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7-17 08:30 PM 编辑
腾讯网 2016.07.18
农村盐碱地里的足球娃
本期作者:张滨 赵龙龙
坑洼不平的盐碱地,磨出毛边的土布鞋,踢得没皮的胶皮球,两根竹竿搭起的球门,没有球网,只有对足球的热爱…他们就这样踢出骄人成绩。(贝因美特约)
坑洼不平的盐碱地,磨出毛边的土布鞋,踢得没皮的胶皮球,两根竹竿搭起的球门,没有充足的器材,没有专业的教练,甚至没有一张球网,只有对足球的真挚热爱……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佘家镇邱家小学足球队员们就这样硬是凭着几双粗布鞋,在盐碱地上摸爬滚打,踢出了骄人的成绩。(贝因美特约 图/文 鲁中晨报 张滨 赵龙龙)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佘家镇邱家小学是一所仅有200多名学生,20名教师,位于盐碱地里的“袖珍”农村学校。2011年,学校成立了无棣县首支乡村小学足球队。孩子们在训练前挑选足球,足球多数是捐赠的,有些已经破了还在坚持使用,每次训练孩子们都要挑选一些能用的球。
邱家小学没有正规的足球场,平时就是在孩子们活动的盐碱地上训练,场地坑坑洼洼,很容易跌倒。场地没有球门,就用两根竹竿临时搭一个,没有球网,进球后要跑很远把球捡回来。
张奎民是学校唯一的体育老师,2011年接手学校足球队之前他是数学老师。张奎民半路出家,现学现卖,自编了足球教材。
没有专业装备,甚至连双球鞋也没有,孩子们就赤脚穿着布鞋踢球。
在缺资金、缺教练、缺教材、缺场地的条件下,由14个农村娃组成的邱家小学足球队员们凭着对足球的热爱,不怕吃苦,奋勇拼搏,在盐碱地里挥洒汗水,放飞自己的足球梦。建队几年中,球队屡获佳绩,先后斩获了当地县市小学生足球联赛的冠军,并在2013年山东省中小学生足球赛中夺得了第五名的佳绩,成为远近闻名的足球“劲旅”。
足球给孩子们匮乏的课外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为了不让踢球影响孩子们的学习,邱家小学专门制定了足球队准入门槛,成绩不达标的学生将被停止训练和比赛。小队员们为了不失去机会,开始拼命学习,文化课和体育课,形成了良性互补。张学帅、李梦迪、张文波等几名校队的主力队员在班级的成绩都排在前几名。说起梦想,这几个同为12岁的小队员都说,梦想是带领中国队冲出亚洲。
孩子们在训练的时候,晴天刮风一身土,雨天训练一身泥,尽管这样,也阻挡不了他们对足球的热爱,一个个梦想,正在这片盐碱地上,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扎根发芽。
孩子们在尘土飞扬的盐碱地上进行训练。 |