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晚,一条消息从法国北部穿过安静的布鲁塞尔冬夜,跃到了我的手机屏幕上,来自我在加莱结识的弗朗索瓦(Françios Guennoc),退休后,他在非政府组织“移民旅社”工作,专注接济一座被称为“丛林”(Jungle)的难民营。我已经知道他会说什么:“今晚6时,政府的通知已经传到四处。”
酝酿许久的行动开始落实,2016年10月24日周一8点开始之后的一到两周内,法国政府将“彻底撤除”加莱丛林。
1999年,随着科索沃战争带来的战争难民,法国政府在加莱附近桑加特(Sangatte)村的一个旧工厂建立了接待中心,由红十字会管理。2002,时任内政部长的萨科齐决定关闭这座被他称为“在全世界吸引非法移民的象征”的中心,这三年里,桑加特中心接待过7万人次。但几年后,聚集至加莱周边荒地的难民数量又有增长,这里也开始被人们称作“丛林”。2009年,法国对当时的加莱“丛林”实施过拆除行动,可随后又有源源不断的难民来到此处。最近一次正对丛林南面的拆除行动,在今年3月结束,一度曾因受到暴力阻止而中断。
我立即订了周一一大早的火车票。加莱在法国北部海岸线上,离布鲁塞尔的车程不过2.5小时,离巴黎和伦敦都只有3小时。许多欧洲人在伦敦、巴黎与布鲁塞尔通勤,对他们而言,加莱只是一座毫无吸引力、但总要途经的中转站。坐在火车上,我在猜测,身边这些典型的欧洲精英,到底知道关于加莱丛林的多少。这个时候,据法国当地媒体《北方之声》(La Voix du Nord),全世界700多位记者已聚集在丛林报道此次撤离;而在这之前,难民们——从科索沃战争、非洲的战乱到中东连年的动荡——流入加莱丛林区域,已经超过18年。
准确地说,丛林是一片流动的难民聚集地,简易地搭建在临近英法边境的荒地上,绝大多数是帐篷,也有欧盟出资运过来需要密码才能进去的几座集装箱营地、还有英国捐赠过来只给难民家庭使用的废弃房车,但更多的则是用废弃木头与各种布料搭起来的棚户。按照“移民旅社”的普查,截止2016年9月30日,丛林里的“居民”达11800人;同期法国官方的数字大约是8000人左右。拆除行动前夕,官方统计的人口为6486人,一块不知哪个机构搁在丛林入口处的标示则显示有8143人。 
△ 丛林入口最近放了一个标志人数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