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6.07.28
我的奶奶:唐山大地震幸存者
本期作者:陈虫儿
我的奶奶名叫杨桂荣,生于1923年。在1976年那场大地震中,她被倒塌的房屋砸伤了脊椎,成了3000多名截瘫幸存者中的一员。(图/文 大燕网 陈虫儿)
奶奶在19岁时嫁给了16岁的爷爷,婚后养育了两儿两女。此后,在距唐山市区20多公里的东郊后营村(我的老家),奶奶度过了70多年的光阴。这是2005年爷爷奶奶拍摄的最后一张合影。爷爷是唐钢退休工人,奶奶坐的轮椅是爷爷焊接的。大地震将爷爷的肋骨砸断,并刺破了肺。可巧,2015年3月20日下午,我翻拍了这张照片。那天晚上,奶奶去世了。
在震后的近40年里,奶奶几乎都是在炕上、轮椅上度过的。她也是唐山截瘫患者中在农村生活年龄最大的一位。2006年我拥有了一台数码相机,从那时起,我开始拍摄奶奶的生活。这是那年8月23日,4岁的曾外孙给83岁的太姥姥吃冰块,太姥姥露出被冰到的表情。
2006年冬,奶奶在炕上送走了患有5年脑中风的爷爷,她不曾想到爷爷会走在她前面。在爷爷患病的那5年里,奶奶除了忍受自身病痛的折磨,还一直在开导爷爷。“要是你爷爷能活到现在就好了!”那时候奶奶常常说起。爷爷去世后奶奶一个人住,家里的小猫成为她的伙伴儿。
2007年3月2日,透过门缝,奶奶手扶额头在想事情。虽然在轮椅上度过了近40年,也没上过一天学,但是对于生命本身,奶奶看得相当清醒和豁达。
2007年4月5日,清明节这天,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奶奶一向胃口好,不挑食,“爱吃的就多吃点,不爱吃的就少吃点。”
2007年6月1日,过生日这天,奶奶接到因事不能来祝寿的老姑爷电话,娘俩儿聊到高兴时,奶奶哈哈大笑。
2007年10月2日,看到孩子们碗里还有米粒没吃干净,她都会让大家把碗里的饭吃干净,不要浪费粮食。“俭食增福,简衣增寿”,是生活简朴的奶奶一直念叨的两句话。
2007年10月2日,为了方便,家里人给奶奶安装了电话,全家人的电话号码都用大字写在一张纸上。奶奶记不住号码,只能看一个数字拨一个字码。
2007年11月1日,奶奶在吃糖葫芦,她的曾外孙在一旁嬉戏玩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