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6-10-29
2016年 第86期 | 总102期
本期编辑:Sommer
贫困阻隔不住生活的多彩
《家园》系列影集是王瑶近些年的作品,采用影像随笔的形式,通过画面故事化的摄影语汇、半纪实、半诗意化的手法,聚焦这些国家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旨在反映他们的生存状态、文化呈现和价值追求,希冀从中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性真善美的力量。《家园》系列自然要有中国的内容,可是有关中国的影像实在是太多,难以选取。王瑶考虑再三,还是只取一点,采用管中窥豹的方法为宜,把巴中的影像和拍摄随笔收入其中。本组图片由腾讯图片与人民邮电出版社联合出品。
巴中,这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许多英烈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奋斗牺牲、长眠于斯。
即便这些年来学校建设焕然一新,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也还有少数学校的配套设施亟待改善。
画面宛如一首田园奏鸣曲,悠长地发散在春雨淅沥的田野上。
仿佛一张剧照,三个农民的形体,恰似曼妙的舞姿,呈现出劳作之美。
在牛栏里,我用大光圈近距离拍下一头牛,远侧的门口,是一个人的剪影,聚焦的牛眼在暗影中炯炯有神,烁烁闪光。
巴中的城市建设超出我的想象,和中部城市并无多大差别,高楼林立,市面繁华。
每当晨曦初露和夜幕降临,如同中国任何一座城市一样,广场音乐便会响起,人们如醉如痴地投身于其间,感受艺术,享受生活。
即便是清贫的日子,也可以有滋有味地去过,丰富的地域文化又赋予生活以独特的内涵。贫困,阻隔不住生活的多彩。
她吆喝什么我听不懂,但那叫卖声如同唱歌一般,十分悦耳。我拍下她与公鸡的特写,色调浓郁鲜明,这应该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活的色彩。
老太太手里托着一只鸭雏,正在向买客推销。她目光紧盯着买客,是那么专注,看上去真诚的神情之中内含着某种迎合,夸耀之中又带着几分谦恭,那种急于售物的心态可以说是呼之欲出。
老人的围脖上掉了一层雪样的白发。
生活之水在平静地流淌,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带走了人们的童年、青春和岁月。唯有影像,留驻了一个个截面,引发日后的无限怅惘和叹息。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
一个年轻的妇人,抱着熟睡的婴儿,正要从半掩的门中迈过;此刻,一缕光正映射在婴儿的面部和女人的腿上,四周是朦胧的阴影。
那些被称为“背二哥”揽活的人,也带着笑容,面对着有几分苦涩的人生,而在他们身后,是色彩绚丽的橱窗,是摩登的模特。
最后那天,我坐车离开巴中。群山起伏,烟云叆叇。我的心有所不舍。巴中三日,有许多东西触动了我心灵深处,那究竟是什么,我不清楚,或许日后当我重读巴中三日的影像,才会找寻到明确的意识。我希望巴中父老乡亲早日战胜贫困,也相信他们能早日摆脱贫困。正如这漫长的隧道,虽然前面只见到少许的光亮,但车在前行,很快,就会豁然开朗,别有天地,那是高大的桥梁、广阔的天空。
王瑶,中国杰出的女摄影家,现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分党组书记。曾任新华社副总编辑,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
王瑶从事新闻摄影20多年以来,先后获得世界新闻摄影“荷赛”金奖、中国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曾获全国十佳摄影记者、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美国、巴西等国博物馆及个人收藏。
在中国美术馆、台湾红馆举办“粉墨人生”个人摄影作品展;出版《中国故事》、《后911》、《看不见的京剧》、《当代中国——库布其》、《当代中国——哈尔滨之春》、《家园》等个人摄影作品集和主编《当代中国新闻摄影发展史(1978-2008)》等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