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新迦南也被称作"现代建筑的温床"。1940年代,五位建筑大师先后在小镇定居,他们被并称为"哈佛五杰"(Harvard Five),包括马塞尔·布劳耶(Marcel Breuer)、约翰·M·约翰森(John M. Johansen)、艾略特·诺伊斯(Eliot Noyes)、兰迪斯·戈尔斯(Landis Gores)和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镇上最知名的建筑当属约翰逊设计的"玻璃屋"(Glass House)。
仅凭这一点,同样出自约翰逊之手、标价1200万美元的"威利屋"(Wiley House)格外引人注目。除此之外,该物业据说是约翰逊最个性化的设计之一和最接近"玻璃屋"的作品。后者始建于1949年,现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传记作者弗朗茨·舒尔茨(Franz Schulze)编写的约翰逊传记,德裔美国建筑师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曾在"威利屋"居住。
“威利屋"以委托建造该物业的第一位业主罗伯特·C·威利(Robert C. Wiley)的姓氏命名。作为一位房地产开发商,威利酷爱现代设计。他联合约翰逊构思了"威利标准房屋”(Wiley Spec House)的原型,并且打算进行批量建造。虽然该计划最终未能成行,但"威利屋"于1952年建成。约翰逊仅在新迦南设计了六栋房屋,包括他自己的住宅。
约翰逊曾亲自为"威利屋"选址。房地产代理公司William Pitt Sotheby’s International Realty卖方经纪人Inger Stringfellow说:"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约翰逊还是一位伟大的景观设计师。"约翰逊被该地块周边起伏的群山和成片的山核桃树深深吸引,因为这两者使他联想起"玻璃屋"的地理环境。
自建成以来,"威利屋"几经易主,其中包括纽约教区大主教(Archdiocese of New York)。现业主于1994年买下该物业,并且对房屋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使其可以满足21世纪的生活需求,而原有的谷仓被改建成一间艺术画廊。
该物业曾被多本书和杂志收录,包括《Midcentury Houses Today》(Lorenzo Ottaviani, Jeffrey Matz, Cristina A. Ross, Michael Biondo著。Monacelli出版社,2014年)、《纽约时报杂志》(New York Times Magazine)和《Venü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