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3|回复: 0

[史地人物] 埋藏祖先最初记忆的地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2 10: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埋藏祖先最初记忆的地方 

 2016-11-09 世界遗产地理 世界遗产地理


仙剑迷们一定对《仙剑奇侠传四》里的一个场景记忆尤深,那就是西北大荒里的不周山。


“昔共工与颛琐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淮南子•天文训》

 

在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上古神话中,《共工怒触不周山》属于其中之一,它被广泛记载于《淮南子》、《列子》、《国语》和《史记》等古代著作中,还被收录为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七年级的必修课文。

 

你是否也曾好奇,不周山到底在哪里?


| 昆仑山 |



▲昆仑山顶被白雪覆盖,山腰为荒漠景观,山脚又可看到美丽的植被与湖泊。


不少古今历史学家经过考证,都认为不周山就是西起帕米尔高原,横跨青海、四川、新疆、西藏四省的昆仑山。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淮南子·天文训》中讲述了共工与颛顼争帝,撞到不周山后天柱折断,“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故事。与此相应的,屈原在《天问》中写道,“八柱何当?东南何亏?”因此八柱成为寻找不周山的关键。


《楚辞》补注中写:“昆仑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柱广十万里。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这段话是对昆仑山绵延万里、波澜壮阔的地势的形象概括。《水经》中也写道昆仑山里有高耸入天的三百里的铜柱——“天柱”。根据这些古籍记载,被共工撞断的天柱就在昆仑山,因此,如今的昆仑山常常被认为就是古代的不周山。


相传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够到达天界的路径,但不周山终年寒冷,长年飘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达。昆仑山险峻的地形和终年的雪顶都与此描述相符。



▲俯瞰昆仑山壮美的雪顶


| 冈仁波齐峰 |



“雪山之宝”——冈仁波齐


以古籍为主要依据的学者判定昆仑山是不周山,而从地貌考量的学者则认为冈仁波齐峰才是不周山。

 

冈仁波齐峰位于青藏高原,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被印度教、藏传佛教和古耆那教等多个宗教视为圣地,素有“神山”之称。千百年来,神山冈仁波齐脚下的小镇塔尔钦接纳过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转山者和朝拜者,有无数善男信女们在圣湖与雪山之间辗转求索。青藏高原作为中国海拔最高的高原,用来当天柱的基地再合适不过。冈仁波齐峰经常被白云缭绕,很难目睹其真容,峰顶终年积雪,威凛万峰之上,极具视觉和心灵震撼力。被云遮住顶端的冈仁波齐峰从远处看极像石柱的最下端,上部的尖头又可以被解释成天柱毁坏后的残留面,整座山仿佛一个破损的柱础。

 

冈仁波齐在藏语中意为“神灵之山”,在梵文中意为“湿婆的天堂”。在公元前5-6世纪兴起的耆那教中,岗仁波齐被称作“阿什塔婆达”,即最高之山,是耆那教创始人瑞斯哈巴那刹获得解脱的地方。在上百里之外,就能被这座海拔6656米的神山吸引一切目光,它绝对无愧于“天柱”之称。



被云层遮住顶峰的冈仁波齐仿佛伫立于天地之间。



晴朗无云时,冈仁波齐又是另一种景色。


| 乞力马扎罗 |



乞力马扎罗峰顶的火山口,口内四壁是晶莹无瑕的巨大冰层。


有一种脑洞更大的想法:不周山也许根本不在中国境内。

 

不周山的名字第一次出现是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大意为在西北海之外的一片荒漠的一个角落,有座断裂且无法合拢的山。名叫不周负子,有两头黄色的野兽守护着它。有一条水流名叫寒暑水。寒暑水的西面,东面有座幕山。

 

如果把西北海这个重要的地理坐标理解为青海湖或者贝加尔湖,就会得出不周山即昆仑山的结论。但与西汉年间成书的《淮南子》不同,《山海经》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成书时间,而是慢慢整理而成,这些神话极有可能来自离人类几万年的远古时代口口相传的模糊印象。关于人类最早的起源地在哪里,学术界一直充满争议,一个认可度比较高的观点是,所有现代人的祖先都来自东非,那里埋藏着整个人类文明史的童年记忆,因此“不周山的记忆来自人类走出非洲向外迁徙的途中”的猜想是合理的。以此推断,“大荒之隅”就是非洲的荒漠,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中心,西北海就是地中海和黑海。如果将不周山的坐标锁定在东非附近,拥有状似础基的平顶和形似圆柱面断裂的基博峰顶的火山口的乞力马扎罗山就成为了可能的不周山。

 

乞力马扎罗山素有“非洲屋脊”之称,而许多地理学家称它为“非洲之王”。海明威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写道,“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19710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 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被马塞人称作"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庙殿。在西高峰的近旁, 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 没有人作过解释。”这样迷人而又带着些梦幻的描写,是不是也与不周山的仙风道骨有些相似之处呢?



夕阳下高耸入云的乞力马扎罗


| 东非大裂谷 |



险峻奇绝的大峡谷断面


有人认为不周山不在中国境内,更有人认为不周山也许根本不是一座山,而是——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的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的六分之一,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地球表皮上的一条大伤痕”。《山海经》中说不周山有水曰寒暑水。如果寒水是平稳缓慢的河流,暑水是湍急的河流,大裂谷旁的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就十分符合。而「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一句则分别对应玛格丽塔峰和达尚峰。玛格丽塔峰虽在赤道附近,但终年积雪,山脚常年下雨。达尚峰是瑟门山也是整个埃塞俄比亚的最高峰,形状看上去像一块天边垂下的巨大幕布。「不周负子」中的「负子」二字也值得注意:正为上,负为下,不周负子极有可能向下而裂开。从谷底来看,东非大裂谷的两岸就是高耸的山脉,祖先们从作为文明发源地的河谷走出,对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断裂带的震撼景观铭记于心,代代相传。

 
在旱季,东非大裂谷是火烈鸟的天堂。


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对不周山的位置进行孜孜不倦的考证和猜测。虽然我们仍然不知道不周山到底身在何方,但那些瑰丽的想象和动人的描述永远不会被忘记。


新媒体编辑 / 李佳璇(实习生)、新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5 02:28 AM , Processed in 0.06706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