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9-18 09:52 PM 编辑
腾讯 Oct 27, 2015
2015年 第1期 | 总1期
本期编辑:迦沐梓
漫长的告别:阿兹海默症、外婆与我
《漫长的告别》是摄影师周仰开始于2011年的一个私人拍摄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摄影师通过对外婆生活的记录,来向人们呈现患阿兹海默症老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家人面对疾病的无措。这种脑部退化是不可逆的过程,它是一种缓慢的、渐进式认知功能衰退,并最终导致生理机能丧失,任何药剂都无济于事。对于难以接纳的现实,拍摄不再是目的,而慢慢成为了疗愈的手段,周仰和家人把摄影当作了逃离虚无感的出口。
2011年1月。母亲扶着外婆在医院走廊练习走路。
2011年5月。老照片中,外婆端庄、冷静,而现在,即便在自己家中,外婆也常常显出警惕的神色。
2011年5月。外婆的颜料盘依然放在显著位置,只是颜料都干了,毛笔也开了叉。
2011年9月,早晨,如果我们一时没留意,外婆就会一遍又一遍洗脸,因为她会忘记自己已经洗过脸了。梳妆台上的香水是她以前用过的。在我们的记忆里,她总是端庄得体的形象。
2011年11月,外婆双手无意识地抓挠常常把脸或者手挠破,有时还会拔出输液的针头。
外婆以前设计的花样卡片,反面敲有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的章。
2012年1月。外公每隔两三天就吵着要去医院看外婆,很多时候,他只能摸摸她的额头,期待她有一些反应。
2012年1月。外婆的拐杖。
2012年5月。母亲每天到养老院看望外婆,我们增加了和她的肢体接触,希望借此唤起她的记忆。为了避免她将自己挠破引起感染,母亲用毛巾做了束缚带,限制她手的行动。
2013年7月。外婆肺部感染住进呼吸科重症监护室。
2013年8月。母亲抱着外婆遗像,去遗体告别仪式现场的路上。
2013年10月。外婆落葬前夕。按照习俗,骨灰盒中要放一些她生前使用的物品。
2014年8月。中元节在家楼下祭奠。
周仰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报道摄影硕士,现居住在上海。译者,独立摄影师。与《城市画报》、《摄影世界》等多家媒体长期合作,并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担任新闻摄影课程外聘教师。在上海持续拍摄个人项目,作品关注年龄、遗产与记忆。
【展览与经历】
2015.09:超越空间:巴金旧居摄影群展
2015.09:《仙境》参加阮仪三城市遗产基金会“一座园”群展,英国国家信托遗产保护会议
2013.07:“青年摄影师联盟(YPA)”导师计划伦敦组特别点评
2012.03:Alex & Rebecca Norris Webb大师班,新加坡国家博物馆
2011.03:“下一站鲲鲤”年轻摄影师群展
2008:《大中里最后的日子》获“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图片故事类三等奖——她的解脱也是我们的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