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0|回复: 0

[史地人物] 【图话】医生镜头里的手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5 07: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2014-12-25
医生镜头里的手术室

孙医生是广州某医院的一名医生,他用图片记录了手术室里救死扶伤的情景和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让我们得以一窥手术室里的真实状况。


1.jpg
孙医生是广州某医院的一名医生,他用图片记录了手术室里救死扶伤的情景和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让我们得以一窥手术室里的真实状况。封面图为一台在夜间进行的近六个小时的肝移植手术,由两组医生共同完成。孙医生和两位年轻医生完成了第一部分手术后,被替换下台,两个小伙子因疲惫而在手术室打起盹。




2.jpg
事实上,为了解手术情况,医生经常要进行手术摄影,甚至录像。手术摄影是医学摄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为孙医生拍摄的手术场景。





3.jpg
孙医生用镜头定格下了外科医生的酸甜苦辣。图为2006年10月29日晚10点,一名患双侧股动脉瘤的艾滋病人因注射毒品造成瘤体破裂大出血,医生护士争分夺秒止血、处理伤口。这是一场与死神的搏斗,急诊现场气氛紧张。




4.jpg
尽管是医生,但在手术室拍照还是有禁忌。除了应有的隔离外,获得病人同意、保护病人隐私、不干扰医生手术等都需要严格注意。图为2009年10月12日,医生为一名患者开腹,将体内的巨大包块成功取出。




5.jpg
2011年9月23日,一位全身85%烧伤的病人被送进医院,全身上下如焦炭,在烧伤科张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平稳地度过了休克期、安全地度过了感染期,又经过数十次取皮、植皮、和换药后,该病人康复出院。




6.jpg
2009年9月30日19点30分,广州某工地一名建筑工人从3楼上摔下,被工地上木棒戳入颈部,急诊送入院。经急诊抢救后,医生将木棒拔除。




7.jpg
医生在手术台上,经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几十个小时,不吃不喝,想尿不能尿,以致有的外科医生早晨不敢多喝水。加上手术台上高度紧张,手术结束后突然松弛,更容易疲劳。图为2004年9月26日深夜3点的一台大手术,刚刚换下台的医生极度疲惫,只能坐在踏脚凳上靠墙稍事休息。在整个手术没有结束之前,所有医生不能离开手术室。




8.jpg
抢救完艾滋病人的医生,手术结束已是筋疲力尽。“我认识的许多医学泰斗,直到退休,也很少有人留下他们手术时的身影,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如何工作。”孙医生说。




9.jpg
孙医生注意到,外科医生的眼睛十分“有神”,特别是做手术时,全神贯注,摄人心魄。图为两名医生在专心手术中。




10.jpg
在常人看来,手术室的氛围是严肃、紧张的,但并不尽然,关键时刻屏气凝神,而有时为了调整患者情绪,也会特意营造轻松的氛围。2009年10月1日是60周年国庆日,外科护士张圆圆的预产期也是这一天,出生前她为孩子取名“国庆”,为迎接“小国庆”的到来,手术室内挂了不少国旗。




11.jpg
“小国庆”在充满节日气氛的手术室中诞生。孙医生捕捉到了“小国庆”第一次握住妈妈手的温馨照片。




12.jpg
人们常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病人康复的绝大部分功劳应归功于护士。医院病房中每天24小时都会闪烁着护士的身影。孙医生发现,许多护士下班前都喜欢把鞋跟脱下,问起原因才知道在病房里忙于更换输液瓶,上班如同小跑,双脚肿的厉害。




13.jpg
图为一名护士小姑娘在两台手术的间隔中,累得趴在椅子上睡着了。




14.jpg
除了关注自己的同事,孙医生的镜头也投向了患者。孙医生拍下了许多病人的微笑。孙宁东希望通过这些图片传递一个心声:“医生和患者密不可分,医生救治患者,患者的信任和对生命的托付成就了医生的价值与成功。”




15.jpg
“医患关系本身就是为了一个共同目的,拯救生灵,治病救人,希望我的作品能使我们的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更加亲密、彼此成为朋友。”孙医生说,这是他透过自己的镜头,最想展现的。对于大多数医生来说,全力救死扶伤、不忘学医初心,是他们从事医生这项职业的理念,我们应该对这些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怀以敬重之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3 08:05 AM , Processed in 0.06640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