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Sep 28, 2015
第七十九期——盲人足球,最无畏的奔跑
本期编辑:王倩 陈怡含
摄影报道/珑川
四川首支盲人足球队成员。这支足球队包含10名队员,球员年龄从17岁到28岁。作为体育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四川盲人足球发展较晚,一直到2014年11月,四川省为了今年作为东道主的残运会,才正式成立了这支真正意义上的盲人足球队。
盲人足球比赛中,双方各派5名运动员出场,除守门员外4名选手的视力伤残程度应是完全丧失视力并无光感;守门员的视力可以稍好,也可以是健全运动员。相比球技,在一定程度上,胆量显得更为重要。拼命冲,在球场上让敌手感到畏惧,成为胜利关键。
为盲人专门特制的足球,里面藏有多个响铃,运动员就靠足球在滚动过程中响铃发出的声音辨别球的位置。这种足球重量在普通足球2倍以上。脚踢铃铛足球,听声辨位,引导射门,这是盲人足球的基本要领。相较于普通足球,更重的铃铛足球对球员也是挑战,稍不注意脚就会受到伤害,守门员在控球、扑救时也更容易出事故。
为了今年9月份的全国残运会,球队抓紧了训练。作为一支专业的足球队,为了保护球员身体,每一场训练都会经历20分钟的热身运动。
由于四川盲人足球起步较晚,球队不得不从广东、云南、重庆等地输入一批新鲜血液,一方面为了壮大自身实力,另一方面也给四川的球员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8月的成都烈日炎炎,训练一会,运动员们早已挥汗如雨。
盲人足球比赛有许多特殊的规则,比如任何场上队员触摸挡眼罩都将受到处罚,运动员在受罚情况下离开赛场时也不能触摸自己的挡眼罩,否则将再一次给予处罚。当意识到自己犯错以后,一名球员用俯卧撑的方式惩罚自己。
结束训练以后,球员有序地离开球场。走在第一的球员是视力相对较好的,但也只能感受得到光线和物体大小。从球场到寝室一公里的路程,他们能记住每一个该转弯的地方。
球队的鞋架。
盲人球员靠着专门的手机软件使用手机,通过手指触摸到哪里,显示的文字就会发出声音。熟能生巧,他们操作手机速度已经达到常人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