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口美食,为一座熟悉老宅。或许,为的只是这座城的一条街。
在中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条街道,人山人海,时间凝滞。
| 拉萨·八角街
八角街,正确来说应该叫八廓街。最初,八廓街只是一条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圣路”。现在逐渐扩展为大昭寺周围的大片旧式老街区。

▲八廓街街景
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下令在卧堂湖修建大昭寺,同时在湖边修建四座宫殿,即八廓街最早的建筑。大昭寺建成后,吸引了众多朝圣者,便逐渐踏出了一条围绕大昭寺的小径。这便是最初的八廓街。
15世纪后,大昭寺成为佛教传播的中心,周围陆续出现了僧舍、宗教学校、小寺庙,信佛者们也逐渐迁居到大昭寺周围生活,陆续兴建了民居、商铺、旅馆等。
八廓街是藏族人们心中最重要的一条转经道。到了傍晚的转经时间,信徒们聚集在八廓街,开始严格地按照顺时针方向行走在小径上。

▲正在进行朝拜的藏民
说到西藏,就不得不提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皎洁的月亮,年轻姑娘的面容,渐渐浮现心上。”据传,玛吉阿米酒馆所在的黄色小楼,便是当年仓央嘉措与他心上人相遇之处。

▲传说中的邂逅之地
| 黄山·屯溪老街
屯溪老街依山傍水,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呈鱼骨架型分布。因为屯溪老街坐落在横江、率水、新安江三江交汇之处,又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南宋、明清建筑风格的老街。

▲老街牌坊
老街的历史从南北朝开始。
南北朝陈文帝天嘉三年将犁阳县归入休宁县,屯溪变成了休宁县首镇。元末明初,一位徽商在新安江畔兴建了八间客栈,史称“八家栈”。明朝嘉靖二十七年,屯溪为当时中国著名茶市之一。清初,老街发展到“镇长四里”。清末,“屯溪绿茶”盛名扬外,商号相继开放,老街形成。民国年间,屯溪老街曾名中山正街。统战时期,商贾、难民、司令长官部等相继落脚屯溪,又被称为“小上海”。1985年定名为老街。

▲入夜,老街依旧热闹。
屯溪老街街道狭窄,路面为褐红色麻石板。徽派的建筑风格,色彩淡雅古朴。青瓦白墙、挑檐挑坊、典雅花窗,再配上店铺那流光溢彩、出自名家之手的金字招牌,这里只有宋朝,没有时光变迁。

▲徽派建筑的青瓦白墙、挑檐挑坊。
| 北京·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宽8米,全长787米,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也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的元代棋盘式传统民居区,至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

▲南锣鼓巷牌坊
南锣鼓巷呈南北走向,东西各有八条胡同整齐排列,空中俯瞰形似“鱼骨”。据传,以前在南锣鼓巷最北部有两口古井,与整条街相连犹如一只巨大的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

▲北京味的糖葫芦
南锣鼓巷及周边区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时期是挤满了达官显贵的大富大贵之地,清王朝覆灭后,南锣鼓巷的繁华也如东流水,一去不复还。

▲古朴建筑犹存当年风韵
在这里,僧格林沁王府、齐白石故居、茅盾故居、蒋介石行辕等文物都被完好的保存下来。今天的南锣鼓巷,既有历史的沧桑,也有时代的变迁。在四合院里品一杯鸡尾酒,在砖瓦屋檐下听一曲《Rolling in the deep》,北京如此怀旧又如此现代。

▲听一曲摇滚,啄一口啤酒。
| 南京·夫子庙
六朝古都,秦淮河畔,歌舞升平,梦回金陵。六朝至明清,十里秦淮河的繁华一直被文人所讴歌。夫子庙又被称为南京孔庙、南京文庙、文宣王庙,位于秦淮河北岸贡院街,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

▲夫子庙的雪
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康三年,宋景祐元年改建为孔庙,六朝至明清时期,世家多聚于此,范蠡、周瑜、王导、谢安、李白、杜牧等名家在这里千古留名,其奢靡繁华,有“六朝金粉”之说。

▲江南贡院
今天为人们传颂的夫子庙是位于秦淮河畔的古建筑群,它以大成殿为中心,包含了学宫、中心庙院、泮池、乌衣巷、江南贡院、明远楼等古建筑。1984年,经过专家的论证和规划,一批文物古迹得到了恢复和建设,并修复了“秦淮画舫”。

▲夜泊秦淮
秦淮河畔吸引人的地方除了纸醉金迷的繁华,还有著名的“秦淮八绝”。
第一绝:永和园的黄桥烧饼和开洋干丝; 第二绝:蒋有记的牛肉汤和牛肉锅贴; 第三绝:六凤居的豆腐涝和葱油饼;第四绝:奇芳阁的鸭油酥烧饼和什锦菜包;第五绝:奇芳阁的麻油素干丝和鸡丝浇面;第六绝:莲湖糕团店的桂花夹心小元宵和五色小糕;第七绝:瞻园面馆熏鱼银丝面和薄皮包饺;第八绝:魁光阁的五香豆和五香蛋 。

▲这张图就是想表达“我很饿”的心情。
亲身体会告诉你,好吃到流泪啊!
| 重庆·磁器口
“一江两溪三山四街”,巴蜀嘉陵“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是重庆古城的缩影和象征,被赞誉为“小重庆”。

▲磁器口牌坊
宋真宗咸平年间,这里有座白岩寺,因而磁器口得名白岩场。
明建文四年,建文帝朱允炆逃出皇宫削发为僧,曾在白岩山宝轮寺隐匿四五年。后人因此将宝轮寺改名为龙隐寺,白岩场也改名为龙隐镇。
清初年间,瓷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龙隐镇的主要产业。民国时期,重庆成为陪都后,龙隐镇成为嘉陵江中商品集散地,商人们渐渐口耳相传的不再是龙隐镇,而变成了瓷器口。又因“瓷”与“磁”相通,就成为了“磁器口”。

▲古镇里的小街
这里有形成于唐宋,繁荣于明清,明国时期极盛的古渡码头;有“石缸对石鼓,黄金万万五,谁人能知晓,买下重庆府”的宝地,九石缸河滩;有最旺的寺庙宝轮寺,最热闹的道观文昌宫;还有毛血旺、千张皮、椒盐花生、陈麻花、糍粑……

▲这古镇,能吃一天。
蜀道不难上,千里嘉陵,飞机就到。
在中国,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一条街,人山人海,全是游客。比如黄山屯溪老街、扬州东关街、成都宽窄巷子、厦门鼓浪屿、武汉户部巷、西安回民街、桂林西街、青岛劈柴院、天津古文化街、长沙火宫殿、丽江古城……
这些城中之城纵然打着老街的名号、扛着文艺的大旗,千篇一律地卖着从义乌批发来的工艺品,卖着臭豆腐烤鱿鱼和珍珠奶茶,历史的痕迹却从未消失,历史从来都存于每一块石砖,每一瓦屋檐,每一扇窗,每一项技艺的传承。
试问,你为何去老街?烤鱿鱼、珍珠奶茶早已经横行大街小巷,不必去那遥远的地方吃着家门口的食物。
老街,卖的从来都是情怀,从来都是伸手可触之地背后的传说。
所以,喝着用情怀冲出来的奶茶也是那人山人海的游人可以接受的。
●●●
新媒体编辑 / 曲晓程(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