑惑更不少。两年过去,老夫子与女友分手,自然也与我缘尽。但直到今天,年纪越长,我越能感受老夫子所嘉惠于我的种种,让我对人间真真假假还有些许判别能力,不被牵着鼻子走路,老夫子实与有恩焉。“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云门创办人林怀民先生说。读书,读各种杂书,当也算是一种纸上流浪,年轻而能有此际遇,果然成就了一生的养分。

启蒙者老夫子,真是谢谢你啊!



(本文原标题《老夫子》)


【作者简介】

傅月庵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资深编辑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5 08:55 AM , Processed in 0.06303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